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之间,流动着一条边界

2013-04-29 00:44:03尼古拉·蒙达尔
海外文摘 2013年6期
关键词:雷诺走私比利时

尼古拉·蒙达尔

法国北部小镇戈德瓦尔斯费尔德位于法国与比利时交界处,在小镇的这间咖啡馆里,如果不是桌子上摆着的智能手机或其他细节,人们会感觉自己还处在战后年代,里面的陈设基本没有改变。雷诺以前是一名走私贩,与那些偷卖三条香烟就心砰砰直跳的人不同,雷诺一次走私十几条香烟,甚至是二十几公斤咖啡或烟草。二战结束以后,这个18岁的年轻人每周去两次比利时。大多数走私者都是集体行动,然而雷诺每次总是在夜幕降临之际带上自己的小狗多利只身一人上路,借着夜色的掩护,背着大包行进。夜色并不总能帮他避开在麦田沟渠值班放哨的警探。这时,他就必须在玉米穗中奔跑,藏在小树林中,不得已时则扔掉货物,静待暴风雨过去。“我把货物卖给矿上的联络人,经常是在夜间交易,要麻利点儿!”

那时,烟草在比利时的卖价要比在法国高出四倍。雷诺解释说:“走私一包咖啡的所得相当于在乳品店工作一周的薪水。这样做有利可图,而且我喜欢,虽然有一次我差点儿被打死,子弹就在我身旁飞过。“1954年,雷诺察觉到边境管制再次变严。4月1日,他最后一次偷越过法国边境并定居比利时。今天,走私已被明确定罪,而如今的比利时居民雷诺可以不用出示身份证件就随时回到法国。走私的故事已成历史传说,以前夹在走私与守法之间左右为难的家庭如今已不复存在。现在,“背包走私”只存在当地民间传说之中,当地一些怀旧的人还会举办田野里的走私之夜活动。雷诺就在边境线上的这间咖啡馆中给我们讲述他当年的故事,这个咖啡馆的名字起得很妙——Het Blauwershof,意思是“走私老巢”。

1993年,恰好是20年前,欧洲实行了人员和财富的自由流通;1995年《申根协定》的正式实施促进了欧洲的自由流通;2002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诞生抹去了以前因利益而生的条条界限,欧洲就这样一步一步开放。2013年,我们用35天时间遍走今天法兰西共和国2889公里的陆地国界线,看一看边境之地还留有些什么。国界的标志消失了:海关哨所被废弃、损毁,鲜有修复迹象。今天,法国北部村庄戈尼绍塞(Gognies-Chaussée)已经不再有海关人员,法国和比利时共有的一条公路将这个村庄一分为二,800名居民住在这一边,200名居民住在另一边,这条公路是1820年边境协定的产物。这里的人们没等欧洲开放就已经开始共同生活了。早在1993年前,比利时人就常应法国人邀请一起用餐,大家一起庆祝两国居民结亲,在教堂里举行无国界的弥撒……这里的市政人员眼中从来没有什么比利时人或是法国人,他们只看到了戈尼人!今年,市长启动了一项工程以打造一个真正的跨国界之地,这个工程虽然在法国境内施工,却明确面向比利时居民。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促进村子团结如一,尽管有一条细细的行政分界线从村子中间穿过。

2012年,民意测验显示,仅有49%的法国人认为加入欧盟对法国有好处。 这个数目相当少。然而,边境居民似乎早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欧盟。布鲁诺住在法国边境小城于西尼戈德布朗格,他的工作是推销铁矿,每年他都会多次带领游客参观矿床。他说:“国界,我看不到。因为我生来就在国界上。我小的时候,我们就常常去卢森堡或比利时。我没觉得欧洲的开放彻底改变了我生命中的某事某物。”

自从边境开放以来,一部分卢森堡人更愿意从法国境内购买土地了,这边的房产显然便宜很多,这使得高峰时刻边境沿线的交通拥堵不堪。另一方面,有些法国人利用欧盟内部各国税收政策的差异选择在卢森堡定居以便偷逃税款,就像他们在比利时和瑞士定居一样。

我们的汽车不断行进,车窗外的风景也不断变换。在法国最东端的洛泰堡小镇,边境哨所已被改造成了咖啡馆,由亚洲人经营。向南蜿蜒200公里的莱茵河及河上的驳船是我们旅途上第一个“真正的”自然边界。1959年,戴高乐曾说过:“河流应该是一条纽带,一条联系梦之两岸所有伟大与有力之物的纽带。”半个世纪以后,阿尔诺坐在草丛中,面朝河流,读着杂志。虽然是在法国境内,但他可以轻松到达河对岸。21岁的阿尔诺是法国一个商校学生,他只有在游泳时才意识到国界线是什么。他自然地进出德国商店和餐馆,与德国同学一起出门,他的父亲在德国工作。虽然身份证上写着国籍为法国,但是阿尔诺可以熟练地讲德语,在他看来,自己首先是一个欧洲人。他说:“我们这一代已不再注意区分法国人与德国人。”自幼就开始学习外语,以及两国年轻人间交流的不断增加,使得莱茵河这道界限越来越模糊。但在中老年人心中,这一界限仍然很明显,阿尔诺说:“我父母那代人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仍然会开些关于德国人的恶意玩笑。欧洲正在逐渐加强一体化,我希望这能够使这种感情消失。”

中高海拔造成的昏沉痛感渐渐远去,离开平静的日内瓦湖向着阿尔卑斯山深处行进后,我们的旅途变得艰险了许多。在这片法意交界处的山区,汽车计速器很少超过40公里/时,时间慢了下来,很难遇到人烟,气温陡降。一年中大半时间积雪都覆盖着山口,居民被迫辗转绕路才能到达勃朗峰隧道或者只能等到春暖花开才能通行。5月,塞尼峰山口的雪会融化,边境的景象让人联想到西部片里夕阳西下的场景。养路工人的房子四面漏风,旅馆餐厅几乎处于荒废状态,关口的栅栏已变陈旧,唯有早獭的叫声打破了这幽灵般的寂静。几公里外出现了第一个法国村庄——滑雪胜地朗斯勒堡,村民皮埃尔试图改善我们的第一印象:“现在是淡季。夏天,都灵的意大利人成群结队地来到山口,这儿是他们的乐园。”天气一转好,塞尼峰就成为了前往意大利的自然通道。这正是1993年前的情况。皮埃尔年轻时经常到意大利吃喝玩乐并试图“吸引意大利女孩”。朗斯勒堡居民也经常在秋天,趁着冬雪还未封住山口,去意大利购买过冬的米面粮食。现在,这些2000米高处的居民时而还会帮助那些逃离自己国家来到此地的阿富汗移民……在这儿,边界线不再隔开人群而是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与巴黎人或南特人相比,阿尔卑斯山法国境内山麓的居民与意大利境内山麓的居民有更多的共同点:方言、远离权力中心等因素共同造成了这一跨国界特性。人们首先觉得自己是“这里的人”,欧盟的形成对他们的生活没造成影响,除了欧元。“欧元是一次革命,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真正代表欧洲的元素。”皮埃尔坐在自家的小酒馆中说,他们曾在这里见证了欧盟诞生这一有趣的历史变迁,“再也不需要法郎,也不需要读书认字,做买卖变得容易多了。”

小镇利维亚位于比利牛斯山东部,每到夏末,总是一幅被太阳烤焦和夏季火灾的景象。占地12.84平方公里的小镇隶属于西班牙,却完全位于法国境内,就像一个被围在法国国土中央的小岛。希里维亚是这个仅有1700名居民小镇的镇长,她坐在办公室里,神态安详,从不为身份问题苦恼。对她而言,边界只代表证件而已。二十年前,村子里的孩子必须穿过法国边境再到西班牙中学上学。“那时候,我们总是受控制。没有证件别想上学!”今天,居民们能够在“产品更便宜的地方”购物而不用害怕搜查。只有几个特例会让人意识到法国不是西班牙,西班牙也不是法国:冬天,当大雪覆盖了1200米高的利维亚小镇时,来自西班牙的除雪工会在途经法国公路时拆掉雪铲,到了利维亚才重新装好雪铲开始工作。

在几百公里的旅途中,我们有时需要开车行驶两三个小时才能再到达一个边境通道。在巴斯克地区,我们向着海洋南下,边境通道逐渐多了起来。欢迎来到昂达伊小镇,我们法国边境之旅的最后一站。在这儿我们遇到了胡安,一个纯正的巴斯克人。他经营的精细机械企业已由儿子乔恩和米凯尔接手,他的企业见证了这一地区的连锁经济巨变:他的企业建在昂达伊,面朝西班牙,75%的职员为西班牙人。但是欧洲尚未消除所有的差异。胡安的两个儿子像爸爸一样用夹杂着法语、西班牙语和巴斯克语的语言说:“国际差异仍然存在,我们的西班牙职员就要求享受与他们同胞一样多的假日。”边界已经不再,然而两个国家、两种法律总是不时引发风波。最近,法国房建与公共工程联合会对来自西班牙公司的不公平竞争感到忿忿不平,它难以忍受为逃避国内经济危机而来到法国争夺市场的西班牙企业。但是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这些摩擦不会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人们穿过大街时,从不会意识到,我跨国了。比利牛斯山顶的昂达伊小镇生气勃勃。法国人甚至会坐着旅游巴士蜂拥而至来这儿购买比法国内陆便宜30%到40%的商品:酒、香水、服装、餐饮……

猜你喜欢
雷诺走私比利时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法律方法(2020年2期)2020-11-16 01:23:40
他骗我!
雷诺EZ-PR0概念车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0
雷诺EZ-Ultimo概念车
车迷(2018年12期)2018-07-26 00:42:24
比利时炸薯条也要申遗
雷诺日产冲前三?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4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0:52
总觉得别人的好
环球时报(2009-12-15)2009-12-15 12:46:24
走私走到尽头?
南风窗(2000年11期)2000-06-14 03: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