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简述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分析后并提出了四方面内容:要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应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体育教学过程要具有艺术化;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要“以人为本”等。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精神;塑造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加强课程的人文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突破了以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体现了体育课的健康教育特征,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表现出人际交际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能更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加强了体育教育的人文色彩。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在教学思想中渗透人文意识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教学方法、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出发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不仅要尊重优秀生,同时也要保护所谓“差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人格以尊重。关心:就是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实施“爱的教育”。理解:就是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求全责备,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失偏颇的行为,要有所理解。相信:就是要相信每一个人的力量,相信是尊重、关心、理解的集中体现。
二、在教学内容里发掘人文内涵
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体育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能将体育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而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能从美学等人文学科的高度去感受艺术美,促进学生对体育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感受艺术创造的真谛,对技能要求不在于竞技性,身心健康才是追求的目标。如可以依托奥运会到来的大环境对校园人文体育教育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文明待人”的傳统风尚,“开拓创新”的鲜明个性,“爱国奉献”的积极情感。探求优化校园人文体育教育的对策,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贯穿人文关怀。
1.发现人的价值
价值是人在宇宙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尚缺乏应有的认识,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尽可能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起来。在教育理念中,烙进强烈的审美意识,正可以依托审美教育所特具的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增进健康等功能以及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影响力、深远性等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2.发挥人的潜能
教师要根据每个同学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发展人的个性
我们应当使每一个同学在共同心理的背景上,能显现出五彩缤纷的独特色彩。这样才会使每一个人成为活生生的主体。教师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研究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教学新形势、新动向,并紧密结合自己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教育对象和教学资源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创造有个性的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去探究事物规律。
三、在教学评价中突出人文意识
传统的体育考试和教学评价偏重生物性评价,只关注运动成绩的提高,不考虑个体差异、体育态度和情感。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1.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新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体能的增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体育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也要重视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综合功能。
2.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注意结果性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评价,而且重视相对评价。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体育基础、进度幅度、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
3.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以充分发挥学生本人和团体在评价过程的作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