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茗越
摘 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依靠信贷业务,与此同时由信贷业务带来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操作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文章中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做了简单概述,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之必要性,最后根据问题和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问题;信贷风险管理;解决策略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基本概述
所谓信贷的风险,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情况。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借款人具有是否能够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是指商业银行由于形成大量不良贷款而导致危机的可能性。目前信贷资产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信贷业务当然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这也意味着信贷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引起信贷风险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其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银行的高负债经营的必然。高负债经营是商业银行的突出特性。存款具有的高提取性、高流动性和短期限性等特点,但其却是商业银行形成资产的大部分资金来源。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有不一致的流动性与期限性。如果银行出现了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而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就必然导致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的不对称,进而出现储户兑换现金的高潮,这样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导致银行倒闭。因此,高负债经营要求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2.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反映。银行是一种金融中介,在现代经济中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中枢,其影响已经于触及到社会职能的方方面面。由于银行的风险的集中性,银行如果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某种信贷问题,经济主体最终通过信贷关系将部分甚至全部的风险转化为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最后带来的是经济风险。我们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控制银行信贷风险,最终掌握经济风险,保证国民经济稳定的运行。这再一次的说明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信贷组织结构不合理。从商业银行信贷体系运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从上而下的信贷管理模式,在信贷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基层银行往往为了短期收益,盲目扩大信贷规模, 这就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基层银行的信贷权力过大,对上级信贷政策并不能很好的执行。从横向看目前的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之间的在信贷信息方面的沟通交流严重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这就引发了企业和个人在与银行的沟通中引发各种程度的欺骗行为,严重的话容易导致助长企业和个人造假欺骗银行的行为, 大大增加了银行防控风险的难度, 带来巨大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内部, 信贷管理部门和信贷业务部门之前并没有做到彼此完全的独立,这就导致了信贷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监控, 最终不利于对信贷风险的防范。2.政府因素仍然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我国,银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是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 主要目的是实现政府所要求的调控目标, 因而并没有在经济中的形成独立自主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政府干预信贷的行为越来越少, 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断的扩大融资规模, 尤其产生的债务被信贷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也越来越大,这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重点的信贷风险。3.信贷结构不合理,导致信贷风险较高。信贷结构不合理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高的一个特别突出的原因。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往往是商业银行信贷的主要对象, 这些对象中主要包括房地产、钢铁、汽车等发展速度较快且利润也高的行业,但却很少含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农村地区。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从银行本身来讲,这种集中度较高的信贷结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旦爆发风险将对银行本身产生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学来讲, 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相当的不利。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1.培育一种新型的信贷文化。首先,就是要树立起较强的信贷风险意识,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至关重要,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拥有牢固的风险意识,信贷工作人员才能时刻以规范要求自己。其次,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在眉睫,迫待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基础性的工作抓起,必须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这就需要加强对信贷人员业务的培训,提高操作的专业化角度,降低操作的风险性。最后,制度是一切的保障,要想做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用制度去管理和约束。根据信贷业务的特点,银行英爱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实施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比如可以设置贷款质量考核指标,具体落实好业务流程中的责任、权利、利益,将风险指标量化等。2.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1)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应该是商业银行必不可少的环节。银行内部首先要建立客户资产信息的评价体系,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客户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相应的得出客户的信用程度,并做好记录。银行一定要尽快完善好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细分客户类型,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应不同的客户,充分的获得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评价结果。(2)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第一,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分类认定调查的分类技能,保证审查和审批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第二,明确贷款的硬性条件,对逾期天数、欠息时间等这些情况做出硬性规定,增强分类的客观性;第三,理顺流程,分类审查人员的工作流程顺序需要理顺,并对其加以监督,实施分类责任制,尽力减少导致分类不准确的因素。3.规范贷款的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在贷款定价时,应该考虑对贷款损失的预期,将其作为办理贷款业务的正常成本予以考虑。由于银行资产组合属于不同程度的风险资产的组合,因而违约的概率始终存在。银行给客户的贷款进行定价时,先要评估在与客户业务往来中的成本和收益,并结合银行既定的利润目标来进行。当然银行还可以通过担保抵押对预期外的损失进行补偿。再通过合理的贷款定价调节来降低补偿后还有损失的可能性。这其中在对担保抵押进行分析时,应以实际变现价值考虑风险补偿,彻底改变教条主义的做法。4.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1)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一套严密和適用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是切实可行的,银行应当摒弃努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切实加强系统性和准确性的风险搜索,并具有前瞻性的判断风险的波动趋势,在风险管理工作的争取主动性。(2)严格期限管理。严格期限管理就是要做到,通过科学分析客户的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制订还款期限,以达到规范客户授信制度。一旦制定好了合理的贷款期限,就要督促客户及时还款,避免由于资金被挪用而带来风险。这其实归根到底离不开贷后管理。
参考文献:
[1]卫季悦.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毕桂凤.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2.
[3]卞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4.
[4]吴小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