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 22:31:49傅智睿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支持力振子多媒体技术

傅智睿

未来是数字信息时代,电脑与人们息息相关。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型思维的发展。

一、多媒体技术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老师如果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模式越来越单调、乏味,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新颖、别致、趣味盎然的情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时,一开始,笔者用多煤体播放了一段录像:绚烂的霓虹灯,来来往往的车灯,五彩缤纷的灯光喷泉构成的城市夜景,并伴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光学“意境”,提高了他们对光现象的直观印象,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在复习“功和效率时,本内容是衔接运动、力和功的关键,如果先让学生复习课本后讲例题再练习,未免有些老套,提高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重视程度,更不会有继续探究知识的可能。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先展示一幅漫画,让学生首先联想关于“功”的知识点,接着利用动画演示了“费了力却没有做功”的小品,在愉悦的气氛中将原先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启迪了思维,又提高了复习效率。回旋加速器是实验室中大量产生高能粒子的实验设备,中职物理课本是以文字和插图图形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因为是静态的,比较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利用几何画板或flash制作成课件,创设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周期性变化电场的变化情况与粒子运动之间的时间关系,教师只提出为什么要有这种对应关系,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建立起粒子旋转与交电场“同步”的概念。这种观念的建立和理解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物理情景认真反复地观察,主动思考来实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与逻辑思维能力

在单纯的静态图示不能很好地把物理过程清晰展示时,多媒体动画就成了很好的帮手,例如把“时间和路程的计算”中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电学”中电路图的变化,“光学中光线的传播以及改变,“力学”中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变化,力的图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等等制作成动画课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多种因素均在变化)暴露无遗,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例如:竖直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不仅运动学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发生变化,动力学量(振子所受合外力、弹簧弹力、振子所受支持力)也发生变化,同时还伴随着振子动能以及弹性势能的变化。复杂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不知从何人手,利用几何面板设计成课件,这些量就会直接反映出来,并找出警戒线同自由长度位置重合时,木块所受支持力为零。这样的处境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并理解此时木块处于脱离与不脱离木块的临界状态。又如:在“交电流的产生”这节教学中,课本用四副图加以说明,但这些图都是静止的,间断的,不利于学生对整个过程中的理解。表征交流点的三要素(最大值、频率、初相)若用动画去设计,可以事先提出问题:当线圈匝数、磁感应强度,矩形线圈的面积转频率发生变化时,最大值会如何变化呢?教师利用设计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把四副图制作成连续的影音图片,其中线圈切割磁感线方向、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也都正确呈现出来,再配以声音讲解。这种形象的图形激发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及已有的图景进行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并用数学公式和逻辑语言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既符合了学生思维流畅性的特点,又丰富了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变化分为量变与质变,其中质变是突变,而量变就是有一个过程,并且事物在量变的过程中质并不变。因此寻找变化中保持不变的部分,乃是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例如:讲解“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可创设三个情景:1.夹在光滑斜面和可以转动的木板之间的小球,当木板转动时,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木板所受压力的变化。2.光滑斜面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悬挂在竖直绳上的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细绳的拉力将如何变化。学生在分析,判断得到结论后,不仅得到了三个共点力动态平衡的图解法,以及使用条件,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理的动态平衡,或者是合力的大小方向不变,而且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或者是合力的大小方向不变而物体受力三角形与结构三角形相似,且对应边之比保持不变。

这正是物理变化中的几何关系的不变性。变化中不变以及在变化中求不变的思想是辨证思维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体现,也是物理学的灵魂,贯穿于物理学始终,应用几何画板或者其他教学软件,展现动态图景,帮助学生在探索本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变化中求不变的意识,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哲学上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全面、本质看问题”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3(05)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07)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猜你喜欢
支持力振子多媒体技术
弹簧振子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0
非线性Duffing扰动振子共振机制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5
浅谈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艺术科技(2017年1期)2017-04-05 22:25:48
对下滑物块的给力分析
基于近似熵和混沌振子的电力谐波检测与估计
电磁弹簧振子实验装置的改进
物理实验(2015年10期)2015-02-28 17:36:55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