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松
1958年3月,“大跃进”的前夕,中共中央在成都开会酝酿讨论。会上,谈到诗歌的创作,毛泽东表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搞几个试点,每人写三五张纸,写写民歌,劳动人民不能写的,找人代写,限期十天搜集,下次开会,各省至少要搞一百多首民歌”。
作为诗坛泰斗,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歌的价值作用,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也写文章给予理论支持,并发出了“采风大军总动员”,向全国各地发出搜集新民歌的通知,“新诗歌运动”随即兴起。诗歌传单开始在全国飞舞,田间地头、车间靶场,几乎到处都在赛诗,一批新民歌作为榜样在四处流传。
王老九,陕西临潼县北王村人,出生于1894年,原名王建禄,因在家中排行第九,故名王老九。其家贫,新中国成立前一无所有。新中国成立后,翻了身的王老九创作出不少表现翻身农民幸福生活的快板诗,比如《想起毛主席》:“梦中想起毛主席,半夜三更太阳起。做活想起毛主席,周身上下增力气。走路想起毛主席,手推小车不知累。吃饭想起毛主席,蒸馍拌汤添香味……”他的这些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几年间,王老九编出三百多首赞美新生活的快板诗,他的诗还一度被选进大学中文系的教材。王老九也因此获得了“农民诗人”的称号,于1951年参加陕西省文艺创作者代表会议,1953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随着“新民歌运动”的发展,王老九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全国著名的民歌作者,甚至有了“乡乡要出一个王老九,县县要出一个郭沫若”的提法。
1960年6月1日至11日,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全国文教群英会)在北京举行,王老九参加了此会,并一直待到7月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期间,即6月14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和出席全国群英会的一些民间歌手、诗人、画家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举行座谈会,王老九当场写下一首诗,并大声朗诵(如图),抒发自己见到著名诗人郭沫若时的激动心情:“我日日夜夜想见面,我胡子盼白也见不着。今日见了老兄面,我喜得心里好像蛤蟆跳,希望兄长手托我,共同往共产主义跑……”引得郭沫若和在场观众的一片掌声和笑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此还专门拍摄了新闻简报《昆明湖畔的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