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中教师领导力的应用

2013-04-29 21:39李永建
职业·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领导力学校

李永建

摘 要:情境领导理论由组织行为学家保罗·赫塞(Paul Hersey)和管理学家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准备度相适应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老师领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学生对于学习的准备度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情境领导理论的研究与理解,笔者发现在学校中情境领导理论同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笔者分析情境领导力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领导 领导力 学校 学生准备度

一、强化方法,辅助鼓励,多种手段并举,不断提高“低能力低意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基本为初中毕业生,知识掌握能力同高中毕业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按学生准备度分析,大部分学生属于R1或R2——即低能力低意愿或者低能力高意愿类型,再加上教师通常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灌输式教学,学生由于课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上课不爱听讲,老师授课积极度也随之降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领导力就是帮助学生提高上课质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笔者作为一名《电子技术》的教师,对每一届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有较深的了解,深知作为初中毕业未考入高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不足是制约他们在校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通过深入课堂调研和同其他教师交流,笔者发现在一个30人的教学班日常授课中,至少有2/5的学生在9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没有有效地听课,现代通讯设备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手机上网、聊QQ、微信交友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厌学情绪,学生顶撞老师、不服管教等现象屡屡发生,管理效果甚微。有2/5的学生处于被动式听课,仅有1/5的学生会主动听讲。因此,根据学生准备度分析可认为:在一个30人的教学班中4/5的学生属于R1即低能力低意愿型;1/5的学生属于R2即低能力高意愿型。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笔者认为R1型即低能力低意愿型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学习能力差,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足,听不懂课堂讲授内容,进而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放弃课堂学习并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未有明显提高;而R2型即低能力高意愿型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处于较低水平,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发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转成低能力低意愿型即R1型。如何才能吸引R1型学生听课,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到有用技能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过反复、认真的调研和研究,笔者认为对于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课程的目的是掌握各种电子器件、各种电路的功能原理及应用,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能够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能合理选用元件,能够简单安装和调试基本电气器件,并且能够排除故障。据此,依据教学大纲并根据自身教学特点,整合教材内容,适当删减冗繁的理论内容,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实践学时,重点放在仪器使用、元件测试、单元电路调试上,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教学中笔者建议选择以电教化教学方法为主,辅助“粉笔+板书”配合进行穿插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教学中所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现象、过程、原理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直观和深刻,同时也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缩短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教师能够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使教师全面掌握教学进度,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对教学进行调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凝聚力。例如在讲到三极管的导通原理时,笔者首先会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电流动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动画中讲述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他们所认为的原理。通过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又同样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笔者加以修改,使原本生涩难懂的导通原理变得很简单,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改变教学手段并加以一定的指导,R1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升。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大多是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加强理论学习的认识性而设置的验证性实验,例如单级放大电路性能的研究、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功能验证等实验,并且一些教师往往因为设备贵重而不敢放开让学生动手单独操作,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习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听,极少有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动手机会少,学生自然就没有太多耐心听老师讲课,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降低,从而也就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如何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掌握技术?笔者认为适当大幅度减少验证性实验课程,增加一些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应用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例如光控路灯、红绿灯控制电路等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应用型实验,会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更浓、主动性更高,动手操作能力更强,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三、积极鼓励,全面参与,将“高意愿、低能力”型学生打造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应用型技能人才,通过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学习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在育人功能上,学校社团是学生们施展才华和能力的主阵地。在以学生会为主体的社团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按照学生准备度分析属于R2类型,即低能力高意愿,他们参与学生会或者社团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本身有很高的意愿,并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社团工作,因此,在能力培养上老师应主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团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投身并参与到活动中,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对于社团活动的每一项活动主题,首先由团委和学生处老师负责确定,根据不同时期学校的发展思路和学生思想动态进行调整,在确定活动主题后,向学生会干部和各社团主要负责学生传达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此之前老师会确定活动开展的各项程序,但在传达过程中,老师不会向学生讲述程序过程,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制定出一套方案,老师通过听取和总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选择优秀、可行的方案,结合之前已经确定好的方案进行修改,再次传达给学生。这样,通过这种鼓励式的讨论分析模式,不但给R2型学生提供了好的创新点、更多的思路,并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提高了积极性,对于建议被采纳的同学来说,更是一种鼓励,学生会因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活动当中。

以笔者学校品牌建设工程为例,笔者学校开展品牌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在校生中选拔优秀学生,通过创新机制,培养成为具备笔者学校特色的品牌学生,而参与选拔的学生主观上有很高的意愿参与选拔,因此可认为这类学生是R2型学生,即高意愿低能力。从2009年开始,笔者学校每年会从“机械创新设计协会”社团中选拔40名学生参加全国3D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预选,从报名程度看学生参与的热度逐年增加,结果从省一等奖到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获奖者都有,说明他们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提升?笔者通过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与分析发现,指导教师在学生备赛到参赛的过程中,发挥的是指导性、鼓励性作用,他们将学生参赛所必备的电脑软件应用及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学生也会在确定参赛作品之前大量翻阅书籍、查阅资料,甚至深入工厂进行调研,了解掌握产品规律后进行自我创新,确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定期听取每个设计小组的进度汇报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对于每一件作品指导教师都会根据难易度、创新性等进行评估,每个小组的作品都会向团队公示,其他小组都会对作品进行评价。此举不但提高了各组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提高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比赛结果进一步证明,正确地应用情境领导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为学校赢得声誉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情境领导理论不但可以运用在企业中,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或许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正是情境领导力的具体表现,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实践历程恰好就是情境领导力的内涵要义。从改变教学手段、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到改变实验课程方法、指导方法等,都是情境领导力的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其最终的归宿和落脚点都是指向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心玫.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2).

(作者单位: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领导力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学校推介
上学校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