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凤
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探究事物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对事物喜欢的倾向性,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活动。兴趣使人们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优先注意的倾向,并反映在行动上探究这一事物。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力量,不仅可以使学生渴望知识,而且能产生一种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将促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激情,直到取得成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学习兴趣对每一个人来说,并非天生具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运用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丰富多彩,不论怎样导入,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新知识的学习上,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例如:在讲“浮力”这一概念时,采用故事和实验导入法。首先我讲了一个“死海不死”的故事,让学生感到惊奇、兴奋,然后我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雪碧瓶底去掉,倒置,用乒乓球堵住瓶口,然后向里面注水,这时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球没有浮出来?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于是我再次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让球浮起来吗?这时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了,热烈讨论起来。有的说“用手动一下乒乓球”,有的说“将瓶口插入另一杯水”,等等。这样就把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地引出浮力的概念。
二、营造情感氛围,诱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信任和尊重学生,要用真实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铺垫渲染,以声传情,以情激情,共建和谐的情感氛围。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我给学生介绍了“伽利略佯谬”(即伽利略运用巧妙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是错误),以及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这样既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情景,一举“趣”“境”两得。
三、精心设计提问,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秘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方法有:(1)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这样提问学生易懂,感觉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容易激起。(2)浅处深问,静中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出于无疑的境地,若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则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思维,排除疑点,深化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3)故设障碍,诱导思维。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产生了学习兴趣。(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要分步才能解答清楚,因此,提问时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高中所学的“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不好理解的,在提出这一问题时,可把问题分解,提出若干小问题:(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外力?(2)两球相碰时其相互作用力是内力还是外力?(3)在两球碰撞时,两球组成的系统是否受外力?若受外力,外力在什么方向上?(4)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如此层层提问,让学生回答,最后进行联系、归纳、总结,就一定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且学生理解较深刻。总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四、利用实验、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尽可能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例如,在讲《力的合成》时,学生对“1+1并不一定等于2”很难理解,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让两个学生拉一条中间挂有一块砖头的绳子,当两个人用尽全力绳子也没有被拉直时,全班同学都笑了。在这愉悦的笑声中,同学们都明白了“1+1并不一定等于2”的道理。然后让学生通过用弹簧秤做定量实验,得出共点力的合成遵从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结论。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演示高中物理双缝干涉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学生对单缝和双缝在干涉条纹形成中所其作用印象不深,若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模拟该实验,则学生在荧光屏上看到七色条纹是由单缝射入并经双缝分成两束相干光源相互干涉而产生的。由于各色光的波长不同,相邻各色亮条纹之间的宽度也不同,因此除中央是白光外,两边出现彩色条纹,且紫光在内,红光在外,整个过程都展现在学生的视野内。可见,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弥补常规演示实验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脑、眼、耳等器官并用,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态思维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运用活化训练,巩固学习兴趣
训练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对物理保持长久稳定的兴趣,必须紧扣训练这条线,努力探索训练的新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常用的方法有:(1)引导自主命题。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组织学生自主命题,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学生学过的知识可以在命题设计中得到综合应用。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2)加强变式训练。这里讲的变式训练主要是通过对某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如知道、理解、应用等能力。在教学中,可依据教材内容,确定知识和能力的不同层次,做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通过具体技能、技巧的变式训练,使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在相应的变式训练中得到落实。(3)联系现实热点,通过命题、解题将物理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超导磁悬浮列车这一高科技成果,与电磁学知识密切相关,我国上海已进入运行阶段,可以结合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知识进行命题,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缩短高科技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距离,从高不可攀变为伸手可及。这样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又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坚定探索科学奥秘,献身科学的信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体会到物理原来有这么大的用途。
六、开展第二课堂,发展学习兴趣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小组活动,发展学生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乐趣,品味成功的喜悦,很好地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物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