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了什么

2013-04-29 00:44詹国枢
中国经济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看见亲历柴静

央视记者柴静出了本新书《看见》,一上市就火得不行,据不完全统计,至1月底,发行量已超过100万册,创近年国内书籍出版又一奇迹。难怪有人将其称为出版界的《泰囧》,也难怪到京城各书店打听,此书竟处处大卖,一再脱销。

《看见》好在哪里?概因有三:其一,人们看见了作者不懈的“奋斗”。柴自2001年进入央视,虽然年纪不大(时年25岁),资历浅,又是女子,但她天生一股不服输的倔强,2003年4月,刚到“新闻调查”报到即遇非典流行,立即主动请缨,成为第一位进入病房现场报道的央视记者。2008年5月,四川地震当天,正在美国出差的她立即回国,直接转机成都,并在余震不断的山沟搭起帐篷,与灾民一起亲历抗震救灾日日夜夜。

其二,人们看见了作者创造的“奇迹”。从“时空连线”到“新闻调查”,从“24小时”到“面对面”,再到一套栏目“看见”,短短10余年间,这位留着清汤挂面短发的文弱女子经历并主持了央视几乎所有最有影响的新闻名牌栏目。从一个出生于山西临汾、默默无闻的地方媒体人,迅速成长为活跃在国家电视台新闻一线、全国观众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自然会鼓舞千千万万同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其三,人们看见了作者亲历的种种“故事”。央视是个盛产故事的地方。柴静进入此地后,除亲历并报道每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热点焦点事件,还会和人们感兴趣的央视各名牌栏目、各新闻采访编辑团队相伴,并与大名鼎鼎的陈虻、时间、崔永元、白岩松等成为同事,10余年间种种曲折故事,经作者生花妙笔描述,自然会引起读者兴趣。

当然,除看见这些外,也有人别具慧眼,“看见”了柴静的另一面。凤凰卫视记者、人称“战地玫瑰”的闾丘露薇在一篇“探讨电视记者专业素养”的博文中,对柴静的采访方法及表现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与柴静同样供职央视、也当过主持人的董路,则从书中“看见”了柴静的“表演”和“装”。董称,柴静的成名“依托于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并认为其采访依靠以情绪为主的表演,“和于丹之间就差一本《论语》”。

新闻报道究竟应该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件为主?这是一看似截然分开实则无法分开的问题。人,当然只能是事件中的人,事件,也必然是围绕人所发生的事件,二者怎么可能人为隔上一层屏障?至于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件为主,恐怕还得因时因地而异。事件重要则以事件为主,人物重要则以人物为主。或者,人们更关心事件,则以事件为主;人们更关心人物,则以人物为主。没有必要将人与事人为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至于董路对柴静的不以为然和讥言讽刺,在旁观者看来,似乎带着些许醋意。作为电视主持人,既然与被采访者共同出镜,一起完成全部新闻,其言谈举止自然要注意分寸,采访时亦须做出必要的克制和修饰,至于这是否就算“表演”和“装”,那也真是见仁见智的事。

好在柴静对别人的议论似乎并不在意,仍然随性而专注地到各地签售并继续做自己的节目。她曾如此解释自己的名字,“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詹国枢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www.ceweekly.cn/special/zhanguoshu

猜你喜欢
看见亲历柴静
我亲历的百年党史上的这次“伟大转折”
我亲历了分田到户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看见”的力量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