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霞
这是一个由部分怀揣着教育梦想的校长组成的团队,这是一次关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论坛。李升勇校长曾经说过,明霞是这个团队里唯一不是校长的人,我说我是“卧底”,但身份是公开的,就是一名普通老师。
这次活动,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聆听了来自台北教育大学张世宗教授和林士真教授的报告,给大陆的这些校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又安排了一整天的论坛——校长们就目前中国大陆中小学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及破解思路发表意见。因为我不是校长,我只能从一个老师的视角来谈一谈我对现代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作为一名挚爱教育的教师,我感到对现代教育充满了希望,因为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痴心教育的校长,不因行政命令,不是迎合上级要求,而是自觉自愿地在做着实实在在的教育,在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要办现代教育、最好的教育,要办出为同类同质学校提供可借鉴经验的学校,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现代学校教育发展,问题很多,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大陆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1. 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校长的眼界与境界
一个校长眼界有多宽,办学境界就有多高;一个校长办学境界有多高,学校就能走多远。
一个校长拥有较高的境界,你就知道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不至于被“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口号所迷惑;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为未来办教育——校长没有较高的眼界,你就没法对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假如你能站在更高处,看到更多的风景,你就能引领老师和学生看到更多的风景。
较高的教育境界,就是站在未来看今天的学校,站在未来办今天的教育,不只是今天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能适应社会,能对社会有责任心,对生命有悲悯意识,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能有较高的幸福感,整个社会也由此更美好。假如没有较高的境界,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真正办教育的理想与智慧,看到的就是眼前、是成绩、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是眼前的功利,就不可能站在人的发展的角度办教育。假如校长的视野狭窄、境界低,你学校的老师视野比校长开阔、境界更高,你可能会不理解老师,不支持老师,甚至觉得老师是“出风头”,是“不听话”“不服从管理”,不仅不能促进老师的发展,可能还会起反作用。
吴非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今天的教育由未来作评价”。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的教育办得好不好,不是今天的考试成绩说了算,而是看十年二十年之后,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选对正确的方向,比如何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你越努力,犯的错误就越多,学生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2. 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是什么?——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
一所学校的发展,只有校长的理念还不够,还需要老师具体落实教育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管理者都认识到教师培养的重要,各种培训班、培训学校层出不穷,校长们也意识到这一点,舍得在教师培养上投入大量资金和设施。我认为,教师培训,关键是唤醒教师内心成长的愿望和潜能,让老师主动发展,愿意发展,这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需要。
如何让老师意识到发展是自身生命成长的需要,从校长的角度,需要去唤醒他内心成长的愿望。比如,参加联合会的日照五莲王校长,短短一年时间她和她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这一年她带领老师们参加了大量学习活动,再加上她勇于实践,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再如,江苏常州的“菜单式培训”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过去我们的很多培训都是“被培训”,但常州教培中心为了改变“被培训”的浪费和尴尬,经过前期调研和整理,梳理出老师需要的课程,由老师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目前已有90多种可供选择的课程,学习就变成“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了。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优秀,但很多时候,普通老师、年轻老师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校长要做的,就是去唤醒老师,去为老师的成长搭建一座桥,一个平台。
我曾经和杨瑞清校长交流“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他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好教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是良师——这种观点激励所有老师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在行知小学命名2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他没有邀请名人、官员,而是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开办了教师发展网等,为老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教师发展的措施很多,具体来说,可通过活动营造氛围,激发老师;通过读书活动丰富老师,唤醒老师,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径;通过不断激励推动老师行动自觉——最终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同时给老师自主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时间、机会,给老师展示的舞台。
老师的知识结构、认识高度、思想境界是有层次的,不能要求老师统一齐步走,要允许一部分先发展起来,也要给那些发展缓慢的老师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允许他们走得慢一点。
3. 校长要关注课堂的什么?——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教育不能抛开课堂,因为课堂是传递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的一切教育目的,除了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班主任的管理之外,重点是要通过课堂来完成。
关于课堂,现在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们眼花缭乱,但校长要慎重对待各种模式,不要让老师盲目照搬某种模式,而是在自己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每种模式都有它诞生的土壤,简单照搬,没有真正理解领会这种模式的实质,那就如邯郸学步一样。不简单照搬,而是借鉴其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就能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课堂。
另外,无论什么模式、什么形式的课堂,也无论什么学科的课堂,老师就是老师,不要给老师定位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而要把老师看作一个教育者,让老师眼里有学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课堂中,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台湾张教授和林老师多次提到的“在地化”就是这个意思;二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要站得高看得远,有全局意识,不能只就这堂课备这堂课;三是课堂应该给学生鲜活的、生活化的知识,让知识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可以探索不同的路径,让知识生活化;四是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生命共享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接受过程,也就是培养生命在场的意识;五是作业的布置也可以改变,由简单地抄写背诵,变成动手动脑动眼的实践活动,让作业变得好玩,有趣,作业也就不是负担了。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高分,而是让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最难忘的、最留恋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就像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一样,给学生留下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做人的道理、对待生活对待学习的态度等。
4. 学校教育能不被家庭教育“绑架”吗?——引领家庭教育
现在整个中国大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严重的。而一个人的成长,家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孩子上学校之前,他的性格习惯都已经形成。即便上学了,他们除了在校时间会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学到一些,他们更多的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很多,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现在家庭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家长没有受过相关培训,只是按照自己成长中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还振振有词“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的问题,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还有个普遍问题,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其实,这里有个学校引领的问题——当老师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时,总是跟家长谈你孩子成绩如何,他们就真的特别关注成绩;当老师经常跟家长谈孩子的习惯,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家长也会重视这些。所以,我们需要引领家长,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教育,对于留守家庭,要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家长,孩子的教育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更多地陪伴孩子,给孩子亲情和爱,这是老师给不了的。对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更多地让他们知道,孩子成长中,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健康、人格、习惯、品质等。
但我们的学校教育经常受到一些家长不合理的干扰,似乎家长的要求就是上帝的要求,家长说什么学校就要听什么——我们常常被家长“绑架”。所以,提醒各位校长,当家长很强势,并且家长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被家长绑架,而是要用我们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让家长明白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5. 学校责任的边界在哪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学生发展,学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个孩子的一生成长中,学校教育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重视学校教育是义不容辞的,但我们不要过于放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尤其不要用学校教育替代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去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这绝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要厘清学校教育责任的边界,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否则,校长会苦不堪言,老师也会感觉艰难——似乎老师就是应该牺牲、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这是很糟糕的。我很喜欢雷夫的一句话:我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我可以为你创造机会,让你自己拯救自己。学校教育也是一样,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我们能提供的条件,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受熏陶,健康成长。
教育的发展应该是领先于社会发展的,但目前我们的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如何走在社会发展之前,来引领社会发展,就需要办教育的人能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站在未来办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