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一连串消息接踵而至:12月16日起,光大银行调整IC借记卡工本费收费标准;从2014年起,兴业银行将对IC借记卡开卡和换卡收取每张20元的工本费;2014年4月起,招商银行将对部分地区日均资产不足5万元的金卡客户收取每卡每月10元的账户管理费……中国目前的银行卡收费,规模在千亿元以上,关系你我。
尽管这么多年来,银行卡的收费项目就一直是增多的趋势,不过今年这个势头尤其明显。在各大银行的财报中,有一项叫作“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卡费包含其中。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这一项收入加起来有4118.3亿元,同比增长了25.67%。
当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不只是卡费这么简单。但是,卡费在里面占比不小。2011年,银行卡收入只占手续及佣金项目的16.97%。据此保守推算,在今年的前三季度,银行卡业务为全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收入总额在千亿元以上。信用卡的年费、利息收入、转账、小额账户管理等等费用足以支撑疯涨的中间业务。
可能很多人有一个体会是,今年,银行办信用卡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肆送东西,反而变得吝啬了。对此,业内人士的解释是,前几年银行是在整体地布局开发市场,如今是享受“收成”的时候。
在以前,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是躺着就把钱赚了,只要吃“利息差”就赚得钵满盆满。所谓的“利息差”简单说,就是指银行以一个高利率放贷,而放贷的钱大部分是以低利率吸入的存款,这之间的差就是银行赚到的利息收入。银行业一度有接近八成的收入都靠着它来支撑。然而,不少人都把2013年作为一个分水岭,认为这种躺着赚钱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目前,各大主要商业银行的赚钱主力——利息收入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态势,直接影响业绩。
既然如此,银行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就在喊着要学外国的银行那样增加“中间收入”。把免费的变成收费的,把收1块的变成收2块的。
说到收取这些琳琅满目的卡费时,银行总会提到和国际接轨。的确,减少利息收入是大势所趋,可是增非利息收入的经营方针却不代表巧立名目地收费。以经常被提及的德国银行业为例,尽管非利息收入的比重远超过利息收入,不过人家的普通服务收费并不高,也没有多少名目,还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群体免除一定费用,靠的是非常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赚钱。而许多的中国大陆银行卡业务恰恰谈不上什么服务素质。
@南都周刊:为什么说银行卡收费,最后受损最大的恰恰是资产不多的普通百姓?
@腾讯今日话题:那些低服务水平的收费项目就像蚂蚁一样,一口一口啃食最多的恰恰是社会上资产最少的那些人。咬一口不多,大家没这个成本去计较,可日积月累就不少了。
其实,越是富裕,人的投资渠道就越多,不一定通过银行,而且许多银行为了拉大客,也对贵宾客户提供了包括手续费优惠在内的各种“大餐”。可是收入不多的普通人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越来越猛的银行业务收费对他们伤害最大,可他们不可能不接受现代金融服务。比如银行收小额账户管理费的由头,是管理那么多账户银行需要成本。可是有时候那么多张银行卡恰恰是不得不要,比如交气费是A银行的卡,交电费是B银行的卡,在某大医院看病是C银行的卡,发工资是D银行的卡……而这当然和银行吸引客户办卡的策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