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2013-04-29 00:44贾卫华
编辑之友 2013年5期
关键词:不端保障体系诚信

贾卫华

摘要:

诚信保障体系是学术期刊有效、真实和具有实质学术意义的保證。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学术造假恶性事件的曝光和抄袭、篡改等负面新闻的激增,期刊学术性图书资源库建设中的诚信保障体系已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建设的重大制约因素,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期刊学术性 诚信保障体系 监督 数字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图书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迈入飞速发展期,基于数字和网络平台的图书期刊信息资源库得到快速发展,各类数据库资源容量迅速扩充,给国家的信息资源库和专业查询、参考等服务带来极大的便利。就我国而言,以CNKI、万方等数据库为代表的图书期刊数据库也有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和专业化体系的发展。

在大量学术性图书资源信息库中,专业期刊是最为常见的、普及的一类,其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同时学术专业和简繁程度也十分多样,逐步成为当下学术性专业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术期刊资源库的重要组成和保障体系,诚信保障体系是学术期刊有效、诚信、真实和具有实质学术意义的保证。

一、我国期刊诚信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欧美国家,专业性期刊从编辑到发表,有一套十分完善且科学的诚信保障体系,一方面对学术造假等严重破坏学术秩序的行为进行预防、监控和处理,同时也对各类专业期刊的质量和学术贡献度进行专业的评估与审核。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术期刊在诚信保障体系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依靠各类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期刊内容进行检测和分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抄袭等行为进行预防控制,但程度与涉及范围却十分有限,对于学术不端的上下游环节缺乏有效的控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 缺乏社会监督体系。期刊最终面向的是读者,受其影响和获益的人群主要也是读者,而读者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分析,可以对期刊学术内容作出应有的判断,这实际上是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基本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与体系,一方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没有举报和投诉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举报,也缺乏明确的流程性和制度性规定。

2.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在专业法律规范方面,许多国家都推行了强制性行业规范和法律制度,如日本的《反学术不端法》,英国的《学术诚信保障法》等,而目前我国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期刊诚信保障系统还没有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仅仅是一些部门和行业的规章制度或处理办法,这使得期刊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缺乏法律层面的认定和处罚措施,对于各类违规和违反诚信的行为也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成为制约我国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缺乏数字化监督管理体系。数字化技术已在包括期刊在内的数字化图书馆技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期刊中学术文献的编辑、传输、检测、排版和发表基本是数字化流程,因而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更多地与数字化技术进行结合。目前西方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在馆际互借、数字文档版权保护机制中采用了大量数字监管技术,涵盖了加密、防盗拷、隐藏式logo等多个方面,这对于期刊文献的诚信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期刊文献中的数字保护措施还显得十分不足,文档很容易被下载、抄袭,各类大型学术数据库的专业资源在防止外部入侵以及用户越权使用等方面也显得能力不足。

4. 缺乏联动体系。对于学术期刊诚信保障体系而言,作者→期刊→读者→管理部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各方因素的联动,同时当出现诚信违规行为时,也需要进行快速的追责与定责,并制订相关处罚措施,这都需要一个高效的联动体系,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却还未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动体系,这使得诚信保障体系的涉及面十分有限,且不能对上下游进行追索。

二、国内外应用和经验借鉴

在期刊学术诚信保障系统建设方面,国内外有许多比较成熟的体系可以提供大量借鉴和经验性参考。

1. 国际学术版权保障体系(IFLA)。国际学术版权保障体系是最早形成的一个针对学术期刊诚信系统的保障体系,它对于学术不端、抄袭、篡改等诚信违规行为作出了明确定义,同时对如何保护期刊学术文献版权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形成了以《数字环境下IFLA之版权管理》和《学术文献查阅利用许可原则》为代表的诚信保障体系,在IFLA中,关于期刊文献诚信保障体系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对于期刊文献的查询需要进行申请,普通查询结果只能看到文献的部分非核心内容。(2)将期刊文献按照数学贡献值以及刊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保护层次,不同级别的文献其申请难度和使用范围各不相同。需要指出的是,IFLA并不是限制读者对期刊文献的查询和利用,相反是十分开放的,只是需要在查询申请中注明查询目的和使用范围。(3)采用实名认证制度,要求进入专业期刊查询文献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和认证。(4)电子文献统一采用不可编辑格式或处理技术,也就是说常见的word、wps等纯文字可编辑格式在IFLA体系中是被禁止的,用户可以查询利用的仅仅是锁定PDF等不可编辑格式。

IFLA体系对于版权保护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将第三人针对文献的操作限定在查询和参考这一范围,同时实名认证制度对于文献的诚信保障也有积极的推进意义,因而IFLA在欧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欧盟成立之后,基于IFLA体系的欧洲联盟学术期刊联合数据库得到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现代科技和学术发展的高学术质量文献,同时也较好地扼制了学术造假事件在近年来的发展。

2.美国国会图书馆管理体系(USCL)。美国国会图书馆管理体系是在全美通用的学术文献管理体系,它是在IFLA体系的基本框架之上建立起来的。USCL同样要求对文献的查询需经过申请,同时还制订了专门的查询与版权承诺书,对于部分文献还需收费。USCL体系针对期刊学术文献诚信保障的主要规定如下:(1)专业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由全美图书信息文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且具有唯一性。在美国,学术期刊文献是不能随便出现在普通网站的,以论文和期刊文献为主要载体的网站在美国需要经过严格审核与备案,且最终只能通过镜像等模式与数据库连接,也就是说,即使是非美国国家期刊文献网站,其他可查询网站也必须进行官方网站的登录,否则网站即被定义为非法网站。(2)注册登录制度。USCL的注册同样采用实名制,可以是个人或者单位、组织的实名注册,全美所有可查询期刊学术文献的网站都必须通过全美图书信息文献管理中心进入,其他网站只能是镜像或链接代理,与IFLA体系相比,USCL的规定更加严格和深入,将学术类文献数据库全部收归国有。(3)数字保护技术USCL中对于期刊学术文献有十分先进的数字保护技术,用户通过申请获得文献之后,将不能进行文字操作,也无法进行复制。此外,任何诚信违规行为都会留下数字操作痕迹,通过数字水印和时间戳等技术,USCL对数据库中的所有期刊文献都具有可追索性。

3. 法律保障体系。在欧美和日韩等国,为了提升本国学术期刊的含金量和学术研究价值,对于违反诚信系统的行为,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2]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的同时,将违反学术期刊文献诚信管理的行为上升到法律高度进行处罚,并在国家图书信息资源库备案,直接影响个人和单位的学术贡献度,这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具有极大的震慑力。

4. 我国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国外的诚信保障体系主要集中在主动保障,即对文献版权的保护以及对查询阅读过程中的保护,对于新文献的检测和不端行为,也主要是通过数据库的数字操作痕迹进行追索。而对于被动的检测系统,我国在这一方面却发展较快,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西方国家。简单来说,一篇学术文献是否抄袭,西方国家主要通过事前的主动防御与事中的主动控制进行,而我国则更关注于成品文献的检测,以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献检测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通過指纹式数据库对比、动态数据库扫描等技术提取文献的关键信息与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最终判断文献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3]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的信息量不断增大,检测的精密性不断上升,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期刊文献数据库主要有CNKI、万方、网络文献总库等,对于期刊文献的诚信检测具有积极作用。

三、我国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

对于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而言,我国的事后检测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若与西方国家的经验与体系相结合,可以取得明显的进步。我国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建立并完善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诚信保障体系的基础。首先,我国应加快《学术文献管理法》的制定与推行,对期刊文献诚信保障进行法律层面的定义,“对侵犯诚信要求的行为确立认定标准,同时明确包括罚金、赔偿金、致歉等”。[4]此外,应建立并完善社会监管体系,对于读者发现的抄袭等行为,可在网站或相关部门投诉,随即调查和分析,若确属学术不端,便启动处罚体系。

2. 建立期刊文献统一管理模式。在这方面,应该参考美国的模式,将学术文献的管理权收归国有或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统一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可对所有的文献进行编号和加密处理,对文献的查询和下载需要进行登记与申请,这十分有利于数字化保护技术的推广和对第三人操作范围的限定。对于登记申请制度,可以参考BLDSC的划分模式。(1)普通文献。适用于DBV-OSI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一般通过申请即可查阅。(2)专业期刊文献。适用于SVBITO系统,必须在申请时注明用途,并签署诚信保障与版权保护申明,对文献进行加密和防盗处理,不能进行编辑操作。(3)核心类期刊文献。适用于Jason系统,在申请时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同时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通过统一的管理,可建立起作者→期刊→读者→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体系,一旦发生违反诚信的行为,即可启动追索制度,对伪造、抄袭的作者进行处罚,期刊做降级或限制出版制裁,类似的模式在欧美地区执行效果良好。

就目前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而言,期刊学术文献的追索与管理模式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将传统的分布式搜索技术与移动 Agent 技术集成,静态 Agent负责接收移动Agent送来的查询请求,执行图书馆的查询操作,并将查询结果交给相应的移动 Agent。被派往远程图书馆服务器端的移动 Agent成功地发送查询结果后,自行销毁 ,但这一流程却以数据形式存档,便于以后查询与追索。

3. 逐步实现实名认证制度。在期刊学术文献领域,实名认证可以大大提升文献诚信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在这一方面,我国应以统一的学术期刊文献管理模式为基础,加快推进专业学术期刊文献用户的实名认证制度,以“申请→获取”的模式对期刊文献进行相应权限的操作。实名认证制度,可实现对违反诚信的行为实行有效监控,同时与数字签名、时间戳等技术相配合,可有效防止对文献的复制或删改。

4. 加强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文献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我国期刊文献诚信保障体系中十分值得推广的经验,我国应加强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首先,将各类数据库整合汇总,加快构建国家级的学术文献总库,为检测技术提供更加丰富的比对数据库,同时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使得在重复率、抄袭控制等传统项目之上,再进一步发展智能比对,对“言而无物,改编创作”等学术文献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以提升学术期刊文献的综合实力与学术贡献度。综观全球的专业学术领域,每年都有大量具有重要科研和学术意义的文献发表,而我国少有蜚声国际的学术期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魏大威.现代数字图书馆系统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王润洁.国外学术不诚信问题的应对与惩治[J].河南教育,2009(9):67-69.

[3] 李晓敏.从学术道德失范论中国学术伦理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9-05.

[4] 胡朝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使用与建议[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4):33-36.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不端保障体系诚信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