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在许多媒体中,经常出现以名人的缺点为主题的故事。像亚历山大大帝终生不会系鞋带;爱迪生小时候,反映迟钝,还闹过“孵鸡蛋”的笑话;“科学巨匠”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等等。这些名人佚事很多,它的出发点,是要告戒大家,人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甚至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也不是天才。可是这些故事到了学生的心中,又产生怎么样的变异呢?
其实我是不知道亚历山大帝是不系鞋带的,是一位学生“教”我的。不注重小节,衣服不整齐,座位上经常一溻糊涂,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虽然提醒过了许多次,甚至还责骂过,可是效果甚微。有一次,我看他没有系鞋带,还在跑来跑去,就怕踩着摔倒了,连忙提醒:系上鞋带。他却调皮地说道:“亚历山大帝从来不系鞋带的!”旁边的同学大笑,可我却傻在那儿,后来网上查了一下,还真有那么回事。当然还是有区别的,亚历山大帝是不会系,而他是不愿系。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也有许多伟人的故事,雷锋、华国锋、司马光、邱少云等等,但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些名人、伟人有什么缺点,心中只有一股敬慕之情,不敢有任何的亵渎,甚至从来也没有想过伟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拿伟人、名人的“瑕”说事,甚至艺人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成为了公众的热点,我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但有点可以肯定,不管是伟人、名人还是艺人,成就他们的绝不是缺点,而是他们背后的艰辛和执着。
说到学习,学生会说,某某科学家小时候也不爱学习;说到不良习惯,学生会说,某某画家,经常不修边幅;说到冲动的后果,学生会说,某某总统,小时候也经常打架;说到看小说,学生会说,某某作家,小时候经常偷偷看闲书;说到偏课,学生会说,某某伟人,小时候数学考了零蛋等等,不胜枚举。如果学生再用一夜爆红的艺人来说事,教师何言以待?会把教育挤到那里呢?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可能用一种尺度来评价成败,但不管怎么样,主流价值观是不变的,也不能变。可是现在许多人等不及,也不愿等,但又不想努力,在获得与付出之间架不起平衡的桥梁,把自己扔到了天平上,一端却没有法码,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说蜘蛛织网是一种遗传本能,那么人类编造理由就是一种懒文化本能。不愿辛勤付出,又渴望成功,当别人表示怀疑时,就拿着“某某也这样”来搪塞,就算是到了失败,也敢叫嚣:“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这个成功之母却只会生失败之子,因为只是想着成功的愿望,却行动着失败的事。
强化伟人、名人的缺点,就是怂恿基因突变,不排除有好的结果,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炒作名人、伟人的缺点,本质上是不愿承受艰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劝人不能过度追求完美,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个不努力的理由。把理由找到了众人仰慕的伟人、名人那儿,还有多少力量可以抗拒呢?如果这些仅仅是茶后谈资,没有深入到精神生活之中,这到也不失为一种压抑情绪释放的好方法,可是它现在已经烙在了一批“好吃懒做”之人的精神世界里,伟人都这样,何况吾乎!多少人沉浸在伟人、名人缺点的“光环”下,以它为庇护所,重复着一次又一次失败。
伟人、名人有这么多缺点,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成就他们的,不是别的,而是自信、自控、自尊,还是那种追求成功的“固执”,“固执”总被视为贬义词,可是事实上,成功一件事,就是需要那种“固执”的精神,可是现在我们的学生还有多少“固执”呢?已经成为可以被轻轻的意念随意扭曲的变形金刚了!缺点,是每个人心中的顽石,有人玩“缺”丧志,有人弃缺扬优。每个人都要有颗包容别人缺点的宽容之心,但是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社会可能会悦纳名人的缺点,却难以容忍普通人的毛病。作为教师,也要正常心看待学生的缺点,不可放大,也不能缩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也要深信,成就一个人,绝不是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