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EDDY
我去通州之前和曾丽欣通了电话, 在北京的东轴线上——三点钟方向——当她告诉我怎么去她学校时我有点惊讶,要去北京物资学院,要先坐新开通的地铁6号线,这是我第一次坐6号线,这也使得我的“远东”之行显得非常方便。
我到达最后一站的时候,换乘了一辆公交车,一路向东的过程中,我对着物资学院的标识左右张望,不过只看到一堆堆沙子和石头,我看到许多尚未完工的建筑以及巨大的水泥搅拌器,随时等待着填充材料。我正在疑惑大学从哪里开始,城市要在哪里结束?没准学校就是个充满了各种材料的大试验场?
但当我真的到了物资学院,见到了微笑着的曾丽欣的时候(她刚从图书馆自习数学出来),我意识到我完全误解了“物资”是什么意思。它不是指材料,也不是指工程,也不是物理学。Google的解释再度让我失望,我不得收起我原先对这个学校的想象和好奇(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完全实行实践教育的学校,甚至还期盼能看到爆炸试验,或者是钢铁在酸水中冒泡的场景),承认我的无知。
问:物资学院跟物资没有关系吗?
答:有一些系学物资运输,比如物流学院。
问:你自己学什么?
答:统计。我原来打算学经济,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决定的。我们到里面去吧,这里太冷了。
我们沿着一幢大楼走,这幢楼的外墙上装饰了一条红色彩钢条,上面布满了象征着财富的符号以及商务人士的剪影。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学。
丽欣指给我看喷泉,据说只有学生返校的时候才会开:“它开的时候真的非常漂亮。”她向我保证。我们到了一间学校社团用的房子里,看上去像是给艺术团用的,墙上有很多手写的日历。我特意看了下三月的日历。
问:平时三点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
答:你可以透过窗户看见那个广场吗?三点是同学们换教室的时候,所以你可以看到广场上都是一群群穿越而过的换教室的人,快速转换以后,大家三点基本又回到了教室里。
问:每天都这样吗?
答:只有少数时候例外,比如星期二下午三点,这是我们参加社团活动的自由时间。有点像学校里的特定时间,我们学校一半学生来自北京,另一半来自外地,不管从哪来的,周二下午三点钟这个点基本都可以通过社团相聚在一起。
丽欣带我去外面见更多的同学。我们在计算机信息学院遇见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刚刚下课。张益恺和袁亮都来自北京,他们学同一个专业,住同一间宿舍,是好哥们儿。
问:你们平常三点钟都在干吗?
答:在教室里。
问:周末就回家吗?
答:是啊,周末有时候玩魔兽。
问:你们两个一起玩吗?
答:有时候。我也会看看有趣的小说。
问:比如说什么样的小说?
答:我最近正在读《三国演义》。还读《哈利·波特》。
问:你提到三了!有意思……我在想这两本文学作品的时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你觉得时间是按直线旅行的么?
答:你说的这个——是哲学?
问: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历史可能是最接近时间本质的,你认为有没有可能存在时空旅行这样的事儿?
答:理论上说,应该有的吧。
问:如果你们突然到了三年后某天下午三点,你们会在做什么?
张:毫无疑问,我在学视频游戏。
袁:我估计会在IT公司找到好工作了,或者在外企。
外面真的太冷了,我们接着走过了女生宿舍,在这里遇到了丽欣的一位舍友,王立娟。
问:你学习什么专业?
答:我学IT,网络所有相关的都学。
问:你家在哪儿呢?
答:我家在长城边上,八达岭。
问:啊,下午三点钟的长城看上去怎么样?
答:很美啊!
问:离得这么近,你是不是经常去爬长城啊?
答:我从来没去爬过长城!
问:啊!啊!!!
曾丽欣:这真的很奇怪,几乎所有的外地学生都去过长城啊故宫啊这些著名景点,而几乎没有一个北京同学去过。因为太近了,觉得没什么。王立娟很忙。
问:真的?你在课余做什么兼职?
答:我在图书馆勤工俭学,还在肯德基兼职。
问:下午三点钟肯德基里什么情况?
答:到处都是人,其实,很多都是白领工人——IT民工最多!
我们在食堂遇到了很多学生,徐晓柳来自浙江,她在经济学院,喜欢摄影。
问:不在教室学习的时候,一般下午三点你会干吗?
答:逛街!
问:你一般去哪儿逛街?
答:西单、木樨园,或者王府井。
问:数字三在经济学里重要吗?
答:没明白,你指的是……
问:哦,我说的是三点钟重要吗?比如在股票交易市场,三点收盘,人们终于结束了一天或兴奋或沮丧的交易。
答:每个国家交易时间都不太一样。我还以为中国是在下午开始交易的。
问: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在上海吗?上海证券交易所?
答:是的。
问:上海在中国的三点钟方向!
答:你又绕回来了!
责任编辑 :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