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惑与坚守

2013-04-29 00:44王灵书
名人传记 2013年5期
关键词:劳模沈阳市毛主席

王灵书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年后成为一个普通的售货员,之后一路逐级被推向高处,成了劳模,进入政坛,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文革”结束后,命运把她从中央降到了基层,她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变成了一名普通工人,而劳动者的本色使她重新用劳动赢得了新的生活。

1933年阴历三月初九,李素文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郭庄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父母共育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她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李素文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她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走进学校,原因是家里穷。

乐亭是老革命根据地,十五岁的李素文参加了儿童团,还担任了儿童团长。十八岁那年,她硬是通过考试入小学四年级读书,并在这个学校一直念到小学毕业。1954年2月,李素文结了婚,丈夫李延新是她的同乡,在沈阳市工作。1954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仅二十一岁就被选为村里初级合作社副社长。同时她通过扫盲、识字、学文化,认识了不少字。

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1956年9月,李素文调到沈阳市工作。这是她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

红色营业员的“神话故事”

到沈阳后,李素文先是在沈河区小东门杂品门市部当售货员,后来又调入南塔商店第二门市部。由于她工作努力,总是热情、耐心地接待顾客,李素文的名字在居民中迅速传开:“商店来了个年轻姑娘,不笑不开口,挺有耐性,可好啦!”

老大娘身体有病,想吃饺子,李素文把绞好的肉馅送上门,帮她包好饺子,煮熟了再给老大娘端到跟前。这是孝顺女儿干的事情,无论如何轮不到商店售货员。可是,李素文就是这么做的。

一位顾客生了孩子,丈夫不在家,因为新生儿没户口不能买供应的副食品,李素文就跑到派出所给人家报户口。这是该孩子爸爸干的事,可是,李素文帮人家干了。

一个汽车司机因为出车忙,商店关门没有买上过春节的猪肉,李素文知道了,记下他家的地址。为了给这位司机送肉,她晚上住在了商店,大年初一一大早,她就让值班的售货员割了二斤肉送到这位素不相识的司机家里。

逢独臂残疾人买鞋,李素文会马上跑出柜台,蹲在地上,给他脱鞋,换鞋,系好鞋带。

卖菜时,李素文发现顾客的袖口破了,就主动跑到针织厂找到厂长,希望他们出两台机器和几名工人到商店给附近单位的顾客换领口和袖口。厂长很支持,带人到商店大干三天。再来买东西的顾客都露出了新领口和新袖口。

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李素文家里没菜吃,她们商店卖完菜后剩下一个菜底子,商店领导说,我做主卖给你。李素文说,我们家不属于这个供应点,我不能买,不能占这个居民区的便宜。

李素文的这类故事太多了,今天听起来像是童话。

收到毛主席的请柬,登上人民大会堂讲坛

当时,全国兴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在善于运用典型推动运动的年代,李素文这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典型、模范,应势而生,脱颖而出。

那几年,李素文不断参加各种各样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有区里的、市里的,有青年系统的、财贸系统的、妇联系统的,有本省的、外省的……她常常在会议之间“飞来飞去”。

1965年8月18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李素文的文章《学习一辈子毛主席著作,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文章配发了李素文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大幅照片,并专门为此文发表了长篇社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论说:“八年来,她一直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被群众誉为‘巧理千家务,温暖万人心的红色营业员。”

由于李素文成绩突出,1958年,她被评选为沈阳市的劳动模范和辽宁省的劳动模范, 1959年又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958年9月下旬的一天,李素文收到了毛主席的请柬,邀请她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观礼。此事过去不久,她又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1963年,李素文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年年底,她和辽宁省代表团赴京参加会议。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素文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开会时,她在主席台就座。第一排就端坐着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能和这么多中央首长在一起开会,商讨国家大事,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心情非常激动。

会议期间,李素文在大会上作了一次发言,题目是《为革命卖菜》。李素文虽然在全国各地作过许多次报告,但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作报告,还是第一次。她忐忑不安地走上发言席。她向台下的人大代表和台上的中央领导分别鞠了躬,换来的是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和毛主席握手,当了劳模,进入政坛

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李素文。

这一天是大会选举。开会的间隙,周总理拉李素文走到毛主席身边,向毛主席介绍道:“她叫李素文,是沈阳市的售货员,学习主席思想卖菜做得很好。”毛主席打量了李素文一番,握住了李素文的手。毛主席对她说:“谢谢你呀!”李素文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能做的只是流泪……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的位置登载了毛泽东主席接见人民代表的大照片,照片上毛主席正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尉凤英握手,旁边就站着李素文,照片恰好表现了她微笑着、羞答答地看着毛主席的双手的神态。

笔者曾问:“你为什么不是端详毛主席的面部,而是看着毛主席的手呢?当时想什么呢?”

李素文说:“我想,我马上就要和毛主席握手了。我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个卖菜的营业员,今天竟站在全国人民敬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身边!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当时看着毛主席的手,主要是怕错过了和他老人家握手的机会。”

李素文的事迹影响越来越大,她个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各种名誉接踵而至。她不仅先后当选为沈阳市、辽宁省和全国劳动模范,还是辽宁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省财贸系统“五好”职工标兵。

各种有关李素文的画册、书籍相继出版,各地展览不断……

1965年,李素文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三八红旗手” “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等称号。

接着,《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大幅刊登李素文事迹,《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头条位置专门为李素文发表社论,题目是《永葆革命的青春》。《人民日报》专门为一个人发表社论,这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1968年5月10日,辽宁省暨沈阳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市人民广场召开,有六十万人参加。那时候,成立革命委员会需要解放军代表、工人代表、革命领导干部代表三结合。李素文是以工人代表的身份进入沈阳市委和市革委会的,同时她也是市委常委。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秘密举行。李素文作为党的九大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中央委员,这是她进入高层的开始。

紧接着,她被任命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常委,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中央委员。

1973年春天,周恩来总理曾亲自组织过一个大型的民间中日友好访问团。访问团的规格很高,几乎集中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团长是廖承志,李素文担任了副团长。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李素文先是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后在会议结束时顺利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这年,联合国 “妇女地位委员会”决定在墨西哥召开“国际妇女年会”。1974年,为了开好这个会,曾在纽约召开一个预备会。当时中国决定由西藏的巴桑带一行六人去开会,不巧的是巴桑病了不能前往,周总理听了汇报后出乎大家意料地说,让辽宁的李素文去吧。就这样李素文代替巴桑去了美国。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到地球那边的美国,中国妇女组织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大官”李素文的不开心生活

所有的一切,李素文都没有想到,她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逐级推向了高处。这些吓人的头衔都是她无法想象的。她只知自己本是一个平凡的售货员,自己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是现在,她当官了,而且是大官。

辽宁省领导在欢送她去北京的时候,她发自内心地说:“我的文化水平低,觉悟也不高,不要叫我做那么重要的工作,不要叫我当那么大的干部,我怎么能当这么大的干部呢?我也不敢去呀,我也不能去呀!可是大家都说副委员长是全国人民选的,你不去不是违背人民的意愿吗?我只好说去,干不好再回来卖菜。”

李素文硬着头皮忐忑不安地去了北京。在北京,她住半截二层小楼,配有警卫员、秘书、厨师、服务员、司机,可是她很不情愿当这个大官,外出搞得惊天动地,让很多人忙活。为了不打扰别人,她尽量少出门或干脆不出门。

她的爱人李延新和孩子仍在沈阳,三口人两地分居,她的工资关系依然是在沈阳和平副食商店,每月六十二元。丈夫每月邮给她五十元,但她月月兜里空空。

李先念、纪登奎、陈锡联副总理商量研究他们这些工农干部的补助问题。当时正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法权”,三位副总理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带着“资产阶级法权”见上帝吧,他们这些年轻人就不要扩大“资产阶级法权”了。于是,副总理陈永贵因为是农民,没有工资,每月补助五十元。李素文和姚连蔚副委员长、孙健副总理因为原单位发工资,每天补助六角钱,一个月补助十八元。在国务院和人民大会堂喝一杯茶水交一到两角钱不等,吃一顿饭交四角钱,这是原来中央的老规矩。李延新把他发的防暑降温茶也带到北京让李素文招待客人。

1974年春节前,李素文给父母写信说:“过去每年春节我都寄点钱给你们,今年不寄了,不是女儿当了大官忘了你们,我真是没有钱呀,请你们原谅吧。”

过去在沈阳,节假日李素文经常回原单位卖菜,现在到了北京,她依然还想坚持这个传统。她请副委员长兼北京市委书记吴德给她在北京找个卖菜的地方。吴德很快就为她找到了西单菜市场,李素文很高兴,可是警卫说为了安全得坐车去。她想,坐着轿车去卖菜那纯粹是出洋相。于是她借工作人员的自行车,骑车去西单菜市场卖菜。那时李素文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后边的花园村,离西单很远。令她奇怪的是,她骑车一路上全是绿灯,没碰上过红灯。秘书、警卫也骑车跟着。一问才知道这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给安排的。李素文对他们说:“你们可别这样,这叫我不安心了。”

李素文觉得当时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规矩和禁忌,她很不习惯,也很不开心。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从没有梦到过那种生活,反而是常常梦到当劳模时候的事,可见那种生活离她是多么远!

回沈阳接受审查

“文革”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素文因为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分管财贸战线“批邓”的问题,逐渐从政坛消失了。

1978年3月十一大筹备前夕,李先念、纪登奎、陈锡联三位领导找李素文谈话,告诉她不当十一大代表,也不参加十一大了。谈话后,李素文就无事可做了,在家里待着。李素文和秘书、警卫、厨师等工作人员相处得都很好,秘书、警卫常常陪她聊天、解闷。厨师想方设法给她做好吃的饭菜,力图用改善伙食来冲淡她政治上的烦恼。李素文就这样在北京又待近一年。

1978年秋的一天,李素文被送回辽宁。抵达沈阳时,她被告知不准回家,不准见家里的人,她被安排到省第一招待所监视居住,隔离审查。陪护她的有省公安厅、安全厅、团省委的四位女士。她们怕李素文想不开寻短见,就到处翻她的东西,绳子、刀片等危险物品都被没收。李素文对她们说,你们不要怕,我不会自杀,我死了,不管死在你们谁的班上,你们不得担责任吗?我不会连累你们。再说,我死了,问题就说不清了。

李素文的秘书孙凤桂也被隔离审查。李素文的丈夫李延新也被沈阳市清查小组给看了起来,地点在李延新的单位。李延新被禁止接触本单位的任何人,七个人二十四小时轮流看着他。这一看就是半年,直到李素文被解除隔离审查,李延新还没有放出来。审查李延新的人也觉得他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说他态度不好。放他回家时,李延新觉得委屈,说你们关了我这么长时间,我究竟有什么问题,得给我个说法,否则我不回家。审查他的人没办法,只好找到李延新的一个老领导,请他出面做工作,李延新才不情愿地答应回家。

就因为他妻子是李素文,李延新后来该涨的一级工资也没有涨。不仅如此,他的一个在部队当兵的外甥也因此复员了。

李素文在被隔离审查时,胡耀邦曾指示,隔离地点要给她搞得像个家,要允许家人去看她。隔离审查、批判时,李素文不断写检查。半年过去了,审查组给她定为“犯了严重错误”,开始要开除党籍,后又改为留党察看两年,上报中央没有批准。最后什么处分也没有给她。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变成一名普通工人

李素文结束隔离审查后,1978年7月12日,组织上安排她到沈阳糖果厂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四十五岁的她从中央一下子降到基层,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变成一名普通工人。从小就争强好胜的李素文又回到她原来的队伍中,工人师傅们又亲切地称她“李师傅”。李素文打心眼儿里高兴。

下放沈阳糖果厂劳动锻炼时,有人找李素文谈话说,你去了能干多少干多少,没有定额,不影响你的工资晋级。不过,性格刚强又乐观开朗的李素文并没有消沉。在糖果厂,她安于做一个普通工人,在劳动中重新寻找自己。她每天都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地干,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她有信心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赢得人们的尊重。她包的糖又快又好,经常被拿去当展样。

许多人很关心她,其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惦念她的,也有好奇的。特别是有同事外出开会在签名簿上签名时,一听说是糖果厂的,就会有人问:“李素文怎么样了?”一般人都这样回答:“她挺好的,还跟过去一样。”人们还议论,李素文这个人就是批不臭,因为她做的好事太多了。

李素文因为在工厂干得好,五年后被提拔为糖果厂副厂长,主管经营。这个任命是经过中央书记处讨论批准的。1986年3月,李素文被任命为供销公司副经理。沈阳市委还派了一位常委专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对李素文的使用安排情况。1989年,李素文到龄退休。

轻工部部长于珍在大连召开厅、局级办公室主任会时,亲自来到李素文所在房间看她,并一起用餐。席间他对轻工局领导说,素文同志是劳模干上去的,是因为路线问题才回来的。回来还干得这么好,我们党像素文这样的同志不多,党把她交给你们,你们要好好照顾她,她有什么困难你们要帮助她解决。轻工局领导连连点头。于部长走后不久,局里便下了文件,为李素文解决了房子问题。李素文在沈阳一共搬了七次家,住过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和二十平方米的简易楼房。笔者1987年到沈阳她家里采访时,她住的房子还是70年代初她到沈阳市任职时组织上给安排的普通民房,总居住面积只有二十八平方米。后来,李素文又搬了两次家,总算住上了理想的房子,新房一百一十平方米,明亮宽敞。李素文说,可以了,再大也不需要了,没必要了。

回归劳模队伍

1998年沈阳解放五十周年劳模座谈会上,李素文获得了劳模功勋纪念章一枚。后来她参加了沈阳市劳模物业公司,经常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

2006年8月7日,沈阳劳动公园劳模浮雕墙建成,墙高四米九,长二十多米,厚八十厘米,画面以高浮雕铸铜制成。巨大的浮雕墙上,刻画着十几位曾经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劳模形象,他们均为沈阳1949年至2006年的劳模和工人代表,题词是“劳动创造未来”。浮雕墙的背后则刻下了一排排沈阳各个时期全国劳模的名字,其中就有李素文。

在沈阳市所属的新民市,有一个“李素文展览馆”。展览馆以十分翔实的历史资料、栩栩如生的蜡像和珍贵的实物,生动地展现了李素文的传奇人生。

李素文退休前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沈阳视察时,先后都亲切地接见了她,对她问寒问暖,关怀备至。

前些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出差路过沈阳,也特意看了她,并邀请李素文一起叙旧,共进午餐。

不知不觉,李素文进入古稀之年。

她虽然血压、心脏都有点毛病,但是,由于她性格开朗乐观,注意锻炼,健康状况一直不错。

2001年,李素文和老伴都已退休。由于他们退得早,没赶上工资改革,她每月工资只有三百五十元,加上劳模津贴和各种补助,总共五百一十六元。老伴每月八百多元,虽不富裕,但基本生活需求也可以满足。现在,李素文的工资已经交给了社保,每月涨到一千四百八十元,沈阳市对全国劳模每月有一百二十元补助,总共加起来是一千六百元。她老伴每月有两千多元,他们看病,医疗保险还可报销一大部分,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需要。李素文说,钱这东西,没有不行,多了也没用,够吃、够喝、够穿、够看病、够打车就得了。

猜你喜欢
劳模沈阳市毛主席
沈阳市盛京小学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壮锦献给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