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

2013-04-29 00:44:03刘婧姝
世界文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叶卡捷琳娜彼得大帝女皇

刘婧姝

涅瓦河畔的参政院广场上,二百余年来静静伫立着圣彼得堡城市的象征——彼得一世青铜骑士像,铜像的花岗岩底座上分别用俄文和拉丁文刻着“献给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敬建”。自1782年起,这尊恢弘的艺术杰作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瞻,更是成为众多文学家、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1833年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就长诗《青铜骑士》:“那铜像把头颅挺入夜空,高高耸立,有如渊淳岳峙。”一个俄国历史转折时代的沙皇,在伟大诗人的笔下平添了几份神秘。

在俄罗斯三百余年的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铜像的原型——彼得大帝,另一个就是女皇、铜像敬建者叶卡捷琳娜二世。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之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当时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和英国已经确立,而在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1697年起,彼得一世隐姓埋名游历英国、荷兰、德国各地,考察西欧文化、科技。在位期间彼得一世推动欧化运动,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他建立了正规的陆海军,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振兴教育,刷新文化,改革货币制度,建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迁都至此。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政变中废黜彼得三世,并登上皇位。她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国家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

事实上,早在彼得一世生前就曾有一位意大利籍法国雕刻家拉斯特列里为其作过一座骑马铜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761年,纪念碑还没有建成。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后,一直以启蒙运动庇护者的形象自居,同欧洲的著名学者狄德罗、伏尔泰等常通书信,并试图把俄国的一切文化改革措施都归功于自己。叶卡捷琳娜二世深知,为帝国奠基者树碑,既有利于巩固政权,对俄国教育和启蒙运动亦有好处,因此决定重新设计雕刻彼得一世纪念碑。

1766年,时任巴黎艺术学院教授的狄德罗向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荐了法国雕塑家艾蒂安,莫里斯,法尔科内(1716—1791)来完成这一历史性的建筑。狄德罗称:“在他身上(法尔科内)既有着无穷的细腻的审美、才智和温柔,又兼有粗犷、冷酷和怀疑一切的特质。”法尔科内当时是一家陶瓷工厂的设计师,但一生都梦想着铸造一座纪念碑式的作品,梦想着“赋予无生命的材料以鲜活的、震撼的、富有激情的灵魂”。1766年,50岁的法尔科内同自己年仅17岁的助手、学生玛丽,安,科洛来到彼得堡,女皇热情接待了雕塑家,但是很快,法尔科内异常严苛的要求和严肃的态度让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厌倦,他的设计理念也往往同女皇及大多数宫廷显贵的意见大相径庭,叶卡捷琳娜二世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俄罗斯艺术学院主席、廷臣公爵伊万,别斯基,但是别斯基同样对纪念碑的设计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也使得别斯基同法尔科内的关系剑拔弩张。雕像的设计与铸造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

铜像设计之初,狄德罗曾向法尔科内推荐当时的传统程式:以身披动物皮毛并用凶狠眼神注视彼得大帝的野蛮形象和向彼得大帝伸出双手、在大地上享受和平的“人民与民族的爱”的形象来环绕铜像,以此来诠释彼得一世的不朽功绩。然而脾气暴躁的法尔科内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他回复狄德罗:“我设计的纪念碑将是简练的……我不想把他表现为伟大的统帅或胜利者,虽然这两者他都兼而有之。我想表现这位英雄的个人品格。他作为自己国家的创造者、立法者、改革者是更主要的、更应该展现给人民的。”同时他也拒绝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希望将彼得大帝塑造成手持权杖高踞骏马之上、像罗马大帝一样的形象的想法,他在给别斯基的信中写道:“难道您能够想象一位被选中设计如此一尊恢弘的纪念碑的雕塑家,会让其他人的意志操纵他的双手?”法尔科内最终决定将铜像设计成策马奔腾的骑士——如狄德罗所言——既是统治者又是守护者,这一方案最终也得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赞同。

为了使骑士雕像形象更逼真生动,依照女皇的命令,在专门堆起的一座小山上,找一位跟彼得一世身材相似的将军策马冲上山丘,在峰顶上勒缰立马,循环重复直至完美地将这个瞬间完成,连马“模特儿”都是从皇家马厩里精挑细选的。而关于彼得一世的衣着,法尔科内不想套用传统的做法,穿着罗马式的服装,认为应该使之具有时代的气息。起初,他决定采用俄国服饰,但因彼得大帝生前不喜欢穿俄国服饰,法尔科内最终没有在纪念碑中让彼得穿纯粹的俄国服装,而是让骑士穿一身过膝的、宽大的半大衣,肩上一条类似披肩的织物经过前胸从后肩下垂到马背上,更是加强了雕像跃进的律动感。法尔科内认为它与伏尔加河上纤夫的衣服有相似之处,这一类似古代和俄国民间的、经过艺术家改造的服装,不仅契合了纪念碑题材和构图的风格,更使彼得一世的形象既贴近人民又不失大帝风采。

纪念碑铸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会引发争论和怀疑。特别是关于将邪恶与嫉妒的象征——蛇的形象置于马蹄之下的想法,叶卡捷琳娜称自己“不喜欢也不讨厌”。法尔科内向女皇解释,一切伟人——不论是彼得大帝,还是叶卡捷琳娜本人,都战胜过不知感恩的人的嫉妒,因此被践踏的蛇的形象是不能省略的。因自己被和彼得大帝相提并论而心情大好的女皇最终同意:“古老的歌谣里唱道:如果需要,那便是需要。这就是我的回答。”最终这一设计由俄国雕塑家戈尔杰耶夫完成了。事实上,除却象征意义之外,将蛇和马的尾巴连在一起的设计,使其整体成为铜像的一个支点,使跃起的马看上去似乎只有两只后蹄支撑于地面,造成一种震撼的艺术效果。

而对于铜像头部的设计,法尔科内进行了三次尝试,却都不能让叶卡捷琳娜满意,而玛丽,安,科洛的设计草图则被女皇采纳,据传,年轻的艺术家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彼得一世头部的雕刻,而且被公认与彼得一世惊人的相似,经由法尔科内的修改,彼得头像最终完成:头上戴着树叶编成的桂冠,额头高而有体积感,额上有皱纹和眉弓,脸颊微垂,鼻子略尖,坚毅且棱角分明的下颌和上扬的眉线都突显了彼得一世的冷峻与威严。科洛更是因为自己杰出的工作成为俄罗斯艺术学院的一员。

依照法尔科内的设想,纪念碑的底座应该是一块完整的原石。从1767年开始,人们找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地方,却还是没有合适的石头。《圣彼得堡简报》刊登声明,奖励能够提供有用信息的人。终于,在彼得堡近郊拉赫吉一位农民带来消息,在他家附近有一块理想的巨石:长13.42米,宽6.71米,高8.24米,重约1600吨,该石曾被闪电劈中,中间裂了一条大缝。石头找到了,运输又成了大问题。叶卡捷琳娜亲自来到拉赫吉,观察指挥如何运送石头,最终,由四百多人组成运输队,特制一辆铜车装载,下面以圆球滚动,历时九个月,才终于将巨石送抵彼得堡,其间女皇曾数次视察了这工程。巨石制成的底座前端被设计成高山的悬崖,骑士高踞崖顶,后端则刻有倾斜的、通向悬崖的路。最高处骑士的前面是一个形似水浪的陡峭面,裂缝则刚好用来固定铜像。

铜像的选址用了四年时间。最终,叶卡德琳娜决定把纪念碑放在彼得堡的中心——参政院广场。广场面临涅瓦河,视野开阔,两旁是彼得一世时代建成的参政院和海军大厦,无疑是安置铜像最合适不过的地点。

然而就在这项伟大的工程即将完成的时候,法尔科内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女皇对法尔科内的工作很不满意,认为他独断专行,并不再邀请他来王宫,她也不再监督工程的进展,同时在彼得堡出现传闻,称雕像的设计完全由别斯基一人负责,法尔科内仅担任了技术工作。1778年,距纪念碑竣工四年之前,深感受辱的法尔科内离开工作了12年的彼得堡,俄国建筑师费尔腾接手了他大部分的工作。其后的十年间,法尔科内深受瘫痪的困扰,再无其它作品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雕像铸造期间,由于熔融钢铁冲破模具,导致工作间内发生火灾,工人纷纷逃生,唯有铸造师叶梅利扬,霍伊洛夫冒着生命危险扑灭了大火,才使众人数年的心血得以保存。法尔科内曾就此事写道:“我们务必要用成功来回报他的英勇。”事实证明他也正是这样做的。

1782年8月7日,参政员广场上举行盛大仪式,庆祝彼得一世登基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彼得大帝纪念碑——青铜骑士像的揭幕仪式。主设计师法尔科内未在邀请之列,显然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这一伟迹是她个人的功绩,她还将法尔科内拟定的题词进行了删减,刻意将自己的二世之名直接置于彼得大帝一世之后,试图巧妙地掩饰自己弑夫夺权的事实,以强调其不容置疑的权力。

在纪念碑建成五十年之后,普希金以偶然听来的故事为蓝本,只用二十一天写下了不朽的名作《青铜骑士》,也正是从此开始,彼得一世纪念碑在彼得堡被人们称为“青铜骑士像”。卫国战争期间,市民们精心地搭建了高约14米的砂石外墙作掩护,“青铜骑士”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正如诗人所言,“只要我在我的位置上一天,我的城市是无所畏惧的”。青铜骑士对俄罗斯人来说,是国家繁荣复兴的象征,是勇敢、坚强、永不言败、执着向前的俄国精神最鲜明、最生动的体现。他高举手臂,目光炯炯,数百年来指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不停歇地努力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叶卡捷琳娜彼得大帝女皇
“女皇”花花
俄罗斯圣彼得堡沙雕节
中外文摘(2022年16期)2022-11-15 06:58:40
隔桌对谈
古人的春日美味时光
彼得大帝的五位宠妃
看世界(2021年8期)2021-05-23 11:00:55
《俄罗斯皇朝》(节选)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分析
俄罗斯也有女皇吗?
圣彼德堡宫殿
“打工女皇”杨利娟:海底捞背后的女人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50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二十三)德意志血统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