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2013-04-29 01:12张彭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习者创设教学法

张彭举

【摘 要】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境或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语文情境教学法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一、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 Contextual Teaching) 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期由布朗( Brown) 等人提出的,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动机等因素,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获得与知识的应用联系起来,促进教师把学科内容与世界的真实情境联系起来。在进行基于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需要积极参加教学中的学习和实践共同体活动,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从而深化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理念需要学习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并把抽象的概念与生活实践、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二、“情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的一切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处于事件中心的人又是有感情的,这就构成了事件发生时一定情境下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 认识、感情、意志、行为和个性) 和客观环境因素( 特定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 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情境通常具有两极性,有良好情境和不良好情境。现代教学法,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是以生理学、心理学、文学理论等为基础的。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之于发动机。大量的心理实验证明,愉快时人的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反之,消极情绪则会阻抑认识活动,会使智力活动迟钝、受阻。“脑功能定位说”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生理学的根据。根据这种理论,大脑左半球管抽象逻辑思维,大脑右半球管具体形象思维,两者协调发展才会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现代教学法是沿着苦学—乐学—会学的道路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情境作为自觉设计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伴随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情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创设情境必将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三、情景的创设

情境教学的进行,建立在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基础之上。教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情境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在真实情境或仿真情境中学习,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促进其对所学内容意义理解的同时,缩短书面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1.不同内容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

内容结构严谨的教学内容,如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创设拥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含许多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在保证内容准确、严谨的同时,又要保证学习形式的具体性、操作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内容结构不严谨的教学内容,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口语交际等,要求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模拟实际情境和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2.学习任务与教学情境必须相互融合

学习任务与情境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教学情境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到情感都能顺其自然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化理解、巩固应用。

3.创设的情境应注意与学习任务之间的主次关系

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切忌喧宾夺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与学习任务较远甚至不相干的地方去。情境在创设中要注意与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紧密联系,其设置的相关元素要集中且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歧义和争议的部分要舍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情境教学法建构起以“情境”为主体、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框架,以“趣味”动其心,以“情知”移其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发展智能为终极目标。在“爱”的氛围中,在“美”的情境里,在“情”的感染下,活化学习动机,开启心智,陶冶情操,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者创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