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湘君
几年前,昆曲《牡丹亭》(白先勇青春版)在全国巡演掀起了一阵昆曲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青春韶华的美好逝去,令人无限地伤感。何人不曾青春过?刘希夷云:“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依依呀呀的唱腔中,原有着无限的韵致和深情,待得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看过了人事沧桑,方能解得其中几许况味。
看戏,看台上粉墨覆面、水袖软款,有锣鼓铿锵、西皮流水,有风花雪月、峥嵘沙场。看戏者在他人悲欢离合一杯酒、爱恨情仇三生石的剧情里,一段衷肠油然而生,仿佛那台上扮演的正是自己的人生,随着戏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或临风洒泪或手舞足蹈。崔莺莺婉转低吟:“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1〕听者也有了难以遣释的伤春情怀;鲁智深浩叹:“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恁个慈悲剃度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敢辞却芒鞋破钵随缘化!”〔2〕通灵如宝玉尚不能悟禅机〔3〕,痴人自痴,又有几人能参透其中精妙?天地之大,逃不过一个情字,然而,“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4〕,何等让人怅惘!“愿普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5〕,美好的祝愿亘古流传。戏曲移情动心力量之大,使历朝历代的圣主贤君、儒人雅士高标戏曲的教化功能。高明《琵琶记》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那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义的赵五娘,使不曾有机会受教育的“愚夫愚妇”也懂得忠孝节义。评者以为它可以“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6〕。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赞赏有加,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7〕忠义之戏曲,如《赵氏孤儿》,对邪恶的憎恨和对义士们勇于自我牺牲的钦敬让观者坚定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演戏,百转千回中演绎的原不过是别人的故事,本应在无数次的低转回吟中,透过别人的梦,走完规定好的步子。然而,借别人的故事,抒自我之情怀。幻耶?真耶?入于其中,不得其出,情臻于至幻处竟可以肠断而死。清代焦循在《剧说》卷六里曾记载了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杭有女伶商小玲者,以色艺称,于《还魂记》尤擅场。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每作杜丽娘《寻梦》《闹殇》诸剧,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泪痕盈目。一日,演《寻梦》,唱至‘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随声倚地。春香上,视之已气绝矣。临川寓言,乃有小玲实其事耶?”陈凯歌《霸王别姬》里的那个程蝶衣又何尝不是入戏太深呢?“不疯魔不成活”,戏里戏外深蕴着无法辨明的模糊、苦痛与挣扎,虞姬死了,程蝶衣死了,张国荣也死了。
演戏者既是幸福的,也是苦痛的。在戏中可以深味人世间的喜怒与哀乐,所以是幸福的;而当用了饱含浓郁情感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平淡、无法预知更难得有完满结局的现实只会平添怅恨。
席慕容《戏子》诗云:“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所以,请千万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亲爱的朋友,今生今世,我只是一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容波澜不惊的文字下有着风起云涌的情怀。演戏的人在台上改了容颜,便易了时光,所有的感情氤氲,从舞台直至生活。于是,“戏场也有真歌泣,骨肉非无假应酬”〔8〕。
看戏也好,演戏也罢,戏如人生!台下台上,恍惚间在他人的剧情里历练过了多样的人生,由不得情肠婉转。
设若能够入于戏而出于戏,证得世事云烟,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事!“邱琼山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曰:‘老僧于此悟禅。”〔9〕(《谈芬》)万般皆空,情为何物?此僧乃是一至诚至明之人!
人生亦如戏,每个人自编自导又主演着一出人生的戏。痛哭也好,欢畅也罢,在喜剧抑或悲剧中穿插,直至生命结束才落下戏曲大幕。
《旷园杂志》云:“钱唐周通政诗,以嘉靖己酉领解浙闱,年才二十一。榜前一夕,人皆争踏省门候榜发,周独从邻人观剧。漏五下,周登场歌《范蠡寻春》。门外呼‘周解元者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又龙游余太史恂,顺治辛卯发解时,亦登场演《蔡邕别亲》一出,观者谓蔡解元虽伪造,余已为之兆也。”〔10〕周诗和余恂在科考放榜前一演范蠡一演蔡邕,扮演之际,科闱功名捷报传来,人说他们就像范蠡和蔡邕一样,这是得意者的人生戏。许茹芸在《独角戏》里低回轻唱:“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看不出什么结局。自始至终全是你,让我投入太彻底,故事如果注定悲剧,何苦给我美丽,演出相聚和别离。”这是爱情失意者的一段人生戏。
戏曲之况味,何尝不是人生之况味?正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笑也好,哭也好,无论何时你看戏,也许看戏的人也看你,于是一起热热闹闹了戏台,热热闹闹了人生。
注释:
〔1〕(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幺篇》。
〔2〕(清)邱圆:《虎囊弹·山门》中《寄生草》。
〔3〕(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4〕(清)洪昇:《长生殿》第一出《传概》。
〔5〕(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清江引》。
〔6〕(明末清初)毛纶评本:《琵琶记·总论》。
〔7〕(明)徐渭:《南词叙录》。
〔8〕(清)俞樾:《齐物诗》。
〔9〕〔10〕(清)焦循:《剧说》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