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最初刻于北宋淳化三年,后因宫中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原版全部被焚毁,因而,祖刻《淳化阁帖》变得异常的珍贵。所谓祖刻《淳化阁帖》,就是指用原石版拓印的一批丛帖。祖刻的《淳化阁帖》在宋朝的出品量极少,只赏赐给了王公贵族以及位居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臣。大臣欧阳修酷爱《淳化阁帖》,但也只能得到根据祖刻丛帖拓印的再刻本,终身抱憾。
流离之年
《淳化阁贴》又名《淳化秘阁法帖》,或称《宫贴》,简称《阁贴》,于北宋淳化年间刻于宫中“秘阁”。《淳化阁帖》问世后即成中华瑰宝。
从宋朝到民国,北宋祖刻《淳化阁帖》一直传承有序。南宋时,祖刻《淳化阁帖》先被刚直不阿的宰相王淮收藏,并留题跋,后被跋扈弄权的宰相贾似道收藏;元朝时,被大书法家赵孟頫收藏,赵孟頫极爱《淳化阁帖》,赞其为“书法不丧,此帖之泽也!”,清朝时,为孙承泽、安岐、钱樾、李宗瀚、李瑞清等递藏,民国为周湘云、蒋祖诒、吴普心所递藏,历代收藏家在古帖上均留有印记。
20世纪30年代,祖本《淳化阁帖》现身上海,但随即消失在这座灯红酒绿,繁华与暴乱并存的大都市,脱离了人们的视线。
30年后,香港收藏家李启严家中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如果不是因为《淳化阁帖》,这位客人的名字不会为中国大众所知晓,他就是美国收藏家安思远(R.H.Ellsworth)。原来,这个美国人一直在追踪《淳化阁帖》的下落。当安思远见到李启严手中《淳化阁帖》最善本第四卷时,立即为中国书法的精妙绝伦,灵逸多变所震撼,求宝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安思远先生从19岁开始涉足中国文物,与中国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渐成为一名中国文物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研究家,他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安思远曾经两次无偿送还了流失到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还在香港成立了“保护安徽民居基金会”,捐资修缮保护了四座徽州民宅,其中有两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思远很快就与李启严交成了朋友。从李启严口里,安思远又得知了一位“吴先生”。李启严透露,吴先生手里藏有《淳化阁帖》的第六、七、八卷。这令安思远无比激动。
见到吴先生手里的祖刻《阁帖》后,安思远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几番交往后,提出了收购《淳化阁帖》的意向,但遭到拒绝。1967年,李启严移民加拿大,吴先生去了台湾,安思远与二人从此失去了联系。
国宝再现
1994年,香港一家拍卖公司举办书法拓本专场,安思远捧着拍卖图录,眼睛突然一亮:李启严,这个消失了近30年的名字又跃入眼睑,那部令他魂牵梦萦近30年的《淳化阁帖》第四卷居然也赫然在目!
安思远拍得《淳化阁帖》第四卷后不久,吴先生也在中国台湾去世,他的藏品大部分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去,而名声显赫的《淳化阁帖》却被当成“中国古代印刷品,没有多大价值”,未被列入购选之列。1955年,同样是在香港拍卖公司的书画拍卖专场上,安思远如愿拍得了《淳化阁帖》的第六、七、八卷。
而在中国,有一位老人对《淳化阁帖》同样魂牵梦萦,他就是中国当代书法家启功。启功得知《淳化阁帖》现身的消息,立即找到将赴美国参会的中国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托付她在美国找一个叫安思远的人,启功说:“《淳化阁帖》就在他手上……见不到《淳化阁帖》,我死不瞑目啊!”
王立梅在美国找到安思远,并跟安思远协商,用中国故宫的朝珠来交换《淳化阁帖》。当故宫博物馆挑选出的三串朝珠照片送给启功老人过目时,启功立即给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写信:“窃念我故宫所存清代珠宝之属甚多,只有经济价值,而与历史文物不可并论,倘略出资格之珍珠宝石,出手方不寒俭”。国家文物局这位负责人接信后,要求故宫博物院重新挑选可供交换的朝珠,但都因档次不够而未果。安思远又提出,拿故宫收藏的翡翠或家具也可以,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1996年,安思远携《淳化阁帖》到中国故宫举办特展。展览结束以后,安思远重携《淳化阁帖》回到美国,交换一事无果而终。
事实上,盯上这四卷《淳化阁帖》的还大有人在,从2002年到2003年,已经有日本、比利时两国的收藏家,四五家拍卖行与安思远接洽,要求竞买《淳化阁帖》。中国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汪庆正也曾委托董建华的妹妹董建平几次帮助征购,都因对方要价600万美元未能谈成。在日本方面,安思远更是开出了1100万美元的高价。
抢购回国
安思远对日本人开价1100万美元,那是存心不卖。既然如此,就有谈的余地。
当时美国有三批最为珍贵的善本书籍,一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另一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只有这四卷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尚在私人手中。随着安思远年事已高,又无子女,按照美国法律,身后的收藏将会收归国有,因此,抢购《淳化阁帖》愈发急迫,如不创造机遇、紧追不舍,一旦情况有所变化,国宝将永无回归祖国之希望。
得知故宫博物馆交换没有成功,安思远已将《淳化阁帖》带回美国,上海博物馆就积极行动起来了,他们立即想到了王立梅。2003年3月底,王立梅到上海参加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层沦入坛期间,上海博物馆领导汪庆正、陈军、顾祥虞请她代表上海博物馆和安思远商谈,如果价格合适,上博准备买下来。4月初,王立梅赴美国纽约参加“中、日、韩文物出口政策研讨会”,到美国后,王立梅正式向安思远提出准备收购《淳化阁帖》的意向,希望他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安思远要价450万美元。
安思远坦诚相告,虽然已经有人开出更高的价钱,但他考虑中国保存国宝的强烈愿望和诚意,愿以此价出让:“中国艺术给了我一切,我也要将这一切还给中国。”安思远给王立梅算了一笔账:要交税,要感谢用了8年时间为他追踪此帖的两位收藏家,还要继续修复安徽民居,真正到他手中的钱已经很少了。
为此,上博再次征集国内权威专家意见。启功先生认为“淳化阁帖如能回归,将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文物回归”。辽宁省博物馆书画碑帖鉴定专家杨仁恺来函表示:“此帖乃海内外孤本,它的文物价值非常重要。较之米芾《研山铭》墨迹不可同日而语……建议此阁帖最好由贵馆出面收买,以免国宝长期归之国外。”
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曾反复谈到450万美元买下《淳化阁帖》值不值?他说:“当年赵孟頫用6年时间临一部《淳化阁帖》,你说值不值得?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拍出4150万港元。我们现在买的不是一件瓷器,而是中国帖学祖宗,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内涵远远胜过那件4000多万的雍正花瓶。现在花450万买回流失海外的原刻祖宗,买回我们的文化遗产,我说值!”汪庆正的老师徐森玉也说过:有几件东西一定要弄回来,王安石的《楞严经旨要》、宋刻龙舒本《王文公文集》都是举世无双的国宝(已于1986年3月16日回归上博),还有《淳化阁帖》出去了,不知道在哪里,以后一定要弄回来。
各界的支持加强了上博收购的决心,国之瑰宝当归则归!上海博物馆作了千方百计抢救《淳化阁帖》回国的重要决策,商定重托王立梅女士去美洽购。
凭借着王立梅和安思远的多年交谊,事情最终顺利进行。2003年4月14日晚,王立梅和汪庆正等人携带阁帖四卷返回上海。当夜汪庆正先生及有关专家逐页鉴定,验明确系原件,即行入藏。至此,这件流落海外60多年的国宝终于回归祖国。
《阁帖》回国数日后,汪庆正面对电视镜头,非常自信地说:“(《阁帖》)在世界上仅留下上博这四卷了。”但后来因学术界和爱家等议论不断,《阁帖》安氏本由当时认为的“存世独一无二的国宝”改为“传世最佳善本”。近年来,有关人士认为安氏本不如故宫的南宋摹本《懋勤殿本》精良,够年份。据香港中大文物馆馆长李润恒称:“《懋勤殿本》为最善本之一,由准确度到难度,远胜于传世其他各本。”
最原始《淳化阁帖》是否存世,成为中国书法界、帖学界,乃至文化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也是这部举世无双国之瑰宝留给历史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