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华时报》记者,到《公益周刊》主编,再到现在盖茨基金会的媒体顾问,郭鲲完成了从走近公益到成为一个公益人的“三级跳”。
郭鲲最早接触公益是在2004年,当时有个乙肝病人网络互助社区,他们通过自发组织帮助乙肝病人和携带者进行医疗救助、反对歧视、生活互助。郭鲲说:“和他们混在一起,年轻和热血被激发出来,开始写一些反对乙肝歧视的报道,也开始接触国内的NGO。”
2010年去香港学习,让郭鲲的思想受到冲击和转变。利用与公募基金会合作的便利,设计出能让普通人快乐参与的募款方式和公益活动,成了郭鲲理想化的模式。
2012年2月,结缘盖茨基金会,郭鲲又有了另外一个看问题的视角。盖茨来中国谈起降低儿童出生死亡率的问题,描绘了更大的一个图景。郭鲲发现,他们在解决国家内部问题的同时,很愿意去试图关注和解决全人类的问题。
郭鲲说:“其实这个目标并不难理解,简单说就是通过全球人的努力为最贫困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国人更多的还是局限于自身。”
在郭鲲眼中,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也曾得益于很多国际组织的扶持援助。越来越多的国际公益组织撤出中国其实是一种信号,中国的公益领域也该站在更高的国际视野,去帮助其他更多需要帮助的国家。
2月17日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50周年纪念日。150年以来,该组织向全球数百万人提供了救援,并改善了无数饱受武装冲突侵害的人们的生活。
1863年2月17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和其他四名瑞士公民在日内瓦创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更名为现在的名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组织之一,拥有近1.3万名工作人员,在92个国家援助因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而深受苦难的人们。在当今的地区性冲突中,如叙利亚、马里等地发生的武装冲突中,都可以找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派出的人道主义救援者的身影。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50周年之际,该组织主席彼得·毛雷尔在一份公告中表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现在更需要坚持其在人道活动的中立性、公正性和独立性原则,同时寻求更好的方式,服务于处在危难之中的人们。
彼得·毛雷尔还强调,当前人道援助开展工作的环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使用新武器和新科技,武装团体数量激增,难以接触到需要援助的人群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需要不断适应新型武装冲突给人道主义活动带来的诸多挑战。
据环保部介绍,我国74个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春节期间(2月9日至15日)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54.7%,超标天数占比45.3%。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环保部称,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共同导致春节空气质量下降。
除夕夜22时至次日2时,天津、石家庄、上海的PM2.5平均浓度较高,分别达到每立方米577微克、527微克和311微克,同时段北京的PM2.5浓度为267微克。
香港一环保团体自2月17日至3月2日在全港36个地点设置收集箱回收“利是封”(红包),收回并整理后将派发给市民再度使用。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表示,以香港每户家庭平均使用90个利是封,推算港人每年使用1.8亿个全新利是封,相当于砍伐9000棵树木,造成很大浪费。绿领行动2010年开始推出“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动”,三年来累积收集了129万个利是封,相等于少砍伐66棵树及减少1.7万公斤碳排放。该团体称,2012年回收90万个利是封,比前年多出2.5倍,说明港人回收意识加强。
法国国民议会(法国下议院)2月12日投票通过了允许同性恋结婚及收养子女的法案。国民议会全部577名议员中,568人参加了当天下午的投票。法案最终以329票赞成、229票反对、1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获得通过。
该法案文本的诞生,经历了左右派议员十天共24场激烈辩论。这一文本也成为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讨论时间最长的法案之一。根据法国法律规定,这项法案将于4月2日交由参议院投票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