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动态生成之“四心”

2013-04-29 22:22吕海丹
职业·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四心动态生成改革

吕海丹

摘 要:积极响应“课堂动态生成”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储备专业知识、修炼提升教学智慧,笔者通过课前精心预设、课中悉心捕捉、赏心激励、课后静心反思的实践,使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 动态生成 改革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该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腾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生成的内容有可能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但也有可能是无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的同时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精心预设,预约生成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没有生成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教学。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和学生,多创设一些情境,多搭建一些预约生成的平台。通过详细的设想、问题的估计、资源的整合,设计出能扎实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学习乐趣的预案。

笔者在执教《指数函数概念》一课中,在运用练习进行巩固时,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题:

(1)y=4x (2)y=(3—1)x (3)y=(-5)x (4)y=2×2x

(5)y=22x (6)y=3-x (7)y=5-2x (8)y=2x+1

让学生判断上面哪些是指数函数?

问题的设定是有技巧的。如果仅仅是由浅入深地给出一组问题,学生只能够掌握直观的知识,却对需要转换的知识无法理解。因此,在预设时笔者的前4个问题都是直观题,而后4题的数据在转化后和前面直观题是一样的,并且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同一问题上下对应。实际运用中,当学生完成前4题后,在回答后4题的时候,学生1发言:“(8)也不是,(8)和(4)是一样的,因为y=2×2x=21+x。”有了这位学生转化的思想,其他同学也开始思考其他问题的转化,学生2发言:“(5)转化为如下形式 y=22x=(22)x=4x,那就和(1)完全一”;学生3紧接着发言:“(6)也可以这样转化y=3-x =( 3—1 )x和(2)一样”。在完成判断后学生1再次补充:“其实y=anx(a>0且a≠1),只要n≠0,都是指数函数”。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争辩中把指数函数的判断顺利完成了。

可见,此处的生成正是教师课前对问题的精心预设:1.同一问题以不同形式成对出现;2.由(4)和(8)两者简单的转化想到其他组的转化;3.由多个形式的转化实行推广得到y=anx(a>0且a≠1),只要n≠0,都是指数函数;4.由结论归纳衍生到对学生的辩证思想的教育。

虽然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生成是无法预测的,但教学预设却可以为之提供舞台。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预设得越充分,生成的就越精彩。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准备得越充分,设计得越到位,考虑得越全面,就越容易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教师的预设是为了生成更具有方向的规范,更具有成效性。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二、悉心捕捉,展开生成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课前准备得再充分,考虑问题再仔细,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堂,意外防不胜防。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是荒唐可笑的错误,这就是常说的课堂生成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情,同时更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有所拓展,展开生成。

如在《积、商、幂的对数》教学时,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得到了积、商的对数的运算规则:;。但有学生产生了疑惑,积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和,商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差,是否有 ,?

于是笔者在充分肯定这位学生创意时,请他写下两个新的运算公式,鼓励他把成果在黑板上与大家一起分享。然后引导其他学生思考:他猜想的这两个公式正确吗?你们都没有异议?请学生用具体的实例去证明去解说。而后,学生在实际的演算过程中发现,如:,。这就证明了学生最初的猜想是错误的。

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得新知的特征,提出了延伸的思考,是其创新学习、发散思维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把随时捕捉的“错误”信息进行展开,为学生搭建了个体经验交流的平台,并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加以指导和培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分析了自己的见解。这样所形成的知识,学生一方面记忆深刻,一方面能够扎实、准确地掌握。这都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筛选、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才能彰显活力,才能真正提升。

三、赏心激励,创造生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给予他们激励、唤醒、鼓舞。那些鼓励的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也像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氛围更加热烈。

如在《积、商、幂的对数》习题教学中,笔者给出一组练习:求函数①;②的定义域。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求定义域的第①步:即需要满足,接着关于求解不等式组时,有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困难。有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如下:

方法1 方法2

log2x≥3 log2x≥3

log2x≥log28 x≥8

∵y=log2x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 又∵ x>0

∴x≥8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8}

又∵x>0

∴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8}

两种方法促使学生开展激烈探讨。而求解第2个小题,又得到了两类结果:一是x≥( 2—1 )3;二是0

在学生提出富有价值的解法时,笔者习惯运用各种鼓励方式,如体态语言:满意的点头、竖起大拇指;鼓励性语言:独到之处、老师也没想到、非常好;情境语言:学生的赞同、感叹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更完整的理解,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静心反思,升华生成

课堂是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调整预设的。因为生成并不等同于有效,有时学生的生成也会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课后要认真进行教学小结,反思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的“吻合”程度;反思课中及时调整对课堂生成的促进程度;反思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前教学预设的差异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方案。

完善预设,升华生成。努力促进“平行班”教学的更加“精彩”的生成,或者为下一次的生成做更精心的预设。当然,随着教案的再次实施,上述循环可再次重复,得到的教案也会更加完善。

孟子說:“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想让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教师必须提升教学理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储备专业知识、修炼提升教学智慧,使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童裕华.对数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理性思考[M].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曾超.构建富有活力的生命化职高数学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2(5).

[3]干永春.和谐预设与生成,彰显学生本位[J].现代阅读,2012(7).

[4]童晓花.让数学课堂在智慧预设中有效生成[J].现代阅读,2011(10).

猜你喜欢
四心动态生成改革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大结盟”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用“四心”做好图片专题报道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