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江
摘 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本文主张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家校互动 教育合力 落到实处
总体来讲,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相当迅速,国家教育部先后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才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1世纪初,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与普通教育二分天下的局面。所以,有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文件稍迟才出台。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指导纲要》,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被独立提出并有了具体的指导性文件。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没有大学生的成熟与自信,也缺乏中小学生的家长监管与照顾。他们虽然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大多是原先所在学校的后进学生,有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时本身就已带着心理问题和困扰。再加上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别不稳定的叛逆期、青春期,因而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显必要和迫切。然而遗憾的是,许多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和职业辅导之类的课程,大多却流于形式,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职业学校,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处看,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大处着眼,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必须无条件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只要能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就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加强硬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比例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承担,心理教育人员要经常参加研讨和进修;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有专门的心理教育场所,包括教师工作室、个别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档案室;学校还应该配备完善的心理测验工具和充足的书籍报刊资料。但众所周知,大多数农村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几本教材,也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完全由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去照本宣科,目的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因此,首先必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负责心理教育工作,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这是前提和基础。
二、全员参与,全面渗透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智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专门性、专业性的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不仅心理健康教师要在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在个别辅导与团体咨询的过程中,做到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而且其他教师也都应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虽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但现代教育的理念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做到在课堂内外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唯其如此,才能有效配合专业教师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的教育合力,全面而又高效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很多省份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性理论和技术以自学考试的形式纳入了对每一位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考核,这将会大大推动中职学校“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的形成。
三、家校互动,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有着更为复杂的家庭背景,就笔者对我校不同班级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单亲子女和农村留守学生要占到将近60%。而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正如张春兴教授所说:“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其结果可能还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经常联系家长,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有意识地把家庭纳入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之中。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亲人关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一样。心理健康教育不怕单亲,也不怨留守,仅仅需要家长与学校的联系,需要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我们的学生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总之,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一点一滴去改进,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理工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