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辉
一、基本现状
河北省兴隆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国土总面积46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90万亩,占总面积83%;在册耕地22万亩,占总面积的4.6%。2002年以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19.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不足2万亩,占总面积不足1%。全县辖20个乡镇,29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兴隆县地处暖温带,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由此可见,国土资源现状、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优越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兴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发展林果业。截至2011年底,全县果树总面积82万亩、6100万株,年产量38万吨,产值13.8亿元,农民人均拥有果树3.3亩、240株,果品销售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兴隆县山楂、板栗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县级首位,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山楂之乡”和“中国板栗之乡”。
二、主要做法
兴隆县自2007年恢复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项目,成效显著。
1.结合实际,科学设计。兴隆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坚定不移地把林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在谋划项目时都要围绕“林果立县”战略和建设果品强县目标做足文章,根据“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农业综合开发原则,结合本县位于燕山主峰脚下深山区的特点,在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将项目的建设目标与群众长远生计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兴隆县北山楂、中蔬菜、南板栗的基本产业布局,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确定优先开发洒河流域板栗主产区。2007—2011年五年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规模2.61万亩,有效改善了灌溉,已累计完成投资2392万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1811万元,群众自筹581万元,增加粮食、果品产量489.2万公斤,新增农民纯收入1100.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65元。目前沿洒河十里板栗基地项目区已建成。
2.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根据兴隆县的具体情况,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项目时,有些工程建设并未完全照搬原有定型设计,而是因地制宜进行创新。一是创新设计农田路。定型设计规定农田路为5米宽的沙石硬化路,但在兴隆县这样的深山区很不实用,山区道路普通狭窄,更重要的是兴隆县属于山高坡陡的地理环境,沙石硬化后遇到夏季暴雨,山洪一冲,路面就毁损了,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给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采取利用群众自筹资金将农田路水泥硬化,将路的宽度依山势减为2.5—3米,既降低了施工难度,也保证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创新改进出水口保护装置。原有定型设计出水口保护装置是实心正方体混凝土构件,一旦出水口需更换配件则必须砸掉混凝土保护装置,费时费物费力。县农发办技术人员经过和项目区群众共同探讨研究,采用空心式底边出水的保护装置,不仅更换配件省时省物省力,同时还避免了出水口的水直冲农田出现水坑损毁农田的现象。三是创新改造出水口帽。原固定出水口帽供水方向是固定的,改进后的旋转出水口帽可以360度自由旋转,农民在出水口帽上安上软管即可对果树进行全方位浇灌,十分方便。同时,因为旋转出水口帽是活动的,不浇水时可卸下,便于工程管护。
3.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兴隆县农业开发工作充分利用环首都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这篇文章。自2009年开始尝试将农发生态综合治理和农发产业化项目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实施,协调发展,利用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质高效的果品基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果品加工企业培育原料基地,稳定提供可靠优质的原材料,促进“基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2009—2011年,兴隆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连续在洒河流域板栗主产区蓝旗营镇、半壁山镇实施,累计完成板栗基地治理面积1.73万亩,铺设输水管路75.83公里、建蓄水池14座、安装变压器7台套、架设农田线路5.2公里、修农田路13公里,增加粮食、果品产量200.7万公斤,新增农民纯收入491.6万元,直接受益人口7417人,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确保了项目区板栗园春夏秋可以浇上三茬水,达到了遇旱不减产,年年保丰收。经县林业部门专家实地评估,浇上三茬水的板栗园比没浇上水的板栗园每亩增产20%—30%,经济效益明显。兴隆县还在产业化项目上连续三年给予项目区所辖地的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齐鸣食品有限公司”、“河北长城绿源食品有限公司”财政补助和贴息项目扶持,使其板栗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显著提高带动当地农民的生产能力。由于项目区板栗基地基础设施好,山下佟家沟村建成了京东板栗交易市场,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板栗集散中心。目前已入驻企业50家,2011年交易板栗3.5万吨,成交额5亿元,安排农民就业1300多人。更令人欣喜的是,高标准的板栗基地与规模化板栗市场的健康发展,吸引了外来投资。2011年,占地540亩、总投资13.8亿元的承德栗源食品工业园项目落户蓝旗营镇佟家沟村,现已开工建设。该项目依托兴隆县丰富的板栗、山楂资源,是集果品基地建设、果品精深加工、新产品科技开发及贸易市场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大产业支撑项目。该项目将为兴隆县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光明的前景。
农发综合治理与产业化项目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达到了农业综合开发追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科学化,促进了项目区产业发展的合理化、规范化。
三、几点体会
1.坚持按主导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真正做到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有了规模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项目实施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工程建设要适合深山区实情,切忌“一刀切”,这样做出的项目才能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得到农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3.将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和农发产业化项目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符合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方向,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事实证明,深山区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特点鲜明,效益突出,做好这篇文章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河北省兴隆县财政局农业股)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