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角度试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2013-04-29 04:50:27兰波王丽娅李兵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兰波 王丽娅 李兵

摘要: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但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建筑艺术应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使实用性与审美性达到完美的结合。而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最容易被受众感知的实用建筑艺术作品,必须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必须强调作品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

关键词:审美角度;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建筑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是人文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个地区吸引外来资产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取决其文化的产出。文化建筑,历来是表达城市地域特征、文化特点,展现人文精神的载体。

如何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于这一类建筑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是设计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因而、深入了解文化建筑的艺术特质,掌握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无论是审美还是其他活动,都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文化建筑及其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绝对不能仅仅只是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才能赋予文化建筑更长久的生命力。

1.审美、文化建筑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1.1关于审美

审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同时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审美活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可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见表1)。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艺术-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不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3)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将人作为设计的根本,设计的主要理念必须要围绕着为更多的民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来作为根本。

(4)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要有调整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必须要能够照顾到视觉秩序,除此之外,更多的就是要装饰人的存在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只有将各方面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2.从审美角度来考量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综上所述,文化建筑物的环境是对建筑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建筑内涵的深层次的表现。我们从审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考量的话,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入手进行探讨:

2.1审美主体更趋向于大众化

①社会经济及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大众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正是传达和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②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社会文化,抑或是公众的需求,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作为文化建筑,也必须要顺应这种趋势,力求创设出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为公众营造出更为宽泛的空间。从艺术的宽泛概念来看,一切都应该是艺术,而文化建筑应该是将普通的生活当作一种人文景观,从大众的生活之中寻找灵感,从而去展示人类生活中不曾被留意到的美。

以桂林木龙湖景区为范例:景区交通流线序列为入口、小广场、游客观演台,一次穿越花鼓楼、木龙塔、水榭,最后走过古城墙回到入口广场,因而、景区交通流线也是完美的景观流线。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范围的文化建筑,还是与之相关的环境艺术,都必须是与民众的生活相关的、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并可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休闲场所的。

2.2信息传达手段的多元化与建筑的人性化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获得了空前的发展:①传播的手段和速度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那种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被打破,呈现出一种网状的态势。⑦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聚集在了一起,从而传输的介质和载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③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可能会带来的视觉信息传播,不仅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跨越民族以及國界,这种传播方式甚至对以往的那种自上往下的传播格局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

(2)范例分析:①现代剧场在传统的“观赏与被观赏关系”这一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观演互动融为一体的亲密空间。②在桂林新区建筑群大剧院、博物馆等设计中,室外设置大面积的前广场组合水景景观和建筑小品,使建筑内外空间流动,用设计手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促进其城乡的文化交流。

(3)上海大剧院(图2),是中国传统图腾的现代诠释。地基是方形的、屋顶是拱形的,象征“天圆地方”。侧墙正面装有玻璃,面向广场,可以使人们饱览全城景胜。

2.3文化传达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1)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量信息,它具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的特征。所谓的限制性信息,是指它可以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而非限制性信息,不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本身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需要用自身的感觉来体会,但是每个人的感觉又是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模糊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得到的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必须要传播的文化信息肯定不是限制性的确定信息,而是这种非限制性的,正是这种非限制性的、模糊的信息,才更需要人们去不断的联想。

(2)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根据人与建筑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动物,他的感觉和品味很难做到高度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覆盖范围又非常的宽泛,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于文化建筑所传达的信息,没有必要整体把握,仅仅需要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或者最主要的一点进行感受和分析。

例如,上海东方东方艺术中心(图3):似五瓣之莲花,中心外壳通透,三个音乐厅如珍宝般地被装在里面,外壁点缀有七彩陶瓷珍珠。整个建筑充满活力,如流动的曲线般优美。

2.4审美是一种直观性的活动

视觉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形式。与人的其他感官相比,视觉手段更加的直观,譬如说和语言相比,视觉具有图像优势,所以,审美活动的直观性也是当下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要注意的特点,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手段来传达的信息,通常都是通过视觉手段实现的,可能也需要其他的视听媒介和设计图像的方式对整体的观感进行传播,从而完成对作品的影响。

例如,东京艺术大学演奏厅:设计注重其周围的神社和树木的历史以及信仰精神方面的环境。该厅设计时,使用木头、石头、皮革等材料,并采取了独特的尝试,当顶棚过到最高的15m时,光线从上面泄下,如同置身森林中的广场,从“森林”中释放出全部的音乐。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建筑的审美主体更加趋向于大众化。而大众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人们的生产活动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说,虽然审美是主观的心理活动,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社会制度、伦理道德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客观因素。环境设计各要素问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得文化建筑物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体现出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体现人与环境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洁,仲利强.当代文化建筑中的共享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09,(04).

[2]徐海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

[3]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淺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J].艺术研究,2011,(3).

[4]最新建筑设计详图资料集.文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5]体现国家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创作,2005(03).

收稿日期:2013-4-16

作者简介:兰波,女,本科,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建筑学专业,现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1982年至今,在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其问,1993年任建筑师,1998年任高级建筑师,所设计的工程多项获得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及入选中青年建筑师作品集。

王丽娅,女,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及审图工作30年,获得过多项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

李兵,女,本科,副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规划师,建筑学专业,现从事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绿色化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科技传播(2016年19期)2016-12-27 15:14:43
浅议对环艺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50:38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浅析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47:00
景观设计发展思考
浅析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54:51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