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辉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而后扩展到欧洲、非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对外交往路线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
我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在张骞“凿空”的基础上,丝绸之路逐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这时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由于我国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同时造船技术不发达等因素,所以不占主要地位。到唐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主要通道,形成了“水陆并举”的局面。到了宋代以后,因为经济中心南移,北方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造成交通不便,造船技术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尤其是到明清时期,不管是郑和下西洋还是荷兰侵占台湾都是通过海路。
二、交往的商品由丝绸为主到瓷器为主
在我国古代的对外交流的商品中,丝绸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们赢得了“丝国”的美誉。尤其在古罗马,来自东方的丝绸一度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备受贵族的推崇,以至于罗马皇帝被迫下令禁止穿着丝绸。但就整体而言,古代交往的主要商品还是发生了变化。唐代之后,瓷器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瓷器的英文china也与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紧密相连。发生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一是养蚕缫丝技术的外传。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技术、井渠法就先后西传。二是陶瓷业的发展。唐代“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宋代景德镇瓷都的出现,元代青花瓷的创造,标志着我国陶瓷技术的发展。正是瓷器制作越来越精美,所以大量的瓷器外传。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群神图》中,画家就把来自中国的青花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格外珍视。三是交通的变化。我国对外交通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在陆路,丝绸因为轻且不怕颠簸运输更加便利,而在海路,瓷器不怕雨水的侵蚀而更适合运输。
三、科技文化的交流历经了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过程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交流的变化主要源自于古代科技地位的变化。由于国家统一稳定,经济发达,教育完善,古代科技在宋元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此基础上,对外传播科技一直是古代对外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汉代至宋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铸铁技术、养蚕缫丝技术、数学、医学等就不断向外传播,从周边国家到西亚再到欧洲、非洲。尤其是四大发明的传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转化为近代自然科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我们开始落后于西方。一些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如利玛窦、南怀仁。中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也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专门介绍了《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收录了西洋红夷大炮铸造法。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传入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
四、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
在明朝以前,我国的历代统治者基本上实行的是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两汉、隋唐、宋元这些朝代,因为国家基本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统治者一般都愿意也敢于对外开放。而又因为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所以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仅东方是如此,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日本的大化改新基本照搬照抄唐朝的制度,穆罕默德也说“求学问尤当去中国”。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自然经济的封闭落后和统治者抑制商品经济的需要,明朝時期的倭寇和后来的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清朝统治者镇压东南沿海抗清势力等因素,统治者基本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担心敌对势力勾结倭寇而下令实行“海禁”,由官府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人们不得出海。所以尽管后来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也只是朝贡贸易下炫耀国威的昙花一现。到清朝初年,政府更是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那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有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使中国与世界基本隔绝,也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局面。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在对外关系上几经变化,其中尤以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极大,其他的变化基本是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的,而唯独对外政策影响全局。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没有锁住别人而锁住了自己,最终导致自身的落后,由他人用坚船利炮来打开我们的大门。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自己曾经的强大,也不要惧怕别人的强大,关键是不要自己把自己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