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蔚
“那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鸿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写《出梁庄记》。
今年4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梁鸿的《出梁庄记》问世。这本书被视为为她赢得广泛声誉的《中国在梁庄》的姊妹篇。2010年出版的《中国在梁庄》,讲述了梁庄和梁庄人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命运、生存状况和精神图景。
“‘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分布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正因为如此,从2011年开始,梁鸿历时两年,走访10多个城市、340余人,以超过200万字的图文资料,撰写了非虚构作品《出梁庄记》,描述了梁庄人在城市里、在工厂中的命运。
“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著名作家阎连科如此评价《出梁庄记》。
学者刘瑜则说“梁鸿将‘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
2011年冬天,正在写作《出梁庄记》的梁鸿曾对《中国周刊》记者表示:“在这本书里,我不希望只展示在中国各处的梁庄人生存的艰难,我想展示的千万人共同的命运,展示的是制度和个人、乡村与城市背后的深刻矛盾,读懂了这些,那就可能会更了解现在的中国。”
QA “现在的年轻人对城市的期待更大”
《中国周刊》:在《出梁庄记》里有一章“南方”,其中写到“每扇门后面都是工厂”,你觉得最早一批和现在去南方打工、开工厂的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梁鸿:可能相同的地方都是去挣钱。不同的地方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城市的期待更大,更希望有开阔的空间能够容纳他们。而最早出去的一批有一部分还在拼搏,不断“归零”,但也还存有希望。他们也有大的目标,希望能够“干事业”,未来能够有大的发展,至于将来回梁庄,还是在当地,这都是没有想过的问题,因为生活还在行进,他们还被“困”在当地。
《中国周刊》:在采访里,有没有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工厂 ?
梁鸿:印象最深的是在青岛电镀厂。那里面的污染状况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的老乡们仍在那里忍受。但他们也有所反抗。譬如他们曾经因为加班不给钱而去投诉,但最终的结果却被老板雇人狠揍了一顿。
还有的因为老板过分苛刻而偷一些材料去卖,得钱后大家平分。这是一种消极反抗的方式,虽然效果不大,但却是农民在面对不公平时唯一的选择。他们没有工会,没有合法的方法去获得缺失的正义。
《中国周刊》:其实,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工厂恶劣生存环境的报道不少,采访过程中,你觉得有改变吗?身处其中的工人,他们感受体会如何?
梁鸿: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工厂。譬如在东莞的服装厂,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大车间,因为空间还可以,再加上服装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污染的行业,尽管简陋,但也还说得过去。
厦门的一些科技厂,工作环境也都还可以,欧美一些企业工人可以在里面相对宽松地说话,聊天,但日企就过于规范,各种时间规定很死,流水线本身又是一个很紧张的工种,所以,几乎一个上午下来都会筋疲力尽。但几乎每个工厂又都要加班。
而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工厂就有特别大的问题。譬如我到青岛电镀厂所看到的,确实需要很大改造。还有建筑工人,工人的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耐受力比较强,可以承受,有些就比较差。中老年工人大部分都在默默承受。
《中国周刊》:今年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农民工决定中国经济未来》,认为中国的农民工群体正在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消费者群体。这一根本转变势必推动中国的下一场重大经济演变。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梁鸿:我倒是没有那么乐观。农民工的层次需要细分,譬如中老年的农民工,他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他们基本上还处于储蓄钱的状态,要攒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要应付日常的开支。
年轻工人的消费意识就非常强。他们会几个月节衣缩食也去买苹果手机,买一件心仪的衣服。也基本上是月光族。但他们的消费能力能否大到推动一场经济演变的地步,我还保持很谨慎的态度。这些农村出身的青年工人,包括城市一般家庭的孩子,他们都面临着成家的巨大压力。一旦要结婚成家,要生孩子买房子,整个消费水平马上下降。
《中国周刊》:今年出版界的一个现象是“打工五书”,包括《出梁庄记》在内,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在你看来,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集中出现这种书?
梁鸿:这与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内在联系。也许,这样一个问题到了现在已经是大家都回避不过去的问题了,第二代第三代青年进城农民正在成长,大规模地走进工厂,各种事件越来越多,因工作环境、待遇问题、身份尊严问题或成长问题导致的自杀、抑郁、偏执、罢工等等频频发生。大家都有一种隐隐的危机感。写作者这个时候集体关注也是非常正常的社会反应。
《中国周刊》:对于“中国新工人”的说法,你怎么看?
梁鸿:这一问题我没有认真研究。我想这主要表述的是这一群体作为一个阶层,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所应该要注意的,也想把改变“农民工”这一词语中所包含的巨大的歧视性和制度性问题。但也有值得警惕的地方是,一旦把它表述为一个阶层,有固定的含义和边界,可能又会带来更大的区分和彼此间的不融合。
《中国周刊》:从你的采访来看,你觉得“工厂”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吗?
梁鸿:我们肯定会看到一部分中国的状况。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工厂里以高度里集中的方式呈现出来。公平、待遇、正义,还有精神的困境。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增高,“工厂里的中国”将成为以后中国生活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问题。那么多年轻工人,不管是农民工,还是一般城市工人,都面临着如何获得尊严、公平和平等的问题。
其实,今天看来“富士康”的问题并不简单是农民青年工人的问题,它与户口的关系并不十分直接,相反,它与工人如何在工厂生活保持完全的自我和精神的健康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