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探析

2013-04-29 18:20陈平王玮
关键词:宗教观宗教信仰马克思

陈平 王玮

摘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其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对于高校大学生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与邪教,自觉抵制不良宗教活动,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构建当前高校宗教观教育的科学模式,帮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确立科学向上的信仰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46亿人信仰宗教。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期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接触宗教理念并逐渐建立起宗教信仰。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大学生不仅在理想与信仰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迷失,也缺乏科学宗教观的认知与构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故此,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对于大学生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与邪教,自觉抵制不良宗教活动,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帮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确立科学向上的信仰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理念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现实化,他认为人与宗教之间是创造和被创造的关系,即宗教源自人的创造,是现实世界的倒影,即“颠倒了的世界”[1]。可以这样说,宗教实际代表着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1.2 关于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有自然与人为之分。自然宗教源于自然异己力量的压迫,而人为宗教源于社会异己力量的压迫。人的概念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研究的宗教理论中现实化,因而可以从现实化的理论中追溯宗教的本源。

1.3 关于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将宗教对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定义为“无情世界的心境”、“被压迫生灵的叹息”以及“现实苦难的抗议”。他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信仰,同样具有消极作用,并不是说人建立了宗教信仰就能从现实和苦难中获得解放,因此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现实方法——社会革命,来消除这种鸦片式的精神慰藉赖以存在的根源。

1.4 关于宗教的消亡:马克思认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2]他将宗教与国家视为“异化的产物”,认为二者会随着社会分工、私有制和意识形态的消亡而逐渐消亡。

1.5 关于宗教的政策:马克思理论提到,“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就像满足自己的肉体需要一样,不受警察干涉。”[3]宗教信仰与人类的肉体需要一样,都应该被尊重、被保护。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原因。一项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显示,受家庭影响而建立起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8.6%。从小受家庭影响而信教的学生占信教大学生总人数的56%。出生在信教家庭中的学生从小与信教的祖父辈共同生活,共同参与宗教活动,从小接触宗教理念,因而逐渐建立起宗教信仰。此外,有的家庭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盈亏自负,而市场瞬息万变,“做生意”的风险加大,所以有的经营者将致富的理念寄托于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而一帆风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也会在耳濡目染间逐渐接受宗教信仰。

2.2 社会原因。据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研究显示,认为受社会影响而信教的占总调研人数的15.4%。首先,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主义信仰受到多种思想文化思潮的侵蚀,共产主义运动遭受资本主义等各方面的打击,致使一些学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因而不得不向宗教等思想领域寻求精神安慰;其次,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解放了国人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市场经济更为规范化,社会生活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动,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由于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前完全处与思想和社会活动相对纯净的高校校园,因而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接触社会后其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极易在纷乱的社会环境中被动摇、被扭曲;第三,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客观的评价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失公平的现象,因而不得不将思想寄托于神明来找寻精神安慰。

2.3 学校原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不符合现实逻辑,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仍未有半点改观,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效果较差。

2.4 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大学生信教调研中,认为能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心理安慰的占总调研人数的1%。这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能够疗愈心灵创伤,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一些学生认为,当人身处庄严肃穆的宗教圣地,烦躁的内心会逐渐静下来,忧郁的心绪随即被冲淡,心灵也得到慰藉。有的学生本身未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信仰不坚定,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当下纷乱的社会环境中,马克思信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而有所动摇,同时对前途产生恐慌感和畏惧感,便不得不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精神庇护。

3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践途径

针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马克思理论引入日常课堂教学内容中,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咨询讲座,逐步引导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信仰,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1 充分发挥“两课”主导作用,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阵地教育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向学生讲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向学生介绍宗教的产生、本质、社会作用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宣传新形势下党的宗教政策,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内容;“形势政策教育”课要结合重大时事,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宗教发展变化的形势及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分析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利用宗教团体和组织进行政治斗争或制造恐怖活动等要事,使学生在分析、比较、鉴别的过程中,提高辨别宗教及其有关问题是非的能力。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践教育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高校要定期安排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引导其树立无神论思想及科学世界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学校要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管理,通过举办宗教文化讲座,组建宗教礼仪研究小组等丰富教育内容,通过创设社团组织或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努力创设一种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宗教观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坚定政治信仰,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3.3 发挥高校心理教育功能,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很强,高校扩招、社会转型,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因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产生心理问题或厌学、厌世情绪。一些传教教徒就乘虚而入,主动接近他们,不失时机的向大学生宣传宗教思想,就很容易俘获这些需要帮助的弱势大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掌握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完善机制,针对高校生的心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陈树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4(4).

[5]刘新胜,刘小峰.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J].科学教育家,2008(9).

猜你喜欢
宗教观宗教信仰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