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
摘 要: 语文教学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撑,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语文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语言学学好语文,再通过对语文的更深入了解更好地运用语言。作者从字词义的变化,句子的变化,以“不写”达到“写”的目的三方面研究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 语言学 语文教学 关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思想感情是靠语言媒体传播的。所以《文心雕龙》把思想感情称为“源”,而把语言媒体称为“波”,得出了“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结论。学生对语文作品的把握,是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再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试图从现象中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字义、词义的变化与语文教学
语言不是本来就有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有一定的稳固性,在较短的时间内,语言不会产生大的变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区域的改变,语言的字、音、义会产生变化。最近,在教授《孟子四则 公孙丑》篇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公孙丑的父母要给他取个“丑”字呢?难道公孙丑很难看吗?笔者解释,丑有两个写法:子丑寅卯里的“丑”没有繁体写法;而解释为难看的丑繁体字为“醜”(笔者提示学生回忆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醜”字)。只是因为规范简体字后,两个丑的写法才合二为一。同样,在中国历史上,名字中和时辰有关的字比比皆是。学生经过讨论,很容易就想到了唐寅,对字形字义的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石钟山记》时,学生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解释为“暮”有些不理解。“莫”不是应该解释为“没有”或者“不”吗?笔者解释说“莫”的象形字表达的意象是太阳在草丛中,所以本义表示的是天快黑了。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莫”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除了表示天快黑之外,还有“没有”、“没有人”等意思。所以人们又造了个“暮”字(太阳落到草丛之下)分担它的责任,这也是通假字的成因之一。通过类似对某些产生变化的字词的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发展,也更清楚如何使用语言文字。
掌握更多的语言学知识,我们会知道词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中变化,在人们的运用中进化,掌握更多词语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甚至,有时有些词语的运用并不符合语法,却能收到奇效。笔者对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中的一段有深刻印象。福贵在埋葬了儿子后,往回走的路上,看见了皎洁的月光,作者是这样形容的:“有庆死的时候我苦的那个伤心……月光洒在地上,像是洒满了盐,我知道有庆再也不会从这条路上跑着回来了。”
余华把月光比做“盐”,显然与语法相悖,本体和喻体除了颜色上较为接近外,其他并无相似之处,尤其是月光的细腻感和盐的粗粝感更是矛盾。从修辞角度看,这是一处典型的不贴切的比喻。可是,笔者觉得作者已经超越追求本体喻体客观相似性的程度,而追求“神似”。结合福贵的伤痛经历,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在伤口上撒盐的刺痛。可以说,正是作者深刻地理解了语法的本质,才创作出了如此精彩的比喻。
二、句子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前几天教完朱自清的《绿》,仅对文中的一些句子应用谈谈个人体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笔者找到了于坚的散文《黄果树瀑布》作比较阅读。于坚是这样描写瀑布的:“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
朱自清是这样写瀑布的水的:“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为什么同样都是写瀑布,给读者带来的感受却相去甚远呢?学生很容易想到因为于坚大量使用短词短句和排比的修辞生动刻画瀑布的气势。确实,句子的长短和修辞的运用会影响到语言风格,可是除此之外,笔者觉得朱自清在这一段中合理地使用了关联词,达到句意连绵、意味悠长的效果。从第一个“但”字开始,朱自清连续使用了“格外”、“时”、“更是”、“这时”、“便”、“再也”等词语。这些词语领导的句子都不能独立成句,必须和上下文连接起来才符合语言习惯和语境。(比如:在年度总结中,我们不能单独说“但我也有不足之处”,这句话必须和类似于“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之类的话放在一起才有意义。)正是因为这些词语的连接作用,才使得朱自清的散文达到委婉绵延的效果。同样,于坚为了彰显自己的感受,几乎拒绝使用关联词。
除了找来于坚的散文作比较外,笔者还找来朱自清《绿》原文作比较,发现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职高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删减了一处比喻。原文如下:“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教材则把“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删除了。笔者不明白也无意揣测删减的目的,但是这处关于描写“绿”的精彩博喻会因为少了这句而减色不少。“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是从外形上来描写“绿”;“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是从内心情感来揣摩“绿”;“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是从质感切入;“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是从深度着眼。如果单单删除了“处女的心”这个比喻,此处博喻就失去了互相对照、互为增补的魅力。
三、用“不写”来“写”
除了以上一些作者通过利用句型、句式的变化重新赋予文章新鲜生命力的个人教学体验之外,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文章故意省略掉一些关键内容,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以《鸿门宴》为例,樊哙在刘邦危急时,以必死之心冲入帐中,但是说出一番与他个人素养反差甚大的道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话条理清晰,令人难以分辨,简直不像是刚才还目眦尽裂的樊哙所说,我们再仔细回想下,这段话似乎刘邦在夜见项伯时也说过:“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其核心内容和樊哙是一样的。经过仔细分析,两人说这些话之前,都和张良有过交谈。虽然原文并没有指出他们说这样的话是张良授意,但是按情理推知,张良恐怕功不可没。再加上沛公在鸿门宴中逃走前,张良向其索要珠宝玉器送给项羽、范增以求保全自己的智慧来看,这篇课文在生动刻画项羽、范增、刘邦、樊哙之外,也从侧面成功塑造了足智多谋的张良的形象。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看似在着重刻画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可是在一系列事件中,我们隐然可以多次捕捉到赵惠文王的用人处事智慧,可以说在一个光彩夺目的蔺相如形象背后始终站着一个大智若愚的惠文王。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郑振铎的散文《猫》中看到,那个把第三只猫抱回家的老阿姨才是于无声处见惊雷的真正主角。
这些优秀文章的示例都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语言学运用到巧妙的境界,确实可以通过“不写”达到“写”的神奇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很多涉及语言学的现象。有时一个字词的变化会带给学生更深刻的语文体验;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变化就会让文章增色或者失去原有的韵味;甚至在精心设计下,能完全通过他人的言行反映出主角的性格形象。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师要充分掌握语言学知识,主动探求文章的巧妙之处,让学生多多获益。
參考文献:
[1]刘辰诞,赵秀风.什么是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凤玲,邱冬梅.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