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3-04-29 00:44崔利霞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3年5期
关键词:飞虱病株病斑

崔利霞

玉米是我县秋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7亿平方米左右。玉米上发生的病虫害有二十种以上,主要的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粘虫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发展迅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

一、玉米褐斑病

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性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常呈白色透明;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黄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于节的附近。7、8月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天较多时,利于该病发展蔓延。在土壤瘠薄的地块,玉米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一般在玉米8~12片叶时易发生病害。

防治措施:

(一)栽培管理

1.种植耐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

2.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在4~5叶期追施苗肥。

3.适时中耕锄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少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栽培密度适当,提高田间通透性。

(二)药剂防治

在玉米4~5叶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发病时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在多雨年份,应间隔7d喷一次药,连喷2~3次,喷后6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补喷。

二、玉米粗缩病

一般出现在5~6叶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很易从土中拔起。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病,苗期感病性最强。该病主要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可在冬小麦、禾本科杂草及传毒介体上越冬,在小麦收获期间形成主要在玉米及田间杂草上的迁飞高峰。感病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

防治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压低虫源,使玉米对粗缩病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从而减轻其危害。

(一)栽培管理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夏玉米应尽量避免与小麦套种,即使套种也要掌握小麦、玉米共生期不能超过7d。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

2.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田间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二)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性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

2.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克加水喷雾,全面防治麦田、油菜田以及田埂、地头、沟边杂草上的灰飞虱和蚜虫。玉米三叶期及时用氧化乐果加扑虱灵喷雾预防,每7~10d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不理想时,用病毒灵或菌毒清喷雾治疗,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3.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5%植病灵乳油进行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玉米抽雄前后多雨多雾或连续阴雨天气易导致病害扩展蔓延。玉米播种过晚、出穗后氮肥不足、玉米连作均有利于玉米大小斑病及弯孢霉叶斑病的发展流行。

防治措施:

(一)加强栽培管理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土壤深耕,施足底肥,增加磷肥,重施喇叭口肥,及时中耕浇水。

(二)药剂防治 在玉米抽雄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可选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等药剂,配成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7d喷一次,连续用药2~3次。

四、玉米蚜

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花上群集危害,如遇干旱,易猖獗危害。

防治方法:首先,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其次,发现中心病株可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30%~40%,应进行全田普治;另外,还可使用撒毒土的方法,每667平方米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对水500毫升稀释后拌15千克细土,然后把拌匀的毒土均匀撒在植株心叶上。可兼治蓟马、玉米螟、粘虫等。

五、玉米螟、棉铃虫的防治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玉米喇叭口期,选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6%杀虫双颗粒剂进行丢心防治;穗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0~800倍或18%杀虫双水剂10倍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部花丝基部,药液即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部为害的幼虫。

猜你喜欢
飞虱病株病斑
元江灯下飞虱种群调查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