[摘 要] 使用手机为基础的移动设备在以工作为基础的教育与培训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吸引力,本文从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的概念出发,分析其在工作、学习环境中的特点,并与传统的移动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得出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在创建和共享学习内容、连接学习和工作、建构个人和社会的学习形式、跨越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教育以及综合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 基于工作的学习; 个体发展; 社会认知; 社会文化;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蔡晓平(1971—),男,广东揭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与传播研究。E-mail:caixp@scnu.edu.cn。
一、 前 言
随着移动学习概念的提出,通过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开展学习活动,在专业学习领域和以工作为基础的教育领域引起专家极大的研究兴趣。从开始的概念研究,到后来在学习中使用移动设备,研究的重心总是落在技术使用,如研究如何使用移动设备将系统知识有效地展现出来并应用于学习和个体能力发展,或者是试图将现有互联网上的学习内容搬迁并使之适应到小屏幕的移动设备上。[1]本研究将以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概念出发,探讨移动学习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工作环境中的特点。使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职业生涯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形式提供连接与跨越,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学习提供支持。
二、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是属于移动学习的一种类型,从其过程来看,是指在不断变化的、新的、跨越式的工作环境中,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不断的学习,从而获得工作所需要的知识。[2]该定义的应用范围广阔,这里的“工作”指的是动态性质的工作,如为了增强工作的基础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式进修等,或者说不同程度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可以指职场中学习和一系列以正规教育为基础框架的学习,如高中、大学、职校或技校学习等。也就是说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并不是只用于狭义的工作培训与职业学习,它可以是学习者在工作之前准备阶段的学习,这一学习过程包括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培训与学习,如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学习等;还可以是工作后的进修阶段,包括离职学习、升职教育等。
就如每一次技术革新一样,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使用移动设备而衍生的移动学习就是一种技术创新,充实了现有教育的实践范围。但是从其使用的情况来看,感觉是用来加强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一样。[3]而以工作为基础的移动教育,却是以真正的技术来增强学习,特别是移动学习。[4]从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专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提供个人学习内容的企业移动学习在手机上将占统治地位。[5]这是因为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具有与传统概念上的移动学习不同的特点。
(二) 特点
1. 创建和共享内容
相对于常规的移动学习,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已缩小的E-Learning内容应该是最直接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将学习内容传送给固定地方的学习个体,或者移动学习者。而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在学习个体上的选择范围上更广,可以是一般的学生,或者是任何工作性质的职员,如银行家、工人甚至是司机。[6]其次从教学的角度看,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比常规移动学习更有前途,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创造和共享学习内容,如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比如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个体可以采用移动技术来创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Brandt[7]等人曾做过一个关于医院中如何使用重症监护室相关设备的培训案例,他们通过摄像,将护士在实际照顾重症病人,使用、操作相关医疗设备的顺序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进行演示,并要求他们进行评价、反馈,从而使同行获得了相同的经验。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也可以要求有相关技术经验的学习者使用移动技术自己制作数字化故事,分享给他们的同龄人或者同学、同事、同行等,这些数字化的故事可以制作成不同的语言版本,通过移动设备使同伴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两点上看,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方式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使学习个体进行更有意义的主动知识建构,可以通过生成和分享视频、分享文字等多媒体资料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也为个体学习、同伴学习或者反思性实践等提供了机会。当然,其中的移动设备(如手机)的集成功能成为生成和共享多媒体资料的关键。[8]
2. 在工作中学习
一般学校的教学培训系统提供给企业员工的是标准的培训形式,即员工们想要获得与现有工作相关联的知识通常都是在远离工作的情况下获得的,这种知识是抽象的,与现有的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学习者所学到的知识不一定能够应用在他的工作中。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却通常发生在工作过程中,也就是学习个体在工作过程中,面对其碰到的问题,使用移动设备直接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这证明了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连接工作与学习的方便性,即在学习中工作与在工作中学习。[9] 移动设备支持学习者在工作过程中,利用自己本身已有的知识,结合刚学习的抽象知识,通过访问知识点或搜索内部网去面对工作挑战。如IBM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就印证了这样的观点。IBM最初考虑让公司25,000名员工“随时随地”的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已开发的微型课程,但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没有使用自己的手机去学习网络课件。相反,他们经常访问的资源是能提供“现场性能支持”去解决正碰到的问题的资源。这样的研究结果导致了IBM移动学习战略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提供一系列网络课程,而是使用公司内部的知识库网络系统,使所有员工在面对工作需要时,可以随时访问知识库,查找自己所需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支持员工的即时求解的需要。经过这样的改变,IBM发现员工对这种工作中学习的访问量大大增加。说明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并不是追求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学习的机会,而是在有需要时能提供帮助,使人们能马上访问到相关资源。因此,如果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基础教育上,也具有其教育应用价值。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学生面对学业问题时,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PAD等搜索所需的知识点,来进行决策支持和问题求解,从而巩固知识,即在学习中学习。
3. 结合个体和社会学习
从很多移动学习案例中可以看到,手机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学习个体的学习需要,在任意的工作场所,寻找相关主题的专家,或寻找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的使用,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交网络,这对于研究社交网络的人员来说是一个迫切的研究热点。比如说,使用社交网络可以研究人员交互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保持学习个体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弱关系)。[10]根据强度弱关系网络理论,弱连接可以为学习者和组织提供机会,尤其是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因为它们有助于与组织关系协调理念的传播和创新,从而形成个体与社会或社团之间关系的“标记”,并以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网络来实现。这说明手机可以连接个人与社会,通过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
4. 跨越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
与正规的学习训练环境相比,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具有更大的潜力来支持非正式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的教育。因此,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更适合用来进行非正式学习。如通过短信形式要求培训者到教室或实践场地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短信形式回复完成情况。当然,移动设备也可以应用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再现情境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正式学习的效果。[11]如在技工、中专院校或者是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高校中,学生一般都需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在学生实习的这段时间,移动设备就可以用来连接这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来指导学生的现场工作,这就像课堂学习中的情境学习法。而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实习,如公司、建筑业、旅游服务,甚至是餐饮业,他们会碰到各种问题,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解决。而对这些情况,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手机,使用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通过日志、微博、电话等方式发布问题,收集资料与分析结果,通过共享又可以在同伴间进行传播。教师进行回馈与评价,也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汇报,增强学习效果。评估报告表明,这种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可以通过手机设置学习目标,支持反思和自我评估,形成自我和同行评价。[12]而这些过程与结果可以集成在电子档案袋中,允许学生和教师讨论评估,并扩展到更广泛的问题。
5. 综合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和建构主义的观点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更多地考虑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对知识回忆与巩固的认知效果。实际上,从丰富学习策略方面,手机所能提供的移动学习手段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媒体本身具有不稳定的有效性。即使从案例研究的数据说明“适应移动设备上的E-learning资源超过1.21%的增加量”。[13]
但从社会认知、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基于工作环境的移动学习,可以发现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提高工作中对学习资源的访问,进一步促进学习和意义的建构,[1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学习个体在工作中,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记录下他们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或者工作过程(如前面案例中说到的临床医生的手术过程等),然后在工作之余,可以使用这些记录来进行自我或集体的评估与反馈,从而促进学习个体的反思性实践,即在行动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行动。[15]另一方面,学习个体的这些记录,可以提供给其他实践者或工作者作为学习、观摩的资料。说明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参与到工作中,可以增加工作中学习的社会动态性和链接性,达到移动学习的社会认知的目的,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习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通过手机记录和分享学习个体的工作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习个体的自我认识和工作经验,使学习个体与相关工作领域的人员形成学习实践社区,可以提高学习个体在其中的自我接纳程度,从而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正面的激励性。而通过共享和展示自己的各种学习资料所形成的电子档案,可以促进社会网络的形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合社会资源,弥补“弱关系”社会群体的建构,有助于社会观念的传播与创新,这超出了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在工作环境中支持学习的社会教育意义。这说明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在建构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方面可以支持主动的知识建构和对等学习的形成。[16]
三、 结论与后续研究
传统形式的以工作为基础的培训和E-Learning的设置是根据个人的学习教育结构来确定内容,在比较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添加”工作所需要的认识。而基于工作的移动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丰富教学策略,提高以工作为基础的教育的质量。如表1、2所示,表1为传统的以工作为基础的电子学习的技术特征;表2为以工作为基础的移动学习的技术特征。通过表1与表2的比较,可以看到以工作为基础的移动学习具有几个方面的优点:(1)创建和共享内容,如多媒体材料和数字故事的形式,音频、文本、图像和视频;(2)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在工作过程中能直接衔接,支持个人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发展;(3)缩小与社会互动的个性化学习和问题解决,例如与经验丰富的同事通过移动社交网络,以标记和定位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帮助;(4)促进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跨越,可以通过记录电子档案或反馈问题,通过在职学习经验,讨论在正式的课堂教学或辅导中设置学习要点,制定相关策略;(5)基础教育模式,从认知转移到社会认知,文化和建构主义的综合观点,移动学习使学习者、学习内容的生产者、学习者的工作单位、学习内容的经销商都参与到学习和共同创作学习内容的流程中。
[参考文献]
[1] Pachler, N., Pimmer, C., & Seipold, J. Work-Based Mobile Learning: Concepts and Cases[M]. Oxford, Bern, Berlin, Bruxelles, Frankfurt am Main, New York, Wien: Peter-Lang,2011.
[2] Pachler,N.,Pimmer,C.,&Seipold,J.Work-Based Mobile Learning: An Overview[A].In N.Pachler,C.Pimmer&J.Seipold(Eds.).Work-Based Mobile Learning: Concepts and Cases[C]. Oxford,Bern,Berlin,Bruxelles,Frankfurt am Main,New York,Wien:Peter-Lang,2011.
[3] Attwell, G., Cook, J., & Ravenscroft, A.Appropriating Technologies for Contextual Knowledge: Mobile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World Summit on the Knowledge Society (WSKS 2009), Crete.
[4] Kraiger, K.Third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Models: More about Guiding Development and Design than Selecting Training Methods[J].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8,1(4): 501~507.
[5] Pimmer, C., & Gr?觟hbiel, U. Mobile Learning in Corporate Settings. Results from an Expert Survey. mLearn2008. The Bridge From Text To Context[DB/OL]. from http://www.christoph.pimmer.info/wp-content/uploads/2008/08/mobile-learning-in-corporate-settings.pdf
[6] Stead, G., & Good, M.. Mobile Learning in Vocational Settings: Lessons from the E-Ten BLOOM Project[A]. In N. Pachler, C. Pimmer & J. Seipold (Eds.). Work-Based Mobile Learning:Concepts and Cases[C]. Oxford, Bern, Berlin, Bruxelles, Frankfurt am Main, New York, Wien: Peter-Lang,2011.
[7] Brandt, E., Hillgren, P.-A., & Bj?觟rgvinsson, E. B. Self-Produced Video to Augment Peer-to-Peer Learning[A]. In J. Attewell & C. Savill-Smith (Eds.). Learning with Mobile Devi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 London: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2005:27~34.
[8] Pachler, N., Bachmair, B., & Cook, J. Mobile Learning: Structures, Agency, Practices (Vol. 1)[M]. New York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Springer,2010.
[9] Ahmad, N., & Orion, P. Smartphones Make IBM Smarter, But Not As Expected[Z].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10.
[10] Pirttiaho, P., Holm, J.-M., Paalanen, H., & Thorstr?觟m, T. Etaitava - Mobile Tool for On-the-Job Learnin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obile Learning, Lisbon, Portugal,2007.
[11] Lison. (2004). Metti?覿inen, S., & Karjalainen, A. L. (2011). ICT-Based Software as A Supervision Tool in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Training[Z]. Pachler, N., Bachmair, B., & Cook, J,2011.
[12]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 12(4):1143~1168.
[13] Swanson, K. Merrill Lynch: Bullish on Mobile Learning (Case Study). Chief Learning Officer Magazine[DB/OL]. Retrieved 14.10.2012, 2012, from http://clomedia.com/articles/view/merrill_lynch_bullish_on_mobile_learning,2008.
[14] Pimmer, C., Linxen, S., Gr?觟hbiel, U., Jha, A., & Burg, G. Mobile Learning in Resource-Constrained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Medical Education[Z]. DOI:10.3109/0142159X.2012.733454. Medical Teacher,2012.
[15] Coulby, C., Hennessey, S., Davies, N., & Fuller, R. The Use of Mobile Technology for Work-Based Assessment: the Student Experience[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42):251~265.
[16] Wallace, R.. The Affordances of Mobile Learning That Can Engage Disenfranchised Learner Identities in Formal Education[A]. In N. Pachler, C. Pimmer & J. Seipold (Eds.), Work-Based Mobile Learning:Concepts and Cases. A Handbook for Evidence Based Practice[C]. Oxford: Peter-Lang,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