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的“老三”史

2013-04-29 00:44:03陈宏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三山老三中庸

陈宏

福州城曾被称为“三山”,福州人喜欢说“三”,传统风俗里更是用到大量的“三”。自古以来,福州这座城市,似乎与“三”这个数字就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究竟“三”之于福州城与福州人,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在福州话中,因为“三”和“生”谐音。生财有道,生子添丁,

生活如意……都是从“生”衍发的,所以“三”便成为大吉大利的好数字。

福州历史上又曾被称为“三山”。它始名于宋代,当时福州太守梁克家,撰写了福州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就取名为《三山志》。这是因为福州当时城里北有越王山(屏山),东有九仙山(于山),西有乌石山(乌山),三山鼎立而得名。

不知道是否因为有着这样的典故,“三”在福州人的心目中才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亦或是福州人自古对“三”有着特别的情节,所以才有了“三山”的说法。但如今众所周知的是,在福州民间风俗里,福州人尤其喜欢说“三”、用“三”。

在福州,结婚的礼金,过去讲究三百三十三、三千三百三十三,后来随着收入上涨、物价腾贵,就成了三万三甚至更多,但不论如何,尾数至少要有“三”;结婚的礼品,肉面也好,喜糖也好,也要取“三”字数;婚礼上“伴房”喝彩,也要取三遍,包括“连中三元”、“连生贵子”、“连年发财”等;闹洞房催新娘表演,也叫“一二三”。福州人祝寿送物,包括寿桃包、太平(鸭蛋)和面三色;回馈亲戚的,包括饼干、喜糖和三味。早年,盖屋竣工庆典,梁上悬挂红彩、竹篓和粽母粽子三种;喝彩要唱词三章,包括“三代同堂,长发其祥”等;赏给工匠红包,都要有位数如“三块三”、“三十三”等。

关于福州的多“三”,有人解释为:在福州话中,因为“三”和“生”谐音。生财有道,生子添丁,生活如意……都是从“生”衍发的,所以“三”便成为大吉大利的好数字。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福州人喜“三”的根本,应是源于福州城与福州人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与性格。

“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古人常用它来表示数量的众多;道家学说里认为“三生万物”,这个数有着神圣的意味;而在儒家看来,“三”体现了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关系,也就是后人常说的“中庸”,因此“三”又是“统一”、“完美”的象征。

晋代以来,因为福州偏居一隅,少有战乱,所以多有中原人移民到此。这些迁徙者也将中原人对“三”的崇拜与喜爱带到福州并传承了下来。

此外,福州人在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行成的性格,也天然契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本土作家陈章汉认为,福州的地理位置与其文化特质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福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福州人自古向海“讨生活”,与海外的联系十分频繁,“放眼看世界”的海洋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敢闯敢拼是福州人的性格;福州处沿海盆地,与中原有一定的隔阂,相对独立且兼容并蓄,是个自成体系、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小富即安也是福州人的性格。一面是开放,一面是独立;一边是“闯出去”,一边是“引进来”,福州城和福州人没有因此矛盾,反而形成了大智慧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样的地域文化和性格特征,不正是体现了“中庸”吗?

在一些学者看来,虽然福州的普通百姓并不了解儒家“三”与“中庸”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妨碍他们由于崇尚内敛中庸、却不甘于窝囊平庸的地域性格,而在内心中自然产生的对“三”的喜爱。更何况福州自古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受儒家经典影响的读书人比比皆是,有了这些文人的推动,福州人也就更加认同了与自身性格契合的“三”这个数字。这才有了福州人喜说“三”、爱用“三”的传统风俗,并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猜你喜欢
三山老三中庸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46
辽太祖卓龙眉宫“取三山之势”之三山考略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3
逃离至三山岛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57
一湖一河,润养三山万户
中国三峡(2016年9期)2017-01-15 13:59:36
我不用,我打车
喜剧世界(2016年23期)2017-01-04 03:22:00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王老三进城
辽河(2015年2期)2016-04-06 04:43:38
亲兄弟借钱
今日文摘(2014年21期)2014-06-27 04: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