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眼中的袁中郎浪漫情怀

2013-04-29 21:10:05王传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浪漫情怀袁宏道再创造

[摘 要] 何为浪漫?何为情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袁宏道先生富有创造力的浪漫情怀,时常感染着我,更促使我的心灵在教学中不断净化与升华。

[关键词] 袁宏道;浪漫情怀;创造;再创造

一、创造的浪漫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我们都知道要取实写诗,以情高歌,用心跳舞,最后加以外在物润饰,达到一种动人心弦、摄人魂魄的境界。不论是文艺创造还是文学创造,有血有肉,这看起来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浪漫之旅。

“我们回顾中国过去的文学史上,真能形成有力的浪漫派的思潮的,只有三个时期,一个是魏晋,一个是晚明,一个是五四。”魏晋时期虽其本质是浪漫的,但未能引发有意识的浪漫的文学理论;而后的唐宋古文运动,其理论在文学批评史上理论价值并不高;于是晚明的“公安三袁”扛起大旗,“晚明公安派的议论,精神是浪漫的,态度是革命的,一反传统的拜古的思想,而建立重个性、重自由、重内容、重情感的新理论”。公安以后,便是竟陵派,承袭公安派但不拘于公安派;最后由近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浪漫思潮再度引致高峰。不难看出,公安三袁浪漫的文學创造在中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教授学生研习《满井游记》这篇课文时,我总是感概万千。花朝节过后,寒意犹浓,若是平常人,“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但作者硬是异于常人,依旧郊游,“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能在寒中体味一丝暖意。课罢我总会叮嘱学生,在寒冬应该至少有一次的孤独而浪漫的旅行,哪怕只有一秒也好。这种性灵,非一般人可得。

从古至今,拟古者数不胜数,几乎流于历史的尘埃。作文者,既无精神也无个性,便无存在的价值。所以袁中郎批评小修的诗,“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哭,虽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可不造,无可不造是文之真变态也”。“独抒性灵”是指文学要抒发自己的情感,文学是言志的而不是载道的,是表现个人的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不拘格套”是指文学要破除拟古的情绪,充分发挥作者的自由精神,创造凸显个性的浪漫作品。

由此,我们应当学习袁中郎强调的文学创造与浪漫的文学创造,以真正做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二、再创造的浪漫

袁宏道语:“堂堂三圣人,同宗偶异胤。刻影求飞鸿,雾眼自生晕。白水涌冰轮,千江同一印。”不识儒,我们就不知儒者之大智;不入道,我们便难有道家之风骨;而不礼佛,我们却嘲鄙僧尼之皆空。奇就奇在这煌煌的中国,能使三教合一,千百年传流,而造化出如今的种种:有大境界诸如仁者色空、道骨佛心,有大人物诸如袁中郎、南怀瑾,在中郎先生看来,三教融通已深深地融入了百姓日用之中,是毋庸辩说的事实,无需远慕,不假外求、自然而然。说起“三教合一”,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嘉曾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暨梁武之世,三教连衡”,是极为难得的渗透和制衡,为人们所吸收消化并加以再创造,自然而成一种浪漫的大理念。事实上在晚明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早已泛滥,唯独先生另起一帜而独舟于洪流之上,将这些理念融入文学创作,进行文学创造上的再创造。这是因为在他眼里,三教本出一源,因此对于佛道、儒佛之间的融通分别从性格双修和注释格物等不同途径加以论证。“一切人皆具三教,饥则餐,倦则眠,炎则风,寒则衣,此仙之摄生也。小民往复,亦有揖让,尊尊亲亲,截然不紊,此儒之礼教也。唤着即应,引着即行,此禅之无住也。触类而通,三教之学,尽在我矣。奚必远有所慕哉?”陆云龙在读罢《广庄》时,叹其“语有禅风”,“直为三教之治”。因为本身参禅入境,在文学创作上也是“独具性灵不拘格套”,所以在进行文学浪漫的再创造时,有较多体现。“绕水绕烟地,临花临柳居。经营成净社,穿凿架僧庐。小作番唐像,闲堆农圃书。主人荤血断,鹤亦念溪鱼。”最后一句说,因为主人吃斋念佛,就连这里吃小鱼的白鹤也受了感染,断了吃鱼的念头。这从了道的白鹤也断荤腥从了佛,这莫不有一番佛道相统的意味。

其实从客观看来,其“三教”学术研究成果及对后世的影响远不及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但我们仍然敬仰这位思虑过人的大师,可把山水表以文字,能把腐朽化为神奇,更难得是万般窠臼思想之中的一抹新鲜。能够在千篇一律的合教思潮中找到一个特别的定位,确实不易,正是这种浪漫的再创造给我们留下了无尽想象与钻研的余地。于是,我们凡俗之人便马不停蹄地破儒、殉道、祭佛。可我们偏偏还是糊里糊涂,不明“堂堂三圣人”、不明“千江同一印”。我们大多数恰好三者都入了,却没入至佳境,酿成了一个个不伦不类的人间惨祸——三者皆不通。对于我而言,并不敢苟同“三教合一”的道义,只觉自己在修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有自己的一番体悟。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受了这样的影响,却无惊觉。

我们应该这样,在对外物或内里进行包括文学的再创造时,更要注重与自身个性和气质的浪漫结合。或者这样,我们才能识儒则是儒,参佛便成佛,悟道便入道。

三、励志结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总结过去的思想,我们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得到无可辩驳的印证。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学习袁宏道先生的作品时,似乎要比其他人更懂得感受来自于中郎先生这份具有创造力的浪漫情怀。

参考文献:

[1]《乐记》,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

[2](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叙呙氏家绳集》、《小修集·序》、《广庄》等。

作者简介:王传芳,湖北省公安县油江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浪漫情怀袁宏道再创造
万裕屏
浮光掠影
少女感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北方文学(2017年11期)2017-07-31 16:11:35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2:00
广告翻译探微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35:49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2:16
《晚明风骨袁宏道》
文学自由谈(2012年6期)2012-03-20 09: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