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
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从伦敦地铁爆炸案到“阿拉伯之春”,从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到韩国鸟叔骑马舞的风靡……自1983年1月1日“阿帕网”正式向外界开放,人类开始了互联网时代的奇幻漂流,而各国国内政治乃至国际关系也因互联网的出现而改观。3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被称为各国领土、领海和领空之外的“第四空间”,它还在促进国际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甚至在国内国际重大政治事件中翻云覆雨,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心态、视角和理解问题的方式。 ——编者手记
20年前的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元年”的开始。
2013年还是现代互联网诞生30周年。1983年1月1日,原来只有1000台电脑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阿帕网”(ARPANET)正式向外界开放,电脑之间可以通过新的因特网协议(TCP/IP)互相传输数据。1983年也因此被称为“创世纪”的“世界互联网元年”。据美国“背景调查网”提供的数据,2011年全球网民总数为23亿,其中中国网民为5.13亿,人数在世界排第一位,美国为2.45亿。上网浏览被称为“冲浪”,经过30年的“冲浪”,互联网已经从涓涓细流变成一场奇幻漂流,带领人类进入新的领域。
被压扁和微缩了的世界
回到500年前,1492年10月12日,已经漂泊了两个多月的哥伦布终于发现了一块陆地。当时几乎所有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一个扁圆的大盘子,再往前航行,就会到达地球的边缘,帆船就会掉进深渊。哥伦布并没有找到世界边缘的“小人国”,但却使人意识到地球是个立体的球体。世界也从扁平“变圆”了,从而区分出了“旧世界”与“新世界”。
500年后,现代互联网的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是一次时空和观念上的革命,彻底颠覆了人类的想象力,使世界从圆球“变扁平”了,并且穿越时空,把“旧世界”与“新世界”统一起来。
2005年,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一书,总结了历史上三次全球化浪潮,其中1.0版是16世纪到18世纪的“地理全球化”,使地球从“大号”缩小到“中号”,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家;2.0版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资本全球化,使地球从“中号”缩小到“小号”,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力是公司;而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3.0版是“信息全球化”,使地球从“小号”缩小到“微号”,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力是个人。
把世界压扁并微缩到极致的例子就是谷歌。它只是一个搜索框,点开后却是整个世界。谷歌成功的秘诀就是“信息扁平化”,把混乱不堪的“信息线团”整理成一根根“信息线条”。
2013年1月8日,谷歌常务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访问朝鲜。“谷歌外交”被美联社看做是美国愿意与朝鲜进行接触的信号。20世纪末,国际关系中的“金拱理论”(Golden Arches Theory)曾风行一时,“金拱”就是麦当劳的M型标志。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国内中产阶级实力足可以支撑起麦当劳的服务网络,这个国家就被称作“麦当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人们不愿意再打仗,人们更喜欢排队买汉堡。而在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中的“蓝G理论”也许更能说明问题。“G”就是谷歌的标志。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不再依赖于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或者是垂直传达的“官方消息”,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直接寻找和判断消息源是否可靠时,他们就具备了理性分析的能力。
2013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十周年,而战争的起因是所谓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假情报。2004年,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扁平化的最大标志就是谷歌的出现。假如谷歌早几年发明出来,曾身为美国在线董事的鲍威尔也许就会通过搜索引擎了解到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真相,伊拉克战争也许就会避免。
欲控制世界,必先控制网络;
欲控制网络,必先控制信息
互联网究竟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对此仍然众说纷纭。
早在1948年,乔治·奥威尔就预言技术将变成“集权的怪物”,1984年人类将由“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通过一种叫做“电幕”的监控网络进行统治。这和如今的美、欧、中三足鼎立以及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是不是有些相似?而真到了1984年,也就是“互联网纪元”的第二年,美国上映的电影《终结者》则预言了人类世界将被计算机网络“天网”所毁灭。不管预言是否真实,互联网的产生已经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共同体的出现。
日本社会学家池田谦一在《电子网络的社会心理》一书中认为,互联网使纯粹以信息来建立联系的人际关系成为可能。“信息人”的联合使得“信息共同体”成为可能。
20世纪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往往表现为以“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为特征的国家集团。而进入21世纪,“知识共同体”或者说“信息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972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鲁杰最早提出了“知识共同体”的概念,认为“知识共同体”是由某一知识领域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组成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无疑促进了超越国界的“知识共同体”的形成。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玛莎·芬尼莫尔认为,在当今世界,国家内嵌在密实的跨国和国际社会关系网络中,这些网络共同塑造了国家的认知和偏好。国家之间是否具有足够多的“共有知识”,已经成为建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知识共同体”在塑造朋友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知识铁幕”。冷战结束后,以前的意识形态之争已经从传统的国家层面转移到了互联网层面。之所以发生这样的逆转,是因为各国官方虽然采取了不讲求意识形态的政策,但旧有的价值观、政治思想仍然保持着刚性,并影响着上网民众。
网格状国际关系的出现。
2013年2月7日,最早提出“软实力”理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印度报业辛迪加发表文章称,信息革命扩大了国际政治的参与群体。2011年被称为“非死不可(Facebook)革命”的“阿拉伯之春”则验证了一国的互联网会对万里之遥的另一国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约瑟夫·奈为此指出:“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21世纪权力的性质。在21世纪,所有国家都存在于这样一种环境中,即使最有力量的权威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进行控制。”
互联网最早脱胎于美国国防部网络。在早期,美国国防部的计算机是“阿帕网”的核心,控制着其他电脑,但是一旦“阿帕网”和其他网络相连接,那么原来的“国防部中央电脑”就变成了只起到连接作用的“节点”。与之相类似,国际关系从过去的“极点化”变成“节点化”,国际社会的结构也从过去尊卑分明的“层级结构”,开始转变为更为平等的“网格结构”。
强权靠实力,弱国无外交,国际关系历来是由大国掌控的。冷战之后,世界从两极转变成“多极”,代表各“权力极”的大国建立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但是进入21世纪,以大国为中心的多极化结构正面临着非中心的网格化新型国际关系的挑战。这意味着在国际关系的热点事件中,大国往往只是起到协调作用的“节点”,而不是发挥决定作用的“极点”。美国尽管还是“一超”,但是已经无力掌控世界,于是开始强调要运用“巧实力”。而在伊核问题、朝核问题、欧债危机等难题上,单纯的大国博弈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网络地缘政治凸显。
欲控制世界,必先控制网络;欲控制网络,必先控制信息。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2013年2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网络安全行政令,加强所谓“关键基础设施”部门的网络安全。《纽约时报》认为,这表明奥巴马可以由此获得更大权限来实施“先发制人”式的网络攻击。“网络武器”将和核武器一样,成为由总统直接控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从21世纪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抢夺“制网权”、“制信息权”。“信息军备竞赛”和“信息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新形式。2006年,美国成立第67网络战联队,全天候监控网上舆论。奥巴马在第一任期也曾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代号为“奥运会”的网络攻击行动。根据五角大楼的设想,一旦展开黑客攻击,美军只需轻松敲打键盘,就能使敌国的通信系统全部紊乱。由此可见,网络地缘政治所强调的“制网权”已经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之后未来各国争夺的焦点。
网络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如果说直立行走把人的双手解放了出来,那么互联网的海量存储则把人脑从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能专注于创新。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到2030年,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人类将组成一个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互联网也将伴随人类进化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