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映画 岁月留声

2013-04-29 00:44
收藏参考 2013年5期
关键词:收音机博物馆

老电影机和收音机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我们的童年,或多或少都会有关于它们的记忆。通过一台老电影机和收音机,你可以了解过往时代的社会、文化、技术等许多方面。老式的电影机和收音机有着很高的工业艺术气息和胶片的味道,虽然还是非主流的收藏门类,但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早在2012年初,我就听说宋庄有一位痴迷收音机、电影机的收藏家,据说其藏品数量和种类颇为丰富,并且正在自筹资建立一座大型的私人博物馆。我在朋友引荐下终于得见这位藏家。眼前的戚建刚十分年轻,朴实无华,和我的预想截然不同。简单对谈,才知道,戚建刚出生于1980年,这更让我好奇如此年轻的他为何对这些老物件感兴趣。

说起多年来的收藏经历,戚建刚百感交集。农村出生的他,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那个时候,电视还不普及,农村里每逢红白喜事,房前屋后就会挂一块布,放映露天电影,是特重要的“文化大事儿”,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去看。戚建刚就经常搬着板凳跑去看,挤不进去,就爬到树杈上去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电影散场了,家人找不到他,着了大急,抬头一看,他在树上睡的正香。正是童年伊始的这种喜爱,戚建刚在重庆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收音机买卖渠道。

2005年,大学毕业的他回到北京,并做出一件让父母极不理解的事情。他几番争取向父亲借了5万块钱,买了30台旧收音机,这些戚建刚眼里的宝贝,在父母眼里不过是一些破铜烂铁。父母很担心他会玩物丧志。戚建刚心里倒是很有主意,他觉得只有想办法将这些收音机变成钱,变成流动资金,才会获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所幸那时候,收音机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戚建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外地的博物馆从他手里陆续买走这批东西,五万的东西产生了四十万的价值,戚建刚因此还赚了一笔。自此之后,父母也就不阻拦了,开始给予一定限度的支持,到最后给予全面支持。

戚建刚收藏的速度惊人,从2005年喜欢上收藏录音机、收音机开始,经过两年努力,他的藏品已经达400多部。至今为止,他的收藏更是惊人,所藏十余个国家的各式电影机近700套,拷贝上千部,拥有8mm、8.75mm、9.5mm、16mm、28mm、35mm等规格电影机;所藏二十余个国家的各式收音机3000余台,其中包括国产熊猫1501、东方红、上海131等型号,以及欧美日等国家的珍品。他告诉我,收藏电影机和收音机必须了解它们发展的历史背景。电影机和收音机是否有实用价值也是决定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可以正常使用的电影机和收音机价值更高。

收音机的发展已历百年,作为工业产品它几乎走过了整个现代工业设计的全部历程,留下了辉煌的技术和文化遗产。从一种文化欣赏的角度来理解收音机,会给我们增添更多的乐趣。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第一台电影机后,电影这门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物就开始风靡全世界,让无数的人们为之倾倒。老电影机分为摄影机与放映机两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电影事业,电影机更是五花八门。

收藏收音机,戚建刚想尽办法搜罗各个时期各个型号的,尽可能的齐全丰富;收藏电影机,戚建刚比较专注,有自己的想法,主要收藏西方工业时代的产品。为了淘到电影机,他经常在一些国外网站参与竞买,从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购买大批电影机。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机到2005年电影胶片时代结束,时间上从1890年至2005年的都有,各国各厂家的产品都能看到,戚建刚的收藏涵盖了这段历史,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肯定花费不菲,具体数字我都记不清了”,对于收藏的花费,戚建刚无法统计。

戚建刚介绍道,目前国内收藏收音机、电影机的人以散户居多,就是买几件在家摆着,成规模的相对较少。“收藏这些东西必须得有钱,还必须得有地儿。形成运作的话,还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总之挺难的,中间有很多开心的事儿和不开心的事儿,往往辛酸的事儿居多。”戚建刚说。在这七年里,好多朋友不理解,对他说:“你这几千万干啥不好啊?我有这个钱直接移民到美国了,几千万投资房产早发了,甚至做餐饮都比这个赚钱。”对此,戚建刚总是笑笑,依旧我行我素。“把藏品运回国也遇到了尴尬。”戚建刚说,对于收藏国外的老电影机,相关部门对老电影机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在海关那里,可能认为进口回来的电影机是旧货,而不是文物;商检局将电影机划归为机械类产品,判定为非常规产品,最后还要到当地政府申请证明,才得以放行。在戚建刚看来,每台收音机、电影机都像自己的孩子,再麻烦,再破旧,都饱含着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收藏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设计制造者,还能以实物教育后代。目前戚建刚已经成家,还有了两个孩子,妻子对他的收藏非常支持,这是他的一大精神动力。

其实早在2008年底,戚建刚就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创立过私人博物馆,2009年因政府用地被迫拆迁。戚建刚感慨道:“建这个博物馆,是为了给老录音机、收音机、电影机找个家。博物馆开放还没一个月,名字都没想好,就遇到拆迁了。”他清楚的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在那个800平方米的展厅里,放着一台德国德律风根收音机,钢琴漆的外表虽然经历了半世纪,品相依然很好。给这台老古董插上电,电源一接,只需预热一分钟,声音就从收音机里缓缓流出,音质精美、浑厚,尤其是重低音淳厚有力,感觉好像在发烧音像店里尝试新来的设备。在这之后,戚建刚到处找寻能够建立新博物馆的场地,一开始他听说怀柔区有一个老爷车博物馆,就打算在附近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可惜多番努力,土地的产权还是没能办下来。之后,戚建刚辗转到宋庄,开始申请土地,直到2011年才获得审批。戚建刚唏嘘道:“文化的东西真的是需要有一定想法和理想,有人文热情的人才能做。”其中的辛酸和旁人的不理解,戚建刚都将之留在过去,他相信只要坚持,必然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新博物馆于2011年8月在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破土动工。博物馆总投资约5千万,资金来源属于私人投资,占地5亩,建筑面积共8702平米,共分6层,地下室为仓库,一层为博物馆配套设施(餐厅、咖啡厅等),二层为电影机展厅,三层为收音机展厅,四层为办公区,五层为休闲区。博物馆目前已装修完工,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开馆。这是国内最大最全的私人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展馆面积之大藏品之多品种丰富配套设施完善是该博物馆特色之一。运营上,以公益为主,依靠配套设施、门票收入以及寻求赞助来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戚建刚告诉我,该馆将会展出他历时七年的个人收藏,包括不同类别、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生产的各种收音机和电影机3600余部,藏有国家特级机15件,一级机数量达到300余件,二级机600余件。

在未来的岁月中,收音机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倾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主要面向爱好者和发烧友;二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通过在手机、MP3、手表等产品中附加收音机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前者市场较小,后者市场相对较大。所以,专业制造收音机的企业会减少,这些老旧的录音机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而老的电影机存世数量有限,新电影机由于技术的更新,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戚建刚的私人博物馆建成之后,将成为“百年映画,岁月留声”的实体见证。

Q=曹晓光 A=戚建刚

Q: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收音机、电影机的呢?

A:从童年时就很喜欢,那个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听听收音机匣子,看看露天电影。农村里办红白喜事都会放露天电影,那会儿放一场还不便宜呢,租一部片是一百二十块钱,那个时候的一百二十块钱还是很值钱的。放电影的天数和场数在村里还代表着身份和地位,有钱人家可能放两三天,没钱的普通人家就放一场。电影队为了赶片档,村与村之间跑片,东村放《南北少林》,西村放《地道战》,或者东村放《黄河大侠》,西村放《三侠客》,看完第一部赶紧骑着自行车去换片,就是为了省钱。现在的生活,什么都有了,衣食无忧,却再也体会不到当年的乐趣。90后的孩子更感受不到了,他们都没搬板凳出去看过电影。

Q:你是何时开始收藏这块的呢?

A:我是从2005年开始收藏的。我向我老爸借了五万块钱,买了第一批东西,大概三十件收音机。买回来以后父母很不高兴,他们觉得这些破铜烂铁毫无用处。我担心着这五万元用完了之后,父母不会再给我钱,于是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变成流动资金,让它产生价值来打动父母获得更多支持。我接到的第一个购单,就是内蒙古电影博物馆,买了我七万元的东西,后来又从我手里买过几次。我卖出去最贵的是两万元一件,利润还不错。最后,那五万的东西卖出了四十万,我爸才不觉得它是废铜烂铁了。

Q:你买的最贵的一件东西是什么?

A:2009年买了一台爱迪生1895年产的收音机,运到中国的时候,光关税就交了4万多元,总计花了18万元多。到手之后心里特别舒畅,至今这件东西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Q:在收藏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A: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因为不懂语言,我在网上买国外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竞拍怎么付费,不得不通宵研究摸索。我曾从德国人手里买东西,他不会说英语,实在很麻烦。很多机器都是从国外竞拍过来的,经常在价格、运输和海关的环节出错,损坏的不计其数,花四五万元买的东西摔得不成样子,一千块钱都没人要了,也没有任何保险,入关还得按照电器类缴纳48%的高额关税。

Q:你什么时候开始有建私人博物馆的想法?

A:是在2008年,那时候觉得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一个集中的场地来摆放,就打算建一个博物馆。在金盏乡建了一个800多平米的博物馆,但是开放才一个月,就遇到拆迁。很不幸!只能再另外找地方建新馆。我最初想在怀柔建新馆,但是土地产权办不下来,只好另找地方。多番尝试,最终将地址选在了宋庄,土地审批就花了两年多时间。

Q:在博物馆建成之前,你怎么保藏这些东西?

A:我在亦庄有一个库房,在宋庄也有一个库房,我家里面也放了一部分。反正是到处设立库房,因为这些东西太占地方了。现在库房是乱七八糟的,有木箱子包装的,也有纸箱子包装的。等博物馆建成后,会统一整理一遍。

Q:博物馆建成之后如何运营呢?收门票吗?会有一些企业来赞助吗?

A:收门票,因为这是私人博物馆,但门票价格不会很高。我爸是最大的赞助商,投入三千多万元资金。运营上,一是跟一些旅行社合作,二是门票,三是做一些活动,四是博物馆一层部分底商出租。我自己还有一家影视道具公司,通过影视器械租赁获取一部分收益来支持博物馆日常运行。

Q:你平时除了收藏之外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A:我最喜欢的还是看电影。博物馆会设立电影播放厅,有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两种模式。我对胶片电影情有独钟,胶片通过灯光照射出来有一种很特别的质感,数字电影味道就差太多,跟高清电视没什么区别。当电影开演后,机器转动,发出的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令人痴迷。其次,我喜欢旅游,等博物馆全部弄好了,就出去好好游玩一下。三是喜欢美食,去一个地方之前,我会上网查查那个地方什么东西好吃。

猜你喜欢
收音机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博物馆
收音机陪伴我成长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露天博物馆
解读《巨型收音机》中的幻灭感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