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张福圣
闲暇之余,随意翻阅近期的几本教育期刊,赫然发现“凭心而论”一词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些名家撰写的文章中;打开网页,百度一下,找到相关新闻约80,600篇。
为什么在我们的媒体中这样的错误层出不穷?“凭心而论”何时休?
还是先来看看以下误用例子:
1.凭心而论,这则导语写得不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2年第7期第79页)
2.而涉及到《法海你不懂爱》这首歌曲,作为作者或演唱者本人,凭心而论,未必有拿佛教信仰予以调侃……(《中国广播网》2013年2月4日)
3.凭心而论,朝鲜有权和平利用太空,是国际公认的,但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大公报》1月29日)
4.凭心而论,林书豪本赛季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不如上赛季那么疯狂,但火箭的球迷应该再耐心一点,再给林书豪一些时间,毕竟这支火箭还没有完全磨合成型!(《中国日报》2013年1月19日)
5.凭心而论,和自己比,海南发展不慢。(《海南日报》2012年12月27日)
6.凭心而论,《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推出的一档专题片,还是颇有文化内蕴、历史传承与民俗风情的,凸显了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是对悠久的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新民晚报》2012年11月6日)
……
这些误用的例子公然出现在我们的核心期刊或省级以上报纸中,可见,“谬种”流传之广,错误之严重。查《现代汉语》(第5版)(商务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成语辨析词典》(中华书局)等词典中均无“凭心而论”一词,在以上的例子中都无一例外地表示了“平心静气地评论”之义。可见是“平心而论”的误用。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错误?细细想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同音惹祸。“平”“凭”二字属于同音字,许多“马大哈”们,就把“平”误写成“凭”。其实不管什么版本的字典、词典中都没有“凭心而论”的词汇。我们可以据“义”定“形”。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用“平心”修饰“论”,意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
第二,以今“臆”古。用书面语“凭心而论”取代了生活中的口语化的“凭良心”一词。人们平日里、口头上或报刊的文章里,为了迂回让步地陈述自己的理由,往往采用“凭良心……”之类的句式。然后就以今天的意义,来臆想成语,想当然地“挂靠”成语。其实,成语往往被人们誉为“活化石”, 它仍然拥有古汉语的语法特征,结构固定,不可随意更改。所以不能望义生文,生造出“凭心而论”一词。
总之,规范汉语中,只有“平心而论”来表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之义;“凭心而论”本无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