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
摘 要: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描述历来被认为是他对社会理想的集中阐释,“小国寡民”既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他针对广士众民的社会现实提出的通往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 就有望达到“至治之极”的理想政治。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社会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文学内涵
“小国寡民”一语出于《老子》第八十章。此章以小国寡民之说,勾画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式,“小国寡民”中的“小”和“寡”应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小”、“使……寡”。对于“小国寡民”,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以大国为小国,以众民为寡民,如河上公注曰:“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样的理解虽与“治大国若烹小鲜”相合,但显然与下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叙述相矛盾,恐非确解。另一种使其国小,使其民寡。如此理解,则可与下文的叙述相合。 但这并非像人们字面所理解的那样要恢复到远古去,是消极落后的表现。老子小国寡民之理想的提出,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老子描述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30章)。身为周王室史官,老子深观社会的动荡变迁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他看来,“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可见,多欲有为易毁坏人性。他希冀一个“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和平环境,并最终绘制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可以看出,老子是针对时世弊端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对当时政治的反思。
这里“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中的“什佰“可理解为”十百人之器”,即先进的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工具,但却是老子所鄙弃的奇物(智巧之物),所以弃在一旁,不予使用。在老子的理想社会中,“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奇技淫巧”就是这个道理,故提出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 章) 的思想。“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人民爱惜生命,安守家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并非是想人们回到以前的蒙昧之世,而是要人们思太古之道,化欲返朴,追求的是一种素朴的生活方式。“甘其食”四句,说人之居于世,以本然状态为至上境界。在这种理想的国度中,人际关系也简单到了最低限度,邻国四望、民情淳朴而无所欲求, 各地和平相处,不相互冲突,乐享社会的安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句意在追寻淳朴善良的民风,而不拘泥于那种繁琐、浅薄的礼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国寡民”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他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方案。“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表面看起来是主张弃先进的文明成果而不用的返古行为,实则浅含着对现实的超越和变革,它强烈地表达了老子“见素抱朴”的美好愿望,回到没有压迫和剥削,淳朴自然、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二、重新探析老子的理想社会
老子的理想社会并非全然倒退回原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而是仍有“小国”和“邻国”。《庄子·逍遥游》:“国是五等之邦。”“一个邦往往就是以一个大邑为中心,包有一定范围的田土。”“一个邑应该是一个居民的聚落。” 这里的国应该代指一定的行政区域。理想国的君主是“圣人”,他让百姓人人保持着无欲无求的童蒙之心,政府和人民安其所、乐其居,忘记了君主和政府的存在,虽有国却好似无国,虽有君却好似无君。这种理想的政治,老子称其为“至治之极”。
“小国寡民”并不代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而是对人类文明弊端的深刻思索,是要在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下来实现人类的文明。远古蒙昧时期是一个先民们食不果腹、茹毛饮血的时代。“什佰之器”和“舟舆”即工具先进、交通便利,“甘”、“美”、“安”、“乐”四字在今天看来仍然标志着极高的生活水准,“俗”主要指文化生活,既包括婚俗、丧俗、节日习俗,又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和行为规范,由此可以推断“小国”的“寡民”只有在物质文明满足的状态下才有条件去乐享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可见,老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极其丰富的。他之所以主张“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是因為在他看来,先进的工具虽然可以事半功倍地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欲速则不达。所以,这并非是对原始社会的复归,而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这个理想国蕴含着他对文明异化的深度批判,体现了他对自然质朴的人性和恬淡无欲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老子的政治理想是以无为治天下,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对淳朴民风的追求。正如冯振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语‘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 这种理想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的遐想与渴望的范式,那是一种对生命自然舒展状态的追求和超越了物欲、自在淡然的心境。
三、结语
小国寡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怡然有余乐的理想国世界。人类一般有两种乌托邦,一种是向前看的憧憬未来的乌托邦,希冀未来是物质和精神世界极端发达的人间天堂;一种是向后看的怀念过往的乌托邦,幻想回归唐尧虞舜周公时期,重返简单真诚的田园生活中去。老子所倾心的“桃源社会”在物质领域是第一种,精神领域是第二种。可见,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们可以以此理想的社会模型来衡量、评判当今的复杂社会在高速发展状态下的利弊得失,在单纯少欲的精神诉求和高效率的复杂物质领域中求得平衡,构想一个人人甘食、美服、安居、乐俗,不分高低贵贱,没有恃强凌弱和一切不平等的乌托邦王国。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欲中抽身出来,复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世界,小国寡民,寡而忘忧,乐在自我,神自高乎,意自得乎,永不失去心中的“一方自然”。
参考文献:
[1]《老子评传》,陈鼓应、白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白奚《“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阐微》,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8期.
[3]赵玉玲《重析“小国寡民”——谈道家的现代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