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校长任期与长远规划

2013-04-29 21:34黄行福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前任任期校长

黄行福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把“规划学校发展”作为校长的第一职责,可见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也足以见证校长工作中规划与发展学校的突出地位。

现实中的问题是,校长的频繁更换使这一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进行。

一、学校受折腾

有这样一所学校,校园内有一块空地。一校长上任后,种上了几棵树。五年后,校长换了,新校长到来。一看,觉得不该种树,应该种花。于是,又种上了花。几年后,又来了一位新校长,在那里放了一座名人雕塑。

以上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过比较典型而已。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长的任职,基本上实行的是任命制。一般由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推荐或任命。当然也有的地方由县委的某部门任命。

我们暂且撇开任命制的优劣,仅就其对校长的任期的影响而言,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规定,就容易造成人员的变换频繁。一项2006年的全国调查数据表明:“任现职3年以下的校长占34.2%,4~6年占27%,相加超过60%,任现职10~12年的校长比例占13.4%,13年以上的占10.4%,相加超过20%。”(李继星、徐美贞、李荣芝《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问卷调查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3期)校长任期在6年以下的占60%以上,可见,中小学校长更换的频繁。也就是说,对于一所中小学而言,10年之内,可能就有两任校长。实际上,我们只要问一问身边的教师,工龄在10以上的,问问他在几任校长手下工作过,就可以明白。

频繁更换校长,对学校的长远规划,肯定是有影响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急功近利。校长一上任,就雄心勃勃地亮出自己的打算,制定自己的学校发展规划。期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创造看得见的业绩。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烧一点火,就体现不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见效,就有了足够看得见的业绩。二是因人而异。每位校长的规划都包含着校长本人的管理理念,校长的管理素养等。实际上,每一位校长的素质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这不同的理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规划。如,一位自己喜欢阅读的校长,一般而言,打造书香校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位喜爱体育的校长,就很有可能在规划时,突出体育的因素。这本来也很正常,因为这正是特色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在我们当前的体制下,每一位校长在制定自己的学校发展规划时,就可以不必去顾及前任的规划。因为这样做,对每一位新上任的校长而言,不但不会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反而还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于是,悬置前任的规划,就成了惯例。其实,对他们而言,不对前任进行批评与指责就是尊重,每一位校长都这样做。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校长的任期与长远的规划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对前任校长而言,反正自己已经不在其位,把自己任期内的事做好了,也就算得上尽职了,自己原先也是这样对待前任的,难道还能要求继任者继续走自己的路?那不是奢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校长换了,学校在。“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颗月亮”,学校依旧,但人变了,校长换人了。于是,一所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校长就可能有好多任。像当年的政治运动那样,校长几年就换一次。每换一次就是一次折腾。一所学校,要折腾多少次?尤其是在倡导特色办学的今天,从学校的长远来说,校长的频繁更换,真正有内涵的特色能够形成吗?

二、不良的影响

校长任期短与学校长远规划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样客观存在。

真正有内涵的办学特色难以形成。我们知道,真正的特色办学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少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校长的任期比较短,特色就难以形成。调查显示,校长任期在6年以内的,占60%以上,也就难怪特色办学对大多数学校而言难以成功。虽然我们不能把特色办学难以成功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校长的任期短,但它至少是原因之一。

造成资源的浪费。校长任期短,每一任校长都有自己的规划,而且缺乏延续性,就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某校有一宣传长廊,是学校花了几万块钱建好的。三年后,新校长来了,觉得宣传长廊建在那个位置不合适,就拆了异地重建,又花费了好几万。几年后,校长又换人了。又认为长廊不够气派,于是,拆了重建,又花了几万块钱。这样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了多大的浪费。我们不是说教育投入不足吗?对那不足的资金,仅仅由于校长的替换就造成了浪费,多可惜。

资源的浪费还不仅仅是资金,还包括其他的人力、物力等。而这些资源正是学校长远发展所需要的。这也就是目前的一些学校,一边是资源紧张,一边是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造成人心不稳。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灵魂变了,人心就不稳,学校就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局面,也就难以达成长远的目标。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都有自己的“施政纲领”,校长任期短,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容易涣散,难以形成合力。如果是一位素养不那么高的校长,问题就严重了。一些学校,原本办得有声有色,仅仅因为校长一换,学校就人心涣散,不要说长远规划,就连维持现状都困难。最后,又不得不更换校长。这样的折腾虽然不多,但确实存在。

对校长而言,真正办好学校就是干好一项事业。如果被频繁变更,造成的损失有目共睹。

长远发展谁是主要力量?什么是真正的主要力量?教师,人心,这是不言而喻的。人心散了,力量何在?

三、走出困境

直面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如何才能走出这困境?途径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首先要选好人。选好适合当校长的人,这是最为重要的。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办坏一所学校,只要一个人就够了,这个人就是校长。可见,校长的作用不可小觑。校长的素质就至关重要。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过一个文件《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对校长的任职提出了基本条件和岗位要求,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校长,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校长的任命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但是,外在的要求并不难达到,关键是校长的实际水平,人格素养……这些起实际作用的素养难以衡量,就为校长的选拔带来了难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风气不那么纯正的环境下,校长的选拔与任命,问题就更加复杂。选人不当,一是容易造成学校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把学校办坏;二是由此带来的频繁更换,也容易造成人心不稳。因此,2010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大学副校长张承芬提出,应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提高中小学校长的任职“门槛”。她说:“许多不具备校长任职资格的人,却占据着校长舞台。这种现象在大专院校存在,在中小学校也存在,还绝非个别。”问题出在哪?张承芬委员说,“中小学校是专业性很强的教书育人的公共服务机构。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而现行的中小学校长任职专业标准笼统,要求太低。”1991年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了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和校长的岗位要求。但其中没有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管理经历提出相应要求,不符合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趋势。对此,张承芬委员建议,尽快建立、出台中小学校长的国家专业标准。实施严格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建立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同时,要以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为核心,建立校长专业标准以及聘任、考核、培训、晋升、解聘等完整的配套制度,为我们的教育家办学打下基础,为我们新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现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与施行,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但在现实状况下,规定与操作毕竟不是一回事,文件规定下的“友情”“私情”与“有情”操作的可能是还是很大的。

相反,如果选人得当,高素质的校长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使任期短与长远规划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高素质的校长,至少从理论上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长远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继任者,也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学校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实施前任乃至前前任的规划。因为他们明白,推倒重来与重新开始并非最好的选择。

着眼长远科学制定规划。从理论上来说,既然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就应该有长远的与短期的,国家都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何况学校?有了这样的发展纲要,就可以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拍脑袋。校长在自己的任期内,就应该力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动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性质的文件,避免发展的随意性与急功近利。

适当修改规划。长远规划的制定,总是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而那一定的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对教育的要求,总是会带上时代的特点。教育自身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提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目标与任务。每一任校长,也总是具有自身的素质,自身的特长与价值观。学校本身在不同的时期,在办学的条件上,也总是存在一定优势与劣势。因此,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就免不了会带上那个时期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特定时期内制定的发展规划,就会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80年代,一些学校根据当时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育的动向,提出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口号,并制定了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规划。但是,在一定时间之后,发现这样的口号及相应的规划是存在问题的。第一,基础教育是以学生素质的提升为基本宗旨的,它并不肩负着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虽然要进行劳动教育。第二,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势必会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也就必然会对提升学生素质这一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根本性质的错误。面对这样的现状,一些学校就主动修改了自己的比较长远的发展规划,以更加适应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需要指出的是,校长应该在尊重前任的情况下,努力去实施,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而不是先抱着挑剔的眼光去找碴,进行批评与指责,然后随意修改。即便是调整与修订,也必须慎重对待,不能靠校长个人的拍脑袋,也需要集思广益,慎重对待。

突显教师集体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才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学校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参与,就是枉然。校长换了,规划不能随意变。

我们的学校长远规划,从其产生的途径与认可的基础而言,应该是全体教师,没有教师的全面参与,没有经过教师的认可,就缺乏合法性。而缺乏合法性的规划,应该就是无效的,不被认可的。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工行使自己权益的时候,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让规划得到全体教师与职工的普遍认可。校长也应该尊重“民意”,不能随意去践踏。

(作者单位:江西南丰县付坊中学)

猜你喜欢
前任任期校长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The “Ex” Factor
说散就散
体 面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