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其钧
在日本国内颇有个性的丹羽宇一郎,曾被人称为“走路逛街的董事长”,不知是“祸”是“福”,2010年来了一个“转身”,由民而官,成了日本驻中国大使。他履职接受采访时说:“民也好,官也好,追究这些无助于外交。现在日本国难当前,却没有危机感,这个职务是要为国献身的工作。”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工作”并不轻松,也不遂心如愿,但那“献身”的精神,倒是和“竭忠殉国”的张养浩有着相通之处。是笔者生拉硬扯吗?不!因为他曾投书日本《周刊文春》说:“日本官僚一流,经济二流,政治三流。”而要使经济、政治也成为一流,他建议从首相以降的所有日本政治人物,都应该去读中国元朝张养浩所写的《三事忠告》。这就是笔者联想的触媒,也由此想对《三事忠告》作点评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事忠告》说:“养浩为县令时,著《牧民忠告》二卷,凡七纲,七十二子目。为御史时,著《风宪忠告》一卷,凡十篇。入中书时,著《庙堂忠告》一卷,凡十篇。”日本安冈正笃将此译为《为政三部书》,文字虽不算多,但内容相当全面,这大概也是丹羽建议日本所有政治人物都应该去读此书的原因之一。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在一切正义的原则中,对于人类道德上的公正是最带有实质性的”(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中外一理,对行施公权力的为官者,一个核心的价值评判就是一个“公”字,要出以公心,追求公平公正。与此相反,以公权为自己、为小集团而经营打算就是“私”,所谓“自环者为之私,背私为之公”(《韩非子·五蠹》)。对此,张养浩有何见解呢?请看:“夫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于此有人焉,廉而且干,虽有不共戴天之仇,公论之下,亦不得而掩焉。苟非其人,虽骨肉之亲,公论之下亦不得而私焉……诚如是,则为相为风宪者,安有临事乏才之叹!”“夫台宪之职,无内外远迩之分,凡有所知,皆得尽言以闻于上……大率惟务尽公无私,斯得之矣。”(《风宪忠告》)“前辈谓仕宦而至将相,为人情之所荣。是不知荣也者,辱之基也。惟善自修者,则能保其荣;不善自修者,适足速其辱……所谓不善自修者何?徇私忘公,贪无纪极,不戒覆车,靡思报国,如是则恶名随焉,众毁归焉,鬼神祸焉,虽欲避其辱,亦不可得也。”
张养浩在地方上做过县令,在朝廷任过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等。职务变化,工作不同,“举所阅历者著之”,才有了内容不同的《三事忠告》。《三事忠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以贯之的信念,那就是为官用权要“公其心”,要“宁公而贫”,切不可“假其权威,惟济己私”,“徇私忘公,贪无纪极”。不仅自己要“戒贪”,而且还要“禁家人侵渔——夫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大率皆由家人喜奢好侈,中既不给,其势必巧于求人,纵其所亲,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徵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比年以来,坐是败辱者,骈首骊踵”(《牧民忠告》)。这也是张养浩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的道德根基与为官理念。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官德固然极其重要,然而无才无识,也不可能有什么卓越的建树。识者,学识、见识、胆识也,这都是为官者必备的。
学识——张养浩说:“凡学仕者经史之余,若国朝以来典章文物,亦须备考详观,一旦入官,庶不为俗吏所迂也。”(《牧民忠告·法律为师》)话虽简短,然其内涵却广博而渊深,所以说:“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老子》十章)当然,没有知识,缺乏智慧的昏官、庸官历代并不少见,元代则是更多,于此亦可见《三事忠告》既有其历史的承传与深刻,更有其现实的针对性。
见识——“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至于一个人能“见”到多少,如何认知与理解,则与其阅历、学养、思想、观念等等密不可分,见识有别,行为与追求自然也就各异其趣了。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得认知自己。所以在《牧民忠告》开篇第一条就是“省己”:“命下之日,则拊心自省?有何勋阀、行能膺兹异数?”接到任命不是喜形于色,而是扪心自问,凭什么获此待遇?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掂量自己是“几斤几两”,说来容易,做到也难。
人无完人,除了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之外,还要清醒地看到自己习性、个性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张养浩为此特地写了一节“克性之偏”,他说:“苟即其所短而痛自克治,则官无难为,事无不集者矣。弛缓克之以敏,浮薄克之以庄,率略克之以详,烦苛克之以大体。苟不度所任,一循己之偏而处之,鲜有不败者矣。”(《牧民忠告》)
如果说以上所述是对自我的所见所识,那么还必须对客观现实诸如世态人情、社会状况与变化趋势等等,都应调查研究,了然于心。因为“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苏洵《审势》)。所以张养浩认为当你走马上任,“比次其境,则路访途询民瘼轻重、吏弊深浅、前官良否、强宗有无、控诉之人多与寡。至则远居数舍,召掌之者语其详,疏其概,先得其情”(《牧民忠告·上任》)。了解情况,也不仅为了决策当下之务,更可以因应于未来。“天下之事,知其已然,不知其将然者,众人也。因其已然,而将然未然逆而知之,非深识远虑者不能。……惟君子为能见微知著,思患而预防之(《庙堂忠告·远虑》)。又说:“今为政者往往以先入之言为主,非彼狃徇一偏,盖由不通上下之情故也。”(《风宪忠告·询访》总之,不论在地方,在朝廷,也不论搞行政、管监察,都要心正眼明,而不能盲人骑瞎马,也不能偏听偏信。这,也是《三事忠告》一以贯之的“忠告”。
胆识——清楚了职责之下须要治理的问题,接下来该是实施了。不过,有些事能不能切实地付诸行动,还要看主政者的胆识。有没有胆识,一要看自身是正是邪?张养浩说:“或谓邑有豪强,则不能致治,是殆为贪邪之吏而发。夫豪强之所以敢横者,由牧民者有以纵之也。其所有纵之者,私于彼而已矣。苟绝其私,可不动声色而使其胆落气夺。圣人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此其验矣。”(《牧民忠告·戢强》)二要看对待荣辱得失,乃至生死成败的信念和态度,这更是关乎有无胆识,能否付诸行动的关键,所以张养浩对此也反复地加以论述:
中外之官,莫难于风宪,莫危于风宪。……然君子居其官,则思尽其职。所谓危且难者,固有所不避焉。竭忠吐诚,置死生祸福于度外,庶上不负国,下不负所学。(《风宪忠告·奏对》)
把上述内容简括一下,就是为官者的胆识要在守正为心,处之以道,不因荣辱、得失,死生而易其心,改其道,变其行,这是张养浩为官的原则,也是他对为官者的“忠告”。
这里讲的“官品”不是官吏的阶位等级,而是指官员的胸襟、节操、气度、言行等等所展示出来的品格和精神风貌。官品,当然根基于人品,但由于身份与职守的原因,官品自有着与此相关的内涵与表现。比如:
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士之仕也,有其任斯有其责,有其责斯有其忧。任一县之责则忧一县,任一州之责则忧一州,任一路之责者则忧一路,任天下之责者以天下为忧。盖任重则责重,责重则忧深”(《牧民忠告·轻去就》)。责重忧深,忠于职守,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此相反,则是“以位为乐”、“苟于其职”,这便是另一码子事了。
遇事不推,勇于担当——“教民不至,则犯禁者多;养民无术,则疾饥者众。为守与牧,而使其至此,独归咎于民,难矣”(《牧民忠告·自责》。是自觉担当,还是推诿、逃避、隐瞒、封锁,便见出截然不同的官品。这种担当也会表现在同僚之中,《庙堂忠告·分谤》中说:“使其为一己之私,自贻伊戚,固无足恤。其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公家之务一以大公至正处之,彼非为己为家而得罪,则凡同官者安得不挺身而前,与之共难也哉?……使分谤引咎之事,为宰相者诚能力行于今,将见士大夫之名节愈厉,民间之薄俗可敦,而国家他日亦不患其无仗义死节之士矣。”总而言之,张养浩认为“凡居官,必先敢于负荷,而后可以有为”(《牧民忠告·捕蝗》)。
位无高下,要在“爱民”——前面说的责重忧深,勇于担当等等,其实都是根于“爱民”、“重民”的本意。张养浩说:“国之所以昌,四夷之所以靖,朝廷之所以隆,宗庙社稷所以血食悠久者,微民不能尔也。”(《庙堂忠告·重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是不分职位高下,凡为政者都应有此品格。郑燮有一首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的意思是我这个小小县令心中想的都是民间疾苦,像您(包括)这样山东布政使大员也该去听听、看看、有点作为吧!画意诗情,巧妙地表现了一个芝麻官的爱民情怀和一片苦心。巧的是,在他之前,山东堂邑县(今并入聊城),也有一位爱民的县官张养浩,他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襟怀,不仅落实到政务中,还明确地写入《牧民忠告》。请看:“心诚爱民,智无不及——赤子之生,无有知识,然母之者常先意得其所欲。厥理无他,诚焉而已矣。盖诚生爱,爱生智。惟其诚故爱无不周;惟其爱,故智无不及。吏之于民,与是奚异?诚有子民之心,則不患其才智之不及矣。”
浅显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言简意赅。张养浩首先强调一个“诚”字,因为为官者很少直言自己不为民、不爱民,而更多的是心无百姓,却能巧舌如簧,口惠实不至。不过,“行不信者名必耗”,耍久了,必露出真相,丧失人心。只有真诚地爱民,才能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了解、体贴百姓冷暖疾苦,才能知“其所欲”,也由此才能找到解其困的办法,所谓“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欧阳修《偃虹堤记》)。
不贪财,不邀名——张养浩在《牧民忠告》中说:“不可自鬻——代之未至也,风民立石以颂德,结绮门以祖行,鸠钱帛以佐路费,建生祠以图不朽之名,皆非士君子之事也。盖为善不求人知者为上;知而不自有其善者次之;呶呶焉自谋自鬻,为崇虚誉者,斯在下矣。”
有的官员在离任之前,用各种方式去暗示、提醒、劝告百姓集资集物,为自己立碑,建生祠,聚敛钱财,既要留下“不朽之名”,还要满载钱帛而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趁着调动或离任狠狠地捞一把,张养浩认为这都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因为“好官必不爱钱”(吴汝纶《与儿书》)。至于“名”,我们得多讲几句。孔老夫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所以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人还是很在意“名”的。但是,如何获得“名”,也有一个不可颠覆的原则,那就是切忌自夸。《老子·二十四章》中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孔子的弟子颜渊说自己的志向是:“愿不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希望不自夸长处,不表白劳绩。总之,“君子不自大其事”,是儒、道两家皆认可的人格修养。违此者,即“钓名之人,无贤士焉”(《管子·法法》)。这其中除了高尚鄙俗之分,还有一个真假虚实的问题,老子说:“自伐者无功。”明代朱伯庐的话也极为深刻,他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虚伪的东西总是令人厌恶的,所以张养浩说:“惟崇虚誉者,斯为下矣。”
不“恋栈”,不干政——古代官员也会因年老、疾病、昏庸、失职等等原因,离开职位,比较正常的、带有制度性的就是年迈致仕,告老还乡。之所谓:“岁老岂能冲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韩愈《入关咏马》);“老而谢事,古之礼也”(苏辙《文彦博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二首》)。外国有:“让老马在适当的时候退役,免得它在赛场上出丑,被观众们耻笑。”(贺拉斯《书信集》)中外相通,这,不仅有益于政事,也是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对个体的关爱,当然也体现了制度的文明与进步。但是,人各有异,有人会觉得一旦退归,如愿以偿,如释重负;也有人会顿感失落,依依不舍,所谓“驽马恋栈”。这种“恋栈”情结,大概也可以分为两类:一,官员有官员的生活程式,手中有着大小不等的权力,生活程式可以变成习惯,权用久了,也会形成嗜好,也会“上瘾”。培根说过:“既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习惯而使人适应。”(《培根论人生·论革新》)所以有的官员一旦失位无权,“惯性”不再,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怀旧之情便油然而生。二,权与利相关,在位时不仅有俸禄,还有门庭若市带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处”。一旦无权,不仅待遇缩水,门前冷落车马稀,“好处”难再觅。如果执著于这一点,那就不是一般的“习惯”问题,而是别有所求。所谓“驽马恋栈豆”,“恋”的是“豆”、是“禄”、是“利”。得不到满足的心灵是无法平静的,贪欲也会使人失去理智,由“恋栈”、“恋豆”而“干政”,就是一种典型的官场病态。张养浩在《牧民忠告·致政》)中曾指出:“尝见仕而休居者,往往不喜其闲,或命子侄,或托朋友,市奸构讼,靡政不及。小有所违,则曰:‘去官同见任。使新上者法格令驰,拒纳维谷,甚而挠沮排觝,为状百端。细民无知,亦从而靡。设使己政之初,人以是干扰,则当若何?凡居闲者,不可不戒。”
这种置政事、规律、制度、脸面皆不顾的“去官”,与“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是进亦有为而退亦有为也”(《牧民忠告》)的官员,其官品与境界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以上就《三事忠告》中有关官德、官识、官品,分别做了评述,那只是由于行文的方便,其实三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有其德,方有其识、其品;而有其识、有其品,才能在职务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提升、展示其德,才能赋予“爱民”、“重民”以有情有意的、实实在在的内涵,而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