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霞
摘 要: 君子是《论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孔子及后世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论语》从知识才能、道德品质、社会政治、批判精神等方面对君子的价值做了多角度的充分阐释。君子不仅对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理想和独立人格产生了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君子 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他常教导弟子:“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君子是《论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论语》对君子的形象有诸多描绘,对君子的价值取向有多方面的阐述,并且把君子与小人比照,这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论述君子观的一个重要特点。
君子的概念在孔子以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例如《诗经》中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里的君子指贵族,即社会地位高的人。又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君子指青年男子,而小人则指的是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到了孔子时期,君子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不再以社会地位为标准,转而以道德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孔子的一大贡献就是把君子与小人的区分由宗法血缘关系转向道德标准,道德高尚者为君子,道德低下者为小人。君子成为儒家追求和崇尚的理想人格,小人成为儒家摒弃和否定的低下人格。《论语》对君子的价值做了多角度的阐发与论述,君子应是知识主体、道德主体、政治主体和社会批判主体。
一、君子是知识主体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认为好学、有知识、有修养是君子的重要德性。
1.君子要好学乐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篇》)(以下引用只注篇名)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
孔子还依据人们对学习的态度区分了人的高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篇》)
当然,生而知之者是没有的,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说自己是学而知之者。遇到困境,有了麻烦才想到学习,是又次一等;有了问题还不知学习,就是最下等。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弊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
孔子认为,不学,一切美德都成弊病。只知道仁爱,不辨是非善恶,容易受骗,被人利用;只爱好智慧,不好学习,会流于浮华;只重视诚信而不好学习,容易受到伤害;只直率而不注意学习,容易尖刻而伤害人;只爱好勇敢而不好学习,会导致作乱;只刚强而不注意学习,则会狂妄而刚愎自用。孔子认为,仁、智、信、勇、刚、直这六个方面的美德只有经过学习、修养,才会趋于圆融,否则就会流于弊病、走向极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在孔子看来,所有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君子应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
2.君子能改过自省
君子不但好学、有知识,而且能知错即改,不断反省自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篇》)
这是说,君子犯的错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他犯错误的时候,大家都能看见;他改正了错误,大家都仰慕他。人人都会犯错误,但对待错误,君子和小人的态度却不同,君子勇于改正,而小人却文过饰非、想方设法地掩盖自己的错误。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
孔子这段话是说,君子在言行上要避免犯三种过失,不到应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则有急躁的过失;到了应该说话的时候而不说,有隐匿的过失;不看别人的脸色乱说话则像瞎了眼一样。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篇》)
孔子告诫,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这表明性情修养的重要性。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
意思是说,君子有九种要考虑的事:看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听清楚了;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不是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不是谦恭;言语说话,要考虑是不是忠诚;办事要考虑是不是谨慎严肃;遇到问题,要考虑是否向人家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财利有所得时,要考虑是否合于义的要求。
这表明,君子既要善学,又要善思。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3.君子要有任职的本领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
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勇于担当。君子要有所作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不仅要有担当的意识,而且要有担当的能力。所以君子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有了职位自己不能担当,没有任职的本领;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没有被别人知道的才能。君子的能力一方面指真才实学,另一方面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二、君子是道德主体
1.君子要仁智双彰
孔子主张仁智双彰。君子不但要有知识、有智慧,而且要有仁德,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孔子认为,君子应是内在品质与外在文采的统一,既要广泛地学习,又要修养自己的德行;既要有仁德,又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从而落实仁。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仕之本与!”(《学而篇》)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尧曰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篇》)
孔子告诫弟子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所谓小人儒就是有知识而没有仁德的读书人,而君子儒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的人。
2.君子要“义以为上”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篇》)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把对道义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小人则把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有道的君子在获取利益时要有一个标准,这就是以义制利、义以为上,决不能见利忘义。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儒家的重要的道德原则,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尺。“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这个思想,应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任何一个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获得,都不能没有一种道德的或者某种其他规范的限制。”[1]
3.君子要知行统一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里仁篇》)
孔子非常重视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他认为,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要求先做后说,做不到的,就不要说。君子因为怕说了做不到,所以说话非常谨慎,但行动敏捷。所以,君子以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为耻。
4.君子和而不同
和、中和是孔子及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追求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论语》中的“和而不同”既是一种处事方法,又是一种价值目标,能否达到“和”,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
儒家讲修齐治平,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和谐、有序。所谓和,就是不同成分、不同因素和谐共处,和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承认不同成分、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差别中求和谐,而不是否认差别,强求同一。君子能够尊重别人的个性和意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而小人只会逢迎拍马,从来不提不同意见,也不能容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只搞“一言堂”,这就是同而不和。
和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庸就是中和,就是无偏颇、无偏袒、不过头,但不是达不到。中庸既是君子情感表达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又是一种道德境界。所以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三、君子是社会政治主体
在孔子的思想里,为政和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他认为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让他们担当教化百姓、治国安邦的重任,使天下由“无道”变为“有道”。
1.修己以安百姓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篇》)
君子修养自身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提高和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安人安百姓。君子志于道就是要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还是使仁道在社会上推行,建立起理想的社会,达到安人安百姓的目的。正如孔子提出的“安民”三部曲,即“庶之”、“富之”、“教之”,这是一种很高的社会理想,是儒家仁爱思想的扩展和落脚点。
2.正人先正己
治国平天下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如何使天下恢复正常秩序,从而实现“治”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国家的治理者欲正人,先正己。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篇》)
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在位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教育是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则,对百姓的教育就不会有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篇》)
孔子说,在位君子的道德就像风,老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就随风倒伏。在孔子看来,民风之正与否全在于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正,民风就正;君子之风不正,民风就衰。“政者正也”是孔子的治国理念,为政的根本在于正人,正人的根本在于正己。
3.君子以天下为己任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有超越的人生追求,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上,他主张“以义制利”,在个人和群体、国家的关系上,他主张超越个人的范围,以群体、国家、天下利益为重。这样的理想追求,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篇》)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外出,遇到两个隐者长沮和桀溺,他们讥笑孔子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在两位隐者看来,天下无道,不合理的事情就像滔滔之水,到处都是,你与谁去改变它呢?既然如此,最好遁世隐居。孔子认为,人不能与鸟兽同群,与人同群,就要尽自己的责任。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篇》)
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勇于担当。他认为出仕是“行其义也”,是尽自己的责任,是不能废弃的。他批评隐者“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即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丢弃了责任。在隐者看来,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孔子自己看来则是“仁以为己任”。
君子的社会担当表现为忧国忧民、上下探索,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任重而道远,甚至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
君子所担忧的不是贫穷,而是道之不行。志士仁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却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德的。士不能没有弘大而刚强的毅力,“弘道”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甚至要为此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孔子关于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为历代志士仁人所尊崇,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肝义胆都是君子政治人格的绝妙写照。
四、君子是社会批判主体
“学而优则仕”,君子出仕的目的是治国安民、实现大道,使社会和国家处于文明有序的状态。因此,君子为官要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当政者,直言劝谏。
1.事君以义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篇》)
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可以做的,也没有一定不可以做的,只要按照义去做。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拒绝出来做事,关键是要符合义。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
孔子非常尊崇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子产,说他在四个方面具有君子的特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庄重有礼,侍奉君主恭敬谨慎,教养人民多给予恩惠,使用民力恰当合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篇》)
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在于,面临困境,君子仍能坚守道德原则。所以君子要坚信大道、守死善道,邦有道时,自己却不积极辅佐国君,治国安民,反倒贫且贱,君子以之为耻;邦无道时,却富且贵,这是不义的行为,君子以之为耻。正如孟子所说:“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2.君子要直言进谏
君子“事君以义”,必然要坚守正道,所以必然会直言劝谏,批评朝政。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篇》)
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篇》)
孔子认为,侍奉君主不要欺瞒君主,要直言进谏,可以当面指出君主的过错,提出自己的意见。天下有道时,老百姓不会议论朝政。也就是说,劝谏、进言、议政都是为人臣子的职责。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卫灵公篇》)
“史鱼是卫国大夫,曾多次劝谏卫灵公进用遽伯玉,贬退弥子瑕,未被采纳。史鱼因此感到没有尽到责任,临终前告诉儿子不要在正堂上为自己治丧。死后,儿子遵嘱治丧,卫灵公得知此事后便起用了遽伯玉,贬黜了弥子瑕。史鱼生以身谏,死以尸谏。”[2]孔子非常赞赏史鱼的正直品德,他说:“史鱼是多么正直啊!国家有道时,他像箭一样正直;国家无道时,也像箭一样正直。”
直言劝谏、进言议政、批判现实是君子的职责,也是君子特有的人格。孔子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儒家,并对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敢于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由孔子确立并由后世儒家发展而丰满的君子人格形象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同时对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格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有人的德性、去掉过多的物性,既是全球性的话题,又是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新课题。孔子对君子的形象描绘,对君子在社会中的价值的阐释,对于每一个现实的人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对于当前繁华浮躁的社会中如何树立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形象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当今的知识分子而言,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无论做官还是做学问,既不能忘记知识分子应承担的“道义”,更不能丧失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
参考文献
[1]钱逊.孔子的活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7,第1版.
[2]阎韬,马智强.《论语》评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6,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