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感慨话人生

2013-04-29 00:44:03陈浩望
书屋 2013年6期
关键词:攸县诗词

陈浩望

1984年,我在攸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当台长。一天,收到一件诗稿,其中有两首涉及海峡两岸统一:

丙寅春节寄台湾友人(二首)

神州大地喜迎新,手举屠苏念故人。

阿里山头花满泪,梅城我寄一枝春。

遥知饮恨问苍天,何事金桥总杳然。

隔岸有家归未得,愁听人说大团圆。

落款是攸县(攸县城古称梅城)皇图岭镇芳冲麻子坡农民颜真愚。笔者感到奇怪: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了,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虽说不少,可是能写出这样好的旧体诗的却是凤毛麟角。笔者决定亲访颜真愚。

终于来到麻子坡颜家。出现在笔者眼前的房屋竟是这样的低矮,盖的是杉皮茅草,内室竟是这样的窄小昏暗。其时,几乎家家有都有了电灯,而颜家用的还是盏小油灯,颜君夫妇的穿着竟是这样的寒酸。颜先生的老伴炒了几样菜,设法弄来一些酒。在昏黄的油灯下,我们相对慢酌。颜先生对我述说着他的身世——

他本出身书香世家,父亲颜梓琴系清末秀才。从小深受其父影响,十三岁时就会吟诗填词。抗日战争爆发时,就读于江西庐陵师范的颜真愚,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前线。在无线电台任台长,授中校衔。解放战争时期,一度在国民党部队服务,因对时局不满,受到排挤,遂称母病,告假回家,脱离国民党部队,在家种田。解放后,因历史问题而备受磨难,然而先生始终以乐观态度处世,面对现实,顽强生存,并以文字生涯不断充实自己。

他把他的诗稿取给我。这哪里是诗稿?有的写在记工簿空隙,有的写在旧日历上,有的写在废报纸上……我知道,他没有钱买纸。我问他,为什么穷到了如此地步?他诉说了天灾人祸,又因家庭成分问题得不到救济的等等。这时,我能说些什么呢?

我鼓励他:“你把你的经历写出来吧。”并聘请他为攸县广播电台的通讯员。回到县城,我托人给他送去较多的稿纸,并寄去了一些供他寄稿的邮票。此后就经常收到颜先生的诗稿,我编写、送审安排在文艺节目中定期播发。这些怀念台湾旧友、呼吁祖国早日统一的诗,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攸县县委统战部的重视。时任统战部长的彭润秀同志亲自前往麻子坡,登门拜访颜真愚先生。攸县县委对颜先生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后,决定安排他为攸县政协委员,攸县文联聘请颜先生为特邀代表。

此后,我被调离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继而频频调动工作。然而,无论调到哪里,我都与颜先生保持着联系。出差下乡,只要顺路,就一定要到他家去走走,坐一坐,聊一聊,给他一些接济。交谈中,颜先生从立意、平仄、音韵、对仗等等方面给了我很多诗教,使我获益良多,和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5年12月20日,颜先生给我来信:“日昨丁君才安(湘东化机厂宣传部干事)来舍,始悉你的近况甚佳,还听说您将有苏杭之游,不胜欣慰和羡慕之至。回忆我青年时代工作京沪之往事,‘五陵年少步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何等豪华气势;对照今日老大难之现实‘古稀衰媪伴衰翁,莘野躬耕一老农,又是何等凄凉景象!人生之幸与不幸,前后判若两人!良可悲已!”读了他的信,我万分激动,含着泪回信安慰他,信中附七律一首:“昔年御敌卫中华,今日农夫野老家。晨兴荷锄除杂草,晚归迎月送余霞。青灯走笔寻佳句,白首传经教小娃。得失穷通何足论,嬴来诗友遍天涯。”

长时间的接触使我对颜先生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他的不少关于诗的故事。

1938年,抗战军兴,当局号召学生志愿参军。正在庐陵师范读书的颜真愚一跃而起,抢先报名,同时快信禀告父亲。父回信不许,云已近订婚礼之期。真愚随即又去一函,请将婚礼提前。信末附诗一首:

一闻东北唱“流亡”,义愤填胸痛断肠。

暗恨年龄偏幼小,期丰羽翼好翱翔。

终军南越缨宜请,班子西戎笔可荒。

明日扬鞭昂首去,楼兰不斩不回乡。

父接信读诗,知真愚志坚,遂许之。婚后启程,妻和母伏案呜咽;父送之于野。真愚口占一首作别:

忠臣孝子本家风,继往开来道更隆。

爱国何愁尸裹马,谁人不愿子成龙?

晨昏定省叮阿弟,谈笑宽怀访老农。

迢递关山多阻隔,莫穿望眼怨征鸿。

1939年初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长沙大会战爆发。各地部队包括颜真愚所在的无线电台,也日夜兼程齐集于长沙一带,参加保卫大战。赖将士用命,军民合力,将日寇击败,迫之退至临湘新墙河北岸。颜真愚当时曾作七绝一首:

初上战场心不惊,敌尸盈野复盈城。

三军百姓欢携手,好追穷寇出洞庭。

总台同事袁君,四川眉山人,善弹琴,爱唱京调,且能自拉自唱。颜真愚原有所好,因连年奔波,无暇及此,遂告荒疏。今日重听琴声,往兴勾发,公余与之散步林间溪畔,一弹一歌,陶然忘机。袁君爱吟诗而不能创作,每一曲告终,必强真愚纪之以诗,诗成辄放声吟唱,手舞足蹈,神气十足,洵可乐也。颜真愚有诗纪其盛况:

古树栖鸦惊,高山流水声。

清风夸得意,明月笑含情。

落叶群山赏,孤怀万里征。

与君歌一曲,聊作不平鸣。

1949年4月,颜真愚乃托为庆祝老亲六旬以寿,从海南告假北归。琼岛各界友好,宴以筵席,争相以诗轴画幅、彩联锦屏为寿。真愚作《离琼志感》七律三首:

蓬莱小住不多时,载誉无碑有《去思》。

花渚观潮常枕梦,椰林赏月总联诗。

慨然愤世刺秦政,惭愧逢人说项斯。

今日归田解甲去,老农宿愿偿非迟。

绿野人家海上村,粤人夸说是桃源。

云水浮面山无脚,波撼天心月有痕。

四季如春花永茂,一年初夏气常温。

多情南国相思豆,红泪连珠系客魂。

海外奇花自在开,不须培植向阳台。

书空自笑屠龙手,幕府人夸倚马才。

知友逢时争缴卷,新诗和罢喜干杯。

海南潮水高千尺,载得吟魂去复来。

1951年春,芳冲村完成土地改革。颜真愚家本地本不多,并不富裕,但因两代书香未从事体力劳动而被划为地主成分,祖居被没收,徙居于山林间的麻子坡。曾口占《告别旧居》七律一首:

两宿堂中姜大被,一朝门外问桑麻。

绝无留恋居三代,独有惊心弃五车。

久厌尘缘思净土,不堪地主出穷家。

掉头挥手扬长去,哪管江梅落泪花?

1979年4月,县公安局下通知摘掉颜真愚夫妇地主分子帽子,成为正式农民,全家男女老少皆大欢喜,远近亲戚朋友都为之高兴。老伴杀鸡沽酒,欢宴儿媳孙孩,表示庆贺。乘着酒兴,挥毫喜赋《摘帽》七律二首:

意外忽传恩诏下,初闻涕泪沾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微觉亲朋态异常。

跑步坟前传喜报,挥毫灯下写新章。

卅年苦景浑忘却,揽镜方惊鬓已苍。

辜负圣朝雨露沾,年年改造总年年。

谁甘落后无羞耻?岂信穷通有后先。

偶语多疑该弃世,清流激浊应投渊。

可怜多少无名卒,一顶峨冠哭九泉。

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新政。农业改革,分田到户,有如突然平地一声惊雷,震人耳鼓,扣人心弦。亿万农民狂喜,颜真愚有《农村春兴》二首表其喜极之意:

青蛙

欢歌日夜欲何之?亦为公田亦为私。

欢鼓惊回冬蛰梦,警钟敲醒春耕时。

嘤鸣求友多情物,除害利农增产师。

激荡春光无限好,天然一幅画如诗。

青草

生命何愁野火烧,东风起徙吐新苗。

无边春色年年绿,有幸红颜步步娇。

不与桃花争艳世,且随芦苇伴溪桥。

清香赢得诗人爱,秋尽江南草未凋。

1985年5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报先生知道了颜真愚其人其事后,主动介绍他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常和他通信。知道颜真愚的经济困境后主动为他缴交诗词学会会费,张报临终前嘱咐中华诗词学会财会室:永远免收颜真愚会费。扬州国画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女书画家李圣和知悉颜真愚的境况后,主动赞助其生活费并手写七律赠送颜真愚:“抗日曾抒爱国心,归来解甲老山林。且栽陶令门前柳,谁识中郎爨后琴。佳句三篇伤往事,神交千里感知音。惭予秃却生花笔,难和阳春白雪吟。”

加入诗词学会后,颜真愚的名字出现在美国纽约四海诗社出版的《全球当代诗词选集》上,并成为日本汉诗协会、泰国、新加坡等地诗社的撰稿人和台湾、大陆各地主要诗社的创作成员,诗友遍布海内外。此后,他的诗遍布全球各地诗刊,发表诗词三百余首,其中入选《当代诗词创作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奖成果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的有百余首。

猜你喜欢
攸县诗词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热心党史 老有所为——记攸县中共党史联络组副组长刘南云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
山那边是攸县
攸县:创新教育 打印未来
科教新报(2018年49期)2018-10-21 10:47:58
湖南省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在攸县召开
诗词之页
中国诗歌(2015年1期)2015-06-26 1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