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其 尹爱华 彭一君
摘要:校长执行力是指校长在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或本校既定政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从而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校长执行力的内涵包含执行主体、执行客体以及执行程序等。提升校长执行力需要打造过硬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完善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并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关键词:校长执行力;校长执行力内涵;提升执行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04-02
执行力是指团体或个体贯彻执行上级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或任务的能力。执行力分为团体执行力和个体执行力。
一、执行力的基本要素
执行力的基本要素有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程序等。执行主体主要是指既定的团体(如政府、军队、企业、事业单位含学校、各类协会等)或个体(如政府公务员、军队官兵、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校长教师等),耳熟能详的“政府执行力、企业执行力、军队执行力”等包涵的各级政府、企业员工、军队官兵等即是执行主体。执行客体主要是指上级制定的各类方略、规划计划等,它是测量执行力的核心因素。而执行程序则是指何时执行、怎么执行、如何评价等,它是测量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执行主体对客体的执行程度是迥然而异的。政府的服务性功能要求执行主体(本级公务员或下级政府)在执行上级指示过程中规范有序,企业的逐利性会鼓励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协会的公益性和松散性难以要求执行主体具有多高的执行力。当然,校长执行力由于其主客体的特殊性也赋予了校长执行力不同的内涵。
二、校长执行力内涵研究
校长执行力是指校长在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或本校既定政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从而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
1.校长执行力的执行主体。校长执行力的主体既可以理解为个体也可以理解为团体。就个体而言执行主体是学校校长本人,而从团体角度看则包含校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和员工队伍。校长执行力的执行主体相对其他执行主体有许多特性,比如管理者属性、执行者属性、学者属性。执行力既反映了组织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首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校长就是这个特殊社会的管理者,它必须为这个社会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即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学科发展规划、师资发展规划等,筹集并利用相关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从而确保学校安全有序地运行。此时,校长执行力更多地体现在校长本身的管理能力上。其次,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依法设立并由举办者确定其管理体制,同时还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等义务,这实际上也是法律赋予校长的义务,校长必须无条件执行。此时,校长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执行能力上。第三,校长尤其是职业学校校长一般都应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职称和较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们既要研究国家的教育规律又要研究学校的办学规律,同时还需要研究自身的专业,他们必须要在管理领域成为教育家,还要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学者如云的学校立足。此时的校长执行力应该体现在学术造诣上。另外,从团体角度看,校长是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以及整个干部队伍的领头羊。学校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的组成结构、组织分工、运行机制等是否科学合理也是衡量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总之,校长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校长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制度、体系、学校文化等规范及引导部属的行为。校长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校长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2.校长执行力的客体。校长执行力的客体即学校出台的各类政策方略、规章制度等。校长执行力的客体一般必须具备如下特性:①正确性。学校必须要有符合各自学校特点的目标、长短期规划计划和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计划、目标首先必须是正确的,是符合学校共同利益的。不正确的方向,朝令夕改的指令,损害或盘剥学校群体利益的措施,都会引来学校教职员工的反感、抵触。要确定正确的方针、目标,需要综合组织各方面的信息,集思广益,民主集中,作好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职员工清楚学校的目标,并愿意为此目标自觉学习和提高执行力做出努力。②公正性。公正性是执行力客体的生命。学校的政策方略、规章制度特别是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如职称晋升、各类奖励、成果申报、考核评定等必须公正透明,如果此类政策存在暗箱操作,将会打击绝大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执行力。建设项目必须具有公正透明的遴选机制和评估条件,要兼顾各级各类学校的情况遴选出同类学校中最优、不同类学校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从而保证校长执行力。③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执行力客体是否落到实处的保证。学校或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的任何一项政策方略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要有一套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即一系列与之相联系的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作保证。
3.校长执行力的执行程序。校长执行力的执行程序是指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利用资源、采取何种方法措施督促部门或教职员工去完成自己或班子的决策。要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必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权利、义务,形成执行网络,同时明确执行者的执行时序,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要使得校长执行力的执行程序规范有序,首先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形成逐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其次要明确组织机构中每个个体的具体职责,建立奖惩机制,让每个个体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最佳或最差结果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执行程序,即活动的逻辑顺序(Program)、做什么(What)、谁做(Who)、什么时间做(When)、在何处实施(Where)、具体实施办法(How)、所采用的材料、设备、引用的文件、如何进行控制、应保留的记录、例外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等。校长执行力除了要求部属具有坚强的执行力之外,并不排除创新。因为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无论是执行主体、客体还是执行程序均会发生相应变化,要确保执行力的有效性就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三、提升校长执行力的基本措施
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学校能否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一所学校,再好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提升校长执行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一般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打造过硬的领导班子团队。一是树立领导班子的魅力。学校领导班子首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养,班子成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必须科学合理。作为学校领导一般来说均需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以及副高以上职称,才能确保班子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水平。其次班子要以敏锐的洞察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踏实的工作态度来影响教职员工,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二是明确工作目标。领导班子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学校发展目标,让教职员工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确定学校急需和优先建设、发展的项目,并将学校高层决策细化为便于各部门执行的子目和执行方案,从而提高执行质量。三是注重管理细节。学校领导要深入每个系部和行政处室部门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学校领导只有自觉将自身融入执行的实际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下属的执行情况。
2.打造过硬的中层管理团队。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管理团队的整体表现,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团队执行力的打造。一是要做到任人唯贤。把正派公道、勤政廉洁、事业心强、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提拔到学校的中层管理岗位上来。二是明确中层干部各自的“责、权、利”,管理中不推诿也不越位,加强沟通合作来提高执行力。三是加强团队意识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团队执行力。另外,对涉及学校生存发展大计的事项,一旦确定执行则应集中精英力量全力以赴去完成。
3.完善管理工作的执行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要制定完善“党政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执行实现有序管理,提升管理人员执行力。二是建立系统的督查机制。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直接负责领导的督导室,配备专职的、强有力的督查人员,制定督导计划,分阶段督查各部门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教职员工切实完成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三是建立严密的考核机制。学校应结合各项改革建立严密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分级指标及其分值和权重比例,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奖罚挂钩。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执行力的提升。学校应凝炼“校训、系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等核心文化,将执行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来升华学校精神。
企业界有句名言就是“老板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反映了现代企业用人的起码要求,即下属要有坚强的执行力。这句话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学校,但坚强的执行力对学校就象执行力对于军队、企业一样重要。学校在决策前征求意见时,允许教职员工畅所欲言,但是一旦明确要求执行的时候坚决执行才能真正体现校长执行力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田智.外国大学校长执行力经验研究与借鉴[J].大理学院学报,2011,(9).
[2]赵卫勇.执行力建设:学校优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09,(13).
[3]涂礼雄.试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杨遐.学校管理执行力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科研选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研究”
作者简介:陆春其,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教授;彭一君,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