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高考”那些事儿

2013-04-29 00:44
新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呼声录取率子弟

首次数理化考试,令师生反目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数学、物理和化学纳入“国家考试”范畴,理论上是在1897年。当时贵州学政严修上奏,要求设立“经济专科”。这个建议后来在戊戌变法期间演变成了“经济特科”,其中“格物”就是考西方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由于这个建议与废除科举制相联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严修是进士出身,大学士徐桐是他的老师。徐桐坚决维护科举制,公开断绝与严修的师生关系,他在自家门房上贴了张纸条:严修不是我学生,他来了不要告诉我。严修来看徐桐,来了9次都进不了门。随着戊戌变法失败,数理化进入“高考”首次努力失败。

不过,时代的巨轮是无法阻止的,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恢复经济特科。

民国高教几为中等阶级子弟独享

民国时代也有许多贫寒子弟靠勤奋读书考入大学。尽管如此,极高的文盲率、高昂的大学学费,却让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与高考无缘。当时有说法,家有良田200亩,才供得起一个子弟读初中。至于大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家境富裕的官员、地主或工商家庭。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他曾评论说:“今日高等教育,几全为中等阶级以上子弟所独享。中人之产,供给子弟毕业高中已甚艰辛,至于大学学生,每年非三四百元不敷应用。”

战火催生的三次民国统一“高考”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民国没有统一的高考,都是各大学自己出题招生,千奇百怪各显神通。1929年,北京大学国文考试只有一道作文题。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考试,陈寅恪出了一道题,给个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接下联对对子。有学生以“胡适之”对之,成功过关。(孙对胡,取“猢狲”之意;行对适,适有“去某处”之意;者对之)不过有评论说这个答案的平仄也不搭,标准答案应是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

1933年起国民政府逐渐开始向统一高考过渡。抗战爆发后,统一高考的步骤加快。1938年,民国史上第一次全国统考举行,虽说是统考,但招生委员会只设在长沙、重庆、昆明等12个城市。在这一年的统考中,有一个16岁的中学五年级学生也参加了。他一举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后又改学物理系。20年后,这个叫杨振宁的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民国的统一“高考”只进行了三年,1941年之后因为战局恶化,被迫终止。

高考升学率与学生负担

新中国的统一高考始于1952年,每个考生都要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最初3年的高考,录取率最低时也有73.6%,这时也没有学业负担过重的说法。1955年到1957年,3年时间里录取率降到42.06%,课学生负担重的呼声就出现了。随后3年,录取率上升到80%以上,学生负担重的呼声又消失了。1962年高考录取率降至25.7%,减负呼声再现。1963年1月24日,教育部首次发文,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有些学校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在教学中采取的错误做法。

猜你喜欢
呼声录取率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植树节里小鸟的呼声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倾听人民呼声 回应群众期待
6所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录取率降低
探子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