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杰
经典,是历史大浪淘沙下依旧闪光的金子,是一种历史的流行。流行,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经典;而经典,是可以一直流行的。
蛇年元宵节前后播出的“《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用赏心悦目概括应不为过。安与骑兵的原创音乐没有刻意迎合市场的需求,只是淡然、纯真地唱出自己的生活、心情和故事,终于在《星光大道》上超能量爆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认可。而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民族歌手呼斯楞,也是在这个舞台上,把那首脍炙人口的《鸿雁》演绎得深情高远,沁人心脾。
《鸿雁》(又名《鸿嘎鲁》),它最初的词曲作者是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活佛,创作年代为清乾隆55年即公元1790年。蒙语的鸿是白色的意思,“鸿嘠鲁”就是“白天鹅”,并不是鸿雁,它原本是一首传统的乌拉特宴会上的敬酒歌曲。到上世纪50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的大意也有所变化了,由敬酒歌变成了思乡曲。词作者吕燕卫和额尔古纳乐队创造性的改编,让我们熟知了这首古老的民歌。
如果说安与骑兵的中国民谣能否成为经典还尚待时日,那200多年前的《鸿嘎鲁》如今以《鸿雁》的名义再次流行,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沉静的思考了。
我们知道,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或宗教典籍,如今则更多地是指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而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进而迅速推广以致消失的过程。流行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衣饰、音乐、美术、娱乐、建筑、语言等等。
最近网上一则帖子很热,说凭借对18首流行歌曲的熟稔程度可以测试和推断年龄。会唱其中5首者,即将落伍;会唱8首,高中生会叫你叔叔阿姨;会唱13首,大学生得叫你叔叔阿姨;会唱全部18首者,只能自己哼唱“最美不过夕阳红”了。这18首当年横行于大街小巷的歌曲,包括“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等等。自己测试的结果是,一看到这些歌词,曲调自然顺口而出。在慨叹老得不可救药的同时,不但没有悲愁,倒是想到了流行与经典的关系。
可见,流行,就是特定群体中,具有高接受度、高模仿性的元素;经典,是历史大浪淘沙下依旧闪光的金子,是一种历史的流行。流行,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经典;而经典,是可以一直流行的。对这样的结论,深表赞同。
如此高度的概括,或许显得较为抽象,但当我耳边响起“鸿雁,天空翔,队队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的蒙古长调时,我确信这就是经典;而当听到安与骑兵在《红山果》中真诚欢快地唱着“满山野花开满坡,你东藏来我西躲,你要抓紧我的手,我们一起趟过河”时,我断言,就算目前仅仅流行在小众之中,也终将会成为这一行当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