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埃塞尔:愤怒的人道主义者

2013-04-29 00:44俞天颖
世界知识 2013年6期
关键词:塞尔畅销书左翼

俞天颖

2月26日晚间,法国人斯特凡·埃塞尔以95岁高龄安然辞世,围绕在头上的各色光环,除去法国人道主义者、社会活动家、外交家以外,还有一个略显奇怪的“头衔”——畅销书作家。

埃塞尔平静地走了,但是外界的反应却是热烈而奔放。

在瑞士,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定为埃塞尔默哀一分钟,这是该理事会自从2006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悼念一名逝者。埃塞尔是联合国成立之初《人权宣言》的重要起草者,后来担任过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法国代表团团长。

在法国,媒体普遍使用褒扬的词汇,《解放报》甚至更进一步,他们在网站上组织读者签名,准备把埃塞尔送入先贤祠。27日晚上,一些巴黎人聚集到巴士底广场,为逝者点燃数百只蜡烛。在议会,五名社会党议员向总统联名提议,要求从国家的层面上,为埃塞尔举行纪念仪式。

这个人,究竟做了什么,值得引起如此反响?

埃塞尔1917年出生在柏林,八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937年获得法国国籍。1940年,纳粹进攻法国,埃塞尔被政府送上前线,不久部队溃败,他被德国人关进战俘营,成功逃脱以后,在伦敦加入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运动。1944年,他被派回法国,不幸又被德国人抓住。他受过水刑,在执行死刑的前夜,奇迹般拿到一个病死狱友的身份证件,靠着调换身份,方才死里逃生。

较之起伏跌宕的青年时代,埃塞尔的中年,过得中规中矩。1946年,他参加法国外交部考试并被录取,被派往联合国协助起草《世界人权宣言》。从纽约回来,他从事非洲事务,长期负责对外发展、援助与合作等工作。1970年代,他出任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后来成为大使。1983年埃塞尔离开外交岗位,但他退而不休,先后在法国视听媒体最高委员会、社会融入最高委员会、国际合作最高委员会中贡献力量。

有意思的是,直到2010年,埃塞尔的名字在社会上还没有叫响。英国《金融时报》甚至调侃说,他那个“拥有犹太与日尔曼血统的母亲”可能名气更大。埃塞尔的母亲,是时装杂志编辑,她公开和丈夫、情人长期保持三角关系,这段历史被写成小说,拍成电影(至今仍是法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法国家喻户晓。

埃塞尔迅速被世界知晓,源于2010年10月出版的一本小书。一家袖珍出版社(只有两个员工)替他出版了一本书《愤怒吧!》。这本书只有32页,售价3欧元(相当于一杯咖啡的钱),其实更像本小册子。《愤怒吧!》首印只有8000册,但是迅速成为全球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销量高达60万册。

一夜之间,埃塞尔成了畅销书作家,无数年轻人受这本书的影响,也给自己贴上“愤怒者”的标签。在法国、西班牙和希腊,一些街头抗议者在T恤衫上印着“愤怒者”的标语,抗议政府采取紧缩措施、拒绝为金融危机买单;纽约街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背后也有他的影响。踏踏实实当了多年公务员,埃塞尔大概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在迟暮之年,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一个人生阅历丰富、头脑里总有想法的人,通过什么办法影响周围的人?通常主要是两种途径:当一个政治家,使用手中权力,推行自己的理念;或者当个思想者,著书立说,用手中的笔,影响社会大众。埃塞尔的畅销书不厚,花一杯咖啡的价钱,差不多也用喝掉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读完。他说,自己当年因为“愤怒”投身抵抗运动,战后又因为渴望建设一个美好世界而为联合国服务。写这本小书,也是为了唤起年轻人的“热情和愤怒”,使他们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中。

在政治立场上,埃塞尔被归到左翼阵营,他的种种表现,也与传统的左翼合拍。他关注环境问题、贫富分化问题、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在左翼普遍喜欢谈论的人权问题上,也比一般谨慎的政治家走得更远(他在2012年见过达赖喇嘛,被法国媒体称为“一次惹人注目的会面”)。人们一般认为,左翼的政治主张比较激进,可能更合底层群众的胃口,但是实践能力却不敢让人放心;而右翼却可能过于世故,而且容易和有钱人走得太近。

埃塞尔自己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愤怒吧!》这本书里,提到了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石油掠夺、局部战争、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却没有开出具体药方。他也承认,这本书的出版,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唤醒年轻人的反抗意识。至于后面的事,埃塞尔的看法是:“大的社会进步,还是需要政治家来推动。”他仿佛又从另一角度,为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在“左”和“右”的较量中,为什么“右”取胜的机会,常常高于“左”。

猜你喜欢
塞尔畅销书左翼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江南书院
浅谈点-连式ATP系统在埃塞尔比亚轻轨中的应用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
前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继承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畅销书为何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