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我字斟句酌地精心评改,可学生只是看一眼就不管了,真伤心啊。”不止一位老师发出类似感慨。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挖空心思地把评语尽量写多一些,以便体现对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但每次呕心沥血,学生却毫不领情,作文本发下去,只是扫一眼评语、看一下等级,就丢在一边,根本不看具体内容。这样不仅无法提高作文水平,达不到讲评的目的,还会出现“怕”作文的现象。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法,使作文讲评真正实现“评是为了促进”的目标呢?
一、明晰目的,引导学生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批改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作科学的分析和归纳。通过讲评,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为什么好、为什么错,怎样改进、如何提高,从而更切实地掌握作文知识,更高效地提高作文水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之矣。”学生既要自己写好作文,又要用心理解评改内容才会有所得。为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讲评,从评中获取真知,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二、注重方法,让学生参与讲评
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或流畅淋漓、或绞尽脑汁,每一篇习作都是学生脑力劳作而成的珠宝,对学生来讲,自己的作文是极其珍贵的,他们渴望得到关注与赏识,更希望从他人的评价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因此,可采用开放式的作文讲评方式,让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分享作文,共同评改、共同进步。
1.教师初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知识积累所限,学生对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不一定能认识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做初步的评改。在教学中,我采用浏览方式,或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或分析作文的得与失,或推敲有疑义的词和句,但不是简单地灌输结论,而是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味、审视得失、推敲结果。
2.学生互评。学生由于年龄相近,思想上易于沟通,他们之间更能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矛盾与隔阂。同时,在交流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用同学文章中好的句子、构思、题材等精华型的东西,以他人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用词不当的事例提醒自己,从而学会鉴赏与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因此,教学中,我常采用加减分的方法激励学生参与互评:教师将作文本发给学生,人手一本他人的作文,并同时出示学生互评的具体方法。即:一个好词加2分,一个好句加5分,一个好段加10分……一个错字扣1分,语句不通扣3分,书写不认真扣5分,内容不具体扣10分……对照以上标准,学生交换批阅作文,并在老师的初评分上继续加减分,最后所得分就是该生此次作文的分数。
3.自改自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好的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只有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才能使构思更加严谨、语言更加准确、文章更加完美。”因此,每当学生将作文互评完以后,我总会安排学生及时进行自评自改,在别人批改的基础上,根据指出的问题对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润色,反思别人提出的意见,探讨不同的见地,以取得最好的评改效果。
4.集体交流。学生作文自评自改完以后,不是不闻不问,而是进行集体讲评。毕竟受知识积累、阅历限制,学生的鉴赏评改能力有限,评语也非一语中的,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和学生一起评价。对批得细的、观点正确的当众加以肯定、表扬;批得不准确、不认真的要用语委婉地予以提醒;对作文中自认为精彩的句子或片段,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既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又让其他学生在学习点评中值得借鉴的好的方面。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改变
1.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喜欢表扬。因此,我尤其注重讲评的评价,如对学生在准备阶段、作前构思、讨论中的表现给予口头评价。对习作进行书面评价时,分别根据其初作阶段的表现打“初评分”,根据其修改阶段的表现打“修改分”,再根据其再创阶段的表现打“再创分”,使学生“劳有所得”、教师“评有所依”。
2.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着“法”地激励学生,并根据小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运用一些符号、图形等进行直观、形象的具体评价。如:学生习作写得很好,就画上个大拇指,表示赞赏;学生作文进步了,就画上一个红花,表示鼓励……
3.评价方式广泛化。过去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是语文教师,老师的反馈信息也只给习作者本人。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尽量让评价变得丰富起来,把学生习作的读者范围由语文老师向其他老师、同学、家长、亲戚、朋友扩大,如在班上开辟作文园地、定期进行佳作评选、举办习作展览,邀请校领导、老师、家长、同学等观看,并现场评论,鼓励学生将习作寄给亲戚、朋友、老师,请对方评一评等。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既可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作文批改速度,又可增加学生练习作文的次数,既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使他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当家做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