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彩”起来

2013-04-29 10:27陆娟
考试周刊 2013年59期
关键词:开展活动因材施教作文教学

陆娟

摘 要: 作文教学历来是令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操作层面阐述了作文教学的方法:开展活动,丰富作文的素材;不断实践,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开展活动 不断实践 因材施教

六月,是一个大忙的季节,也是一个盘点收获的季节。辛勤耕耘了三年,总算收获颇丰,从2011年到2013年,我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征文、作文比赛中几乎都有获奖。作文百花园为什么五彩缤纷,花儿为什么红得耀眼?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作文作业,个性化的作文指导,推动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使优秀作文精彩纷呈。

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怕写作文已成普遍现象,老师硬催着,就只好说些假话、空话,即使有那么一两篇较好的文章,也只是对作文选的改编。其实,怎么能怪他们呢?农村的孩子生活面狭窄,近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别说金山、焦山等旅游景点,连镇江市区恐怕一年也只去那么几次。平日的生活无非是上学放学,在家偶尔看看电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说充实生活、积累体验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真切,表达的欲望就越强烈,表达内容也就越充实。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挖掘源头,让学生有“米”下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也缺少教育知识,舍不得给孩子多买书,也不会买书。虽然学校有图书馆,但是那儿的书籍陈旧,况且三个年级有好几百人,僧多粥少。为了让所有学生有书读,我在班上建立了小型图书馆,让班上每个学生至少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汇集起来,编好书目,存放在教室后面的小书柜中,由班长充当图书管理员,每个学生都可以随借随还,保证每位学生都及时读到自己喜爱的书。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由供书者谈谈推荐本书的理由,由借阅者谈谈读后的体会,其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借阅。一学期下来,每位学生至少读书5本以上。学生的词汇量逐渐丰富了起来,也有了间接的生活经验。

2.结合校园活动,丰富学生体验。

为了让农村孩子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各项校园比赛。虽只是校园活动,但从参赛人员的选拔,到排练,再到比赛,每一次学生都精心准备,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迎接节日的盛会。我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记录下其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天的心情,每一件小事,强调写出真情实感和独到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校园艺术节的文艺汇演,本班虽以失败告终,同学们却收获了最可贵的友情;

校运动会中,本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同时同学们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活动中,同学们懂得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拔河比赛中,同学们意识到了团结就力量;

以“感恩”为主題的朗诵比赛中,同学们体验到了人间最感人的亲情……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鲜活的生活体验,自然有话可说。

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断实践文自华。

从小到大,学生总在应付老师的作业,作文也总是以作业形式下达给学生,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就让作文作业以不同形式出现,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1.参加班级墙报布置。

班级墙报分各个专栏,“文学园地”、“小记者”、“个性展示”……分配给各个小组布置,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并定期评比。例如“小记者”专栏:或指导学生请教自然老师,到小金河采样并做好相应记录,完成《家乡环境》的观察报告;或指导学生访问运动会各类比赛冠军,完成《爱拼才会赢》的人物采风;或指导学生访问村中老人,了解民俗风情的变化,完成《爱我家乡》的调查报告。根据文章质量评选出最佳小记者,并在“小记者”栏目中展出他的文章,这样的作文作业集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于一体,学生自然乐于参加。

2.参与优秀报栏评比。

学校报栏由黑板报、手抄报两大块组成,由学生自主布置。每月开展一次优秀报栏评比活动,每次评比都要求围绕某个主题出版,摘抄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3.参加朗诵、演讲比赛。

要想在朗诵、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当然是自己写的稿子才会有真情,才能打动听众。因此,比赛前我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写朗诵稿、演讲稿,这又是一次花样翻新的作文作业。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是让每个学生享受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我们的教学倘若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孩子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材施教展特长。

村上修路,只好在桥边搭了一座窄窄的木桥,有同学写出《路窄心不窄》,这是善于思考的;朗诵比赛中有一位同学感恩母亲的文章,让全场师生潸然泪下,这是善于抒情的;某同学帮母亲收了一次稻,写下了《丰收的田野》,这是善于写景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擅长某一种文体或某一类写法,也许这就是还不成熟的风格吧。要让学生发挥专长,形成独特风格,就需要给予个性化指导。

“向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提供各种充分条件,创造与各种写作需要相适的情境,构建使全体学生都各自获得良性发展的过程,同时实施良好的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的教学活动”。这是作文教学本来的面目。作文教学需要我们发现和接纳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先天写作优势,并加以细心呵护,继而针对性地开发和因势利导地培养,这也就是个性化指导。

总之,要想让学生作文“彩”起来,我们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策略措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

1.紧扣《课标》,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作文课上,采取多种方式“以境激情”:如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如比赛游戏、表演课本剧、实验游览等,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2.进一步放宽写作限制。

开展多种文章体裁的、自选内容、自定表达形式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写作逐步步入轻松、自由自在的氛围,形成自如地表情达意的意识与能力。如:写人、事、活动、景、物的作文及想象性的作文训练等,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3.帮助学生选准切入点,拓展学生个性化的习作内容。

作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必须找准切入点。要想选取具有个性化的内容,必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可以展示自己个性的环境。如学生从看新闻到写新闻小评论,从看奥运会到讴歌奥运精神,从议喜爱的明星到对影视作品的评价,等等。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展示个性的舞台。

4.改进讲评、欣赏作文的方式。

讲评、欣赏作文历来是以教师讲评、欣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了能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和自我情感,作文讲评与欣赏要转向以学生评析、欣赏为主。只要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予以表扬、鼓励。教师不能用固定思维方式“统一”学生的思路与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学生的表达欲望。

总之,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用自由的心灵说自己想说的话,书写真实的生活,吐露自己的真情,让学生确确实实“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叶圣陶语),从而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彩”起来。

猜你喜欢
开展活动因材施教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推动物业服务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