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白杨礼赞》多元化的审美价值

2013-04-29 10:56刘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6期
关键词:力争上游礼赞白杨树

刘华

《白杨礼赞》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它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其蕴含的人性以及独特的象征意义。文章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从白杨树的气质入手刻画其内在的抗争意识,并以白杨树的高贵来表达对抗日军民的赞扬。文章中情景融合使白杨树充满了人性魅力,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具有了多元化的审美价值。

一、陈言贵在新

陈言满纸,有何趣味?若目中未曾见着,忽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是曰新!茅盾先生的散文就贵在一个新字。他能将陈旧的语言融入散文,通过抒情与议论的穿插来带动读者的思想,让散文主体更深刻。众所周知,散文中的抒情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白杨礼赞》也不例外,其通过多元化的抒情手法与议论方式,以景入情直截了当地抒发情感,从而呈现景物的象征意义。文章开门见山地赞美白杨树,让人忍不住想问:“白杨树到底哪里不平凡?作者为何要如此赞美白杨树呢?”有了悬念,才会有读下去寻找原因的渴望。在寻找的过程中,读者也会发现,不平凡这三个字代表着茅盾先生内心的感受和满腔的热情以及一种独特的倾诉。可作者却像是故意吊读者胃口一样,先写了壮观的黄土高原风景,在读者将要产生乏力感的时候,突然间看见白杨树。让白杨树的不平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作者连续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来突出描写白杨树。如外观形象是笔直挺拔坚韧不屈;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是力争上游百折不挠。不仅如此,作者还赋予了白杨树人性化的一面,“白杨树称不上树中的好女子,但却是树中的伟丈夫。”在柔情中给予白杨树阳刚之美。接着连续的反问句,来逐渐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不仅主题鲜明层次紧凑,独创新意采用融情入理,将议论与抒情有机完美结合,将白杨树人性化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性化魅力

众所周知,优秀的文章能给学生很好的启发借鉴,并完善学生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白杨礼赞》就是一篇优秀的佳作。整篇文章以白杨树为引,一点点牵出象征意义。象征都是以物喻人来表达一种精神力量,《白杨礼赞》就是用白杨树来抒发北方抗日军民那种百折不挠、荣辱不屈的精神意志。象征手法恰恰让本文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

首先,可以看到参照物与被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和共同点。在《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外观形象是笔直挺拔坚韧不屈的,而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是力争上游百折不挠,给予白杨树别样的人性。至此,我们看到了在黄土高原的恶劣环境下白杨树顽强的生长。这不正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抗日军民也是面对着恶劣的环境生存生长、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抗战到底的革命意志吗?

在茅盾先生表现了白杨树的意境美之后,下文为了突出白杨树的伟大形象以及不平凡之处,运用了大量的比拟、对比手法,直接的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如,白杨树与楠木的对比,楠木是一种需要特定环境才能生存的物种,而白杨树却不一样。如果仔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楠木就像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白杨树就象征着当时的抗日军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形象地表现出白杨树的高大与伟岸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这种对比还表现在文章开始火车在黄土高原上行驶让人产生的乏力感以及突然看见白杨树时候精神上的振奋,以及白杨树称不上树中的好女子,确也是树中的伟丈夫等。这些都是为了给后文中的反问句做铺垫。让读者感受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人性美。有了人性美就造就了本文的画龙点睛之处。

最后是色彩上的搭配,文章开始之所以让人感到视觉上的乏力就是因为黄头高原荒凉的色调,之后突然映入眼帘的白杨树又让人觉得这是只有油画中才具备的形与神,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震撼。同时,为了明确文本的艺术效果,作者将情景与论述有机地集合到一起,使象征成为核心,具体说明了白杨树的伟岸、团结、力争上游,恰恰就是抗日军民在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三、妙用多种艺术手法

《白杨礼赞》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是独具匠心的,都值得借鉴和学习。《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更凸显作者构思的艺术性,文章通篇采用含蓄曲折的象征手法。作者抓住白杨的特征,含蓄地体现其象征意义。如写白杨树,就用“力争上游”这个词语。然后写树枝,就用了“笔直”、“一律向上”等词语;最后从形写到神,又用“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赞扬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用白杨树的特征来体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象征意义。本文表面是写树,实写的是人,构思新颖,文章首先勾勒了黄土高原广阔平坦的壮美景象,在这个雄伟的景象中,作者由远及近;白杨树从“一排”到“三五株”,再到“一株”,然后由下而上地描绘了白杨的干、枝、叶、皮 。层层深入地点明白杨是北方农民、守卫家乡哨兵的象征意义,文章极力赞扬了白杨树以及北方军民的精神,这就是作者别具一格的艺术构思。

综上所述,被称之为经典的散文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与象征意义。几代人都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本文从抒情开始到抒情结束,都使用了人性化的写作手法更形象地去说理议论。情景交融下的人性魅力可以让读者直视文章主题,直观地感受作者内心的思想情绪以及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启示。

(作者单位: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中)

猜你喜欢
力争上游礼赞白杨树
听故事
力争上游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脱贫礼赞
力争上游、妙心
礼赞40年
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采油树礼赞
白杨树和马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