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于自己

2013-04-29 00:44陈唯弘
南都周刊 2013年50期
关键词:家乐侯孝贤家庭

陈唯弘

当今年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落在《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现场的记者几乎都发出了惊讶的“啊?”—这是新加坡年轻导演陈哲艺的处女长片,却从王家卫《一代宗师》、蔡明亮《郊游》、贾樟柯《天注定》等前辈作品里突围出来。

它朴素、温暖、细致,感觉像在织一条有些花纹的围巾,针针相扣,时而有不唐突不夸张的小幽默跳跃出来,随即又踏踏实实地叙事去了,作品的背景尽管是在危机四伏的1997亚洲金融危机,却温情脉脉,甚至可以说是小清新。

故事围绕一个普通新加坡家庭展开。爸爸为了饭碗疲于奔命,妈妈怀着身孕还要工作,偏偏儿子家乐调皮,常被老师训话,这个家庭不得不请来菲佣Terry帮忙。Terry因为工作离开家乡年幼的小孩,家乐的母爱也常缺席,理所当然地,家乐和Terry的关系从紧张到亲密,甚至后来Terry快要置换掉家乐妈妈的母亲角色,让家乐妈妈有醋意。因为经济不景气,父亲失业,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不得不辞退Terry,故事就此结束。

移民、家庭关系、社会危机、信仰乃至因邻居跳楼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都是本片触及的议题。电影也恰到好处地关注了女佣本身,比如Terry手上的伤痕、电话中透露的的家庭困境,反映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问题。 对于经济危机时代无孔不入的金钱至上,导演用家乐的行为回击:当同学说“你以为Terry真的爱你吗,她爱的是钱”的时候,家乐和他打了一架。实际上,Terry也经得起诱惑,并没有为了钱被怂恿,做出格的事情。

拿下金马奖,导演曾表达过自己受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影响,感谢了侯孝贤和杨德昌,自然,有人将《爸妈不在家》和侯、杨的作品进行类比。的确它有侯孝贤电影中的本土味,取材也和接近台湾新浪潮电影偏爱的社会议题;它的家庭结构甚至社会背景设置和杨德昌的《一一》都有那么些类似。这样的类比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但可能会让习惯了快节奏和娱乐心态的观众误以为是温吞闷片。

其实家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多动调皮得不行,自然会有好笑的桥段,电影也被他带得活泼起来。影片不像台湾前辈们喜用长镜头,它的节奏适中。导演也为其他人物精心安置了小趣味,笑点和温情并存,对细节关注,但没有被细节缠住。

得益于质朴的镜头,片中的几个不算长的空镜头已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窗户下,风吹起报纸,报纸上的乐透消息被家乐剪掉了,空荡的方块透着光。当主人公情绪爆发,微微晃动的镜头,嘈杂的同期声,已足够将充沛的情绪传递给观众。

和《一一》一样,片中人物也有些要隐瞒的事情,不同的是《一一》里藏起的多是自己不便告人的一面,而本片里隐瞒的动机往往是庇护他人,比如Terry并没有在家乐妈妈面前揭发家乐捉弄了自己;妈妈知道Terry偷用自己的化妆品也不戳穿;爸爸失业瞒着家人,出发点多半是不想让家人担心,或是男子气概硬撑而已。影片的基调充满善意,偏见和误会很快烟消云散,也就比《一一》少了些许沉重而丰厚的味道。

导演的童年也有过菲佣陪伴成长的经历,所幸没有用力过猛。全片铺垫到位,线索不生硬,就算观众猜测到后来发生的事情,也会被导演释放出的情感再次带入戏中。家乐做的最后一件熊事是在送走Terry时突然剪下她的一缕头发做纪念,妈妈觉得惊诧,而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的观众则像有了通关密码,随家乐进入了情感的爆发点。导演没有掉入煽情的窠臼,观众只感到,家乐成长了。Terry这个“外人”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家乐沉迷于对乐透大奖的研究,却没有在留下Terry一事上发挥功效,就像父亲买股票赌一赌却血本无归。钱乃身外之物,还好最好的感情一直在。当家乐爸爸终于向妻子坦白失业,妻子答“我也只是在等你说出来”。有趣的是,妈妈因为迷茫加入过一个类似洗脑的课程,尽管后来剧情交待这个课程是骗局,“导师”反复说“希望在于自己”,却是真理—在最低谷处,希望不在于钱,或运气,而在于内心的爱与善意。

猜你喜欢
家乐侯孝贤家庭
深圳市家乐威顿家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家乐威顿家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家乐威顿家具有限公司
Removal of GaN film over AlGaN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BCl3/Ar atomic layer etch
家庭“煮”夫
“宿主”与“蛔虫”
侯孝贤影像中的帮派江湖
恋练有词
22年了,她才是侯孝贤背后的女人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