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3-04-29 13:48吴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摘要: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其专业建设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地方院校开办该专业时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的建设质量,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据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限于每个地方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如何将以上对策与自己学校的地域特色、学校定位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还值得我们去继续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90-02

对外汉语专业是为适应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学习汉语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和师范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2008年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有138所,其中大多数院校都是地方性院校。地方院校在开办该专业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的建设质量,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其突出问题如下:

一、培养目标无法落到实处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外汉语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但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上述目标。因为从人才培养方案就可以看出,现在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把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狭义地定位成对外汉语教学,成了简单地培养对外汉语老师的目标,而对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则没有涉及。

二、课程设置顾此失彼

首先,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应该涉及到汉语言文学、外语、教育学、中外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甚至包括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但在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是现在大力推崇精简课时,提倡素质教育,所以很难把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其次,汉语语言类课程、文学文化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分配问题。因为无论压缩哪一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都会影响并制约到学生的专业水平。第三,汉语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的比例分配问题。现在,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很高,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增加外语类课程的学时,这样一来,汉语类课程的学时就受到限制,二者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很容易顾此失彼。事实上,针对当前就业、考研等压力,英语课程的比重不断增加。相应地其他课程就被不断压缩。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了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不再专业。最后,如何协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能真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比例很小,这就需要我们扩大就业途径。但学生各种就业技能必须通过一定课程的训练才能形成,这也给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困难。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应包括课堂子系统、校园子系统、基地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等。立体化、多层面的教学实践体系可以使实践环节多样化、系统化。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如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样才能亲自体验和感受跨文化教学与普通教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大多数地方院校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无法建立相对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另外,对外汉语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很多地方院校没有开办留学生教育,这样就不能更好地给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有部分地方院校的对外汉语本科生,没有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所以很难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教学队伍亟待发展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高水准的专业课程要靠高水准的教师才能开出。因此,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始终是教学建设工作的基础。由于很多地方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都是新开设的,所以教师队伍普遍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经验不足,理论不够。更严重的是学校在观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除了依靠教师自己平时的学习与研究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交流,可是,目前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这种交流,具体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因为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上级财政拨款有限,又由于学校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在专业建设经费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限制了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既严峻又迫切。如何制定出切实有效可行、完全适用于地方院校的对策与意见,应该是我们目前真正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第一,盲目跟风想培养“通才”和“全才”,或者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创新人才,目的是好的,但显然是不现实的。结果往往是专业课和其他技能课都没有学好,导致培养目标无法实现,课程设置顾此失彼。第二,在客观上受经济因素的限制。由于地方院校经费有限,要想在国外建立实习基地,困难很大。依然是受经济的掣肘,教师缺乏深造和交流的机会。抓住这两点根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症下药:第一,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培养目标,比如说,师范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单纯地定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取消“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这一高而大的培养目标。这样一来,一些不相关的课程也就相应取消了,专业课课时相应增加了,也就不会出现由于课时不够而课程设置方面顾此失彼的情况了。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完全能够胜任对外汉语老师这一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也就落到了实处。第二,加强与地方和社会的联系,树立开放办学的意识。可以依托地方政府外事处或旅游局、外企等和对外有关的部门,如为企事业提供中外文化交流服务,与咸阳市内单位联合攻关等。具体来说可以为周边的部分旅游景区(点)提供针对外国游客的咨询服务,或者邀请外事办、旅游局以及一些外企的负责人来学校和学生座谈,或以开设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涉外能力。还可联系开办留学生教育的学校,进行互惠互利的交流。对于开设留学生教育的学校,可以和他们联系让学生不只是实习,平常也可以一对一的免费帮助他们辅导留学生。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又可以锻炼培养我们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举两得,还不需要任何经费。对于教师队伍的发展,无法在经济上予以保障,但可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例如优先鼓励教师考博,优先支持他们通过国家汉办选拨出国任教的形式,去国外进行深造和交流等。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地方师范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存在的相关问题作了以上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限于每个地方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如何将以上对策与自己学校的地域特色、学校定位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还值得我们去继续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2006.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2005.

[3]程裕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吴莉(1978-),女,陕西延安人,咸阳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对外汉语和旅游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谈基于HSK5级考试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