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永泉
台风过境!小心!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30日上午6点45分,飓风“桑迪”在美国新泽西州登陆,风速达每小时135千米。“桑迪”裹挟狂风暴雨,将海面掀起创纪录的4米高巨浪,使海水淹没房屋,涌入纽约地铁:巨浪将泊在海滨的数万艘私人游艇毁坏,有些被冲到大街小巷,甚至陌生人家的庭院,有的则永远葬身海底;城市的许多建筑物、树木被损坏;曼哈顿区一座在建摩天大楼旁的起重机的吊臂被狂风折断,悬在空中,在大风中摇摇欲坠,十分危险:布鲁克林地区有变压器发生爆炸……据估算,“桑迪”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大风、暴雨、风暴潮是台风最主要的三个撒手锏。其中,尤以风暴潮威力最强大。
愤怒的海浪——风暴潮
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若恰巧同时与天文潮(通常指潮汐)的高潮叠加,则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美国大西洋沿岸以及墨西哥湾很多人口稠密地区海拔不超过3.5米,风暴潮很容易造成巨大破坏。
不少学者认为,近年来台风频繁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气候学者迈克尔·奥本海默曾发表一份报告,警告纽约重大洪灾周期不久将由每百年一次变为每3至20年一次。他还指出:纽约如今极易遭遇由于飓风导致的极端洪灾。多位科学家认为:就飓风而言,气候变暖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海平面上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迈克尔·曼恩说,纽约附近海平面比100年前升高将近30厘米。其次是大西洋温度升高,让飓风威力更强。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学者卡特丽娜·海霍说,大西洋平均温度比一个世纪前升高两度。气象学者杰夫·马斯特斯经研究解释:“桑迪”之所以来势汹汹,是因为它受到了更加温暖的墨西哥湾流的“助力”,大大增加了它的能量。飓风的名称与玛雅神话中风暴之神和加勒比神话中邪恶之神有渊源。可以说,“桑迪”就是这些邪恶之神在现实世界的化身和显现。
嘶喊的大海——海啸
海啸之罪
公元2004年12月26日,这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日子。这天上午,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发生了全球50年来最大的海啸——高达10余米的海浪顷刻间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的沿海地区,甚至波及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等国。威力之大令人难以想象;造成人员伤亡,史无前例——在印度夺去了约1万人的性命、斯里兰卡4万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则达23万人之多。最终的统计是:30万人被大海吞噬,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灾难发生之际,正值圣诞节的旅游旺季,事发地点多位于海滨的旅游热点附近,那里聚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外国游客。当10多米高的巨浪铺天盖地突袭而来的时候,许多人猝不及防,纷纷溺毙。罹难的30万人当中,有三分之一是天真无邪的儿童!父母本想带他们过一个祥和、愉快的圣诞假期,没想到却把他们领进了鬼门关!许多父母为他们逝去的孩子悲痛欲绝……
海啸之谜
海啸是什么?
科学家告诉我们:海啸就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由海啸激起的海浪可高达10多米以至几十米不等,一般的奔腾运行时速为800~1000千米。这种海浪可绵延几百千米的距离,甚至深达几千米的海洋底部。当猛烈的海浪冲撞上大陆时,能产生相当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实在令人震惊恐惧!
“海为什么会突然大啸?”有同学会问。
答案:都是地震惹的祸!
例如前面所讲的印度洋大海啸,就是因为在2004年12月26日这天上午9时(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这场地震让整个地球都在震动。颤动之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曾这样说。
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会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了大海啸。
除了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连小行星和彗星落入海中也都可引起海啸。
海啸来袭,怎么办?
“防患于未然”这句话始终是没错的。好在海啸是可以预测的,因此,每个国家都应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机制和减灾系统,居安思危,即便海啸突袭也不至于猝不及防。一些国家已经将演习活动深入社区层面,包括对选定的沿海社区民众进行有限疏散。这样全过程的演习活动,不但对警报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检验,而且提高了民众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
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和美属萨摩亚群岛发生里氏8.1级地震,引发海啸。高达4到6米的巨浪接连4次涌上陆地,造成当地183人死亡。但事后却有一名10岁的新西兰女孩受到了政府的嘉奖。原来,老师给她们讲过预防海啸的知识。那天,她正和家人在海滩玩耍,忽然发现海水在快速后退,远处海面上有浪花在不同寻常地跳荡。她意识到,要来海啸了!于是,小姑娘不顾家人,急忙向海滩游客和附近居民发出警报,要人们赶快离开海边和房屋,往高处和山上跑。凡听了小姑娘的警告的,都保住了性命。
预防海啸小贴士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
★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应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大海里的“红色幽灵”——赤潮
从一则故事谈起
故事发生在福建平潭海边某渔村。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里有许多海产品养殖户,他们靠在大海上养殖鲍鱼、扇贝等海鲜养家糊口、发家致富。
2012年5月底的一天,家住这个小渔村的小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爸爸昨晚说,今天要采收鲍鱼了,并许愿说卖了钱给他换台好电脑。爸爸说这话时,带着满脸的喜悦。是呀,辛苦了一年,谁不盼着来个大丰收呢!想到这儿,小海决定绕道去海边养殖场,看看那里鲍鱼丰收的场面。
离海边越来越近,忽然小海闻到一阵阵腥臭味儿。临近一看,原本放置在海水中的鲍鱼笼已经被拉出不少,凌乱地堆放在渔排上,而从鲍鱼笼里倒出来的鲍鱼都死了、发臭了,也堆放在渔排上。妈妈和其他养殖户的几位婶婶正呆坐在渔排上掩面哭泣。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了?”小海急切地问。
这时,还在不断将鲍鱼笼从水中拉起的爸爸一脸愁容地说:“发生赤潮了,鲍鱼都死光了。孩子,你的新电脑是换不成了!”
赤潮!小海脑袋嗡地大了,他记得从哪本科普图书里读到过,那叫“大海里的‘红色幽灵”啊,来无影去无踪,可厉害啦!
没错,由于赤潮神出鬼没,危害又很严重(像这次福建平潭赤潮造成的鲍鱼成品死亡约为6230万粒,鲍鱼苗8989万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亿多元。),所以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
“红色幽灵”危害海洋生物
科学家告诉我们,赤潮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自然现象,但近年来的赤潮多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有同学会问,赤潮都是红色的吗?
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由于赤潮发生的原因、浮游生物、细菌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发的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据研究,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我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赤潮对水产生物的毒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赤潮生物的分泌液或死亡分解后产生的黏液,附着在鱼虾贝类鳃上使它们窒息死亡:鱼虾贝类吃了有毒的赤潮生物后中毒死亡:赤潮生物在死后的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体里的溶解氧,使鱼虾贝类缺氧窒息而亡。
此外,赤潮还破坏海洋环境。赤潮严重时,海面上会形成一层油污似的赤潮生物,它们以及大量死去的海洋生物被冲上海滩,臭气冲天。破坏了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此影响了海洋旅游业。
渔民称赤潮海水为“辣椒水”,与皮肤接触后,可出现瘙痒、刺痛、出红疹等症状;如果溅入眼睛则疼痛难忍:有赤潮毒素的雾气能引起呼吸道发炎。为此,奉劝小朋友们,在和家人去海滨游玩时,千万不要在有赤潮发生的水域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还要注意,被赤潮污染的海产品一定不要吃。因为,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产品积累了赤潮毒素(统称为贝毒)。科学家们确定有10余种贝毒毒素比眼镜蛇毒素还要高出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强10多万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导致死亡。人们不慎食用被赤潮污染的贝类、鱼类而引起人体中毒的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
寻找原因,避免灾害
就拿福建平潭发生的这次赤潮来说吧,据那里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检测,当时形成赤潮藻类的细胞,密度达到1千万个/升,远远超出了正常海水的指标。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些浮游生物、细菌突然间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呢?
科学研究表明,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近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那些海洋微生物吃得饱喝得足,能不大肆繁殖吗?另外,我国海水养殖场密度越来越高,投放饵料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是近年来我国沿海越来越频繁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一般在海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海流和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为赤潮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风力适当、风向适宜的话,就会促进赤潮生物聚集,从而更容易发生赤潮。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不同海区、不同类型赤潮的暴发对温度以及盐的浓度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在表层水温突然增高和盐度降低时,会促进赤潮的发生。在水体交换弱的封闭海湾,赤潮一般发生在雨过天晴之后。
赤潮的防治
根据赤潮发生的原因,我们首先要控制近海海域的富营养化。这就需要加强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其次,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根据水域的环境条件选择一些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品种,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控制养殖面积:改进饵料成分及投饵技术,使其有利于养殖生物的摄食,减少残饵,减轻水质和底质的污染: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立体养殖,尤其是鱼、虾、贝、藻混养,建立生态养殖系统。
再次,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要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经船只和养殖品种的移植带入养殖区。
最后,一旦发生赤潮,可采用撒播黏土法进行治理,还可利用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理。这些方法都很专业,同学们只需了解这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