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旭炎
优效课堂,即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创设这样的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是发展学生自身能力的落脚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力求每一节课都有效,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竞争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确保学生自身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为智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的理念。可是,怎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控制艺术,使整个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呢?
课堂教学的控制艺术,主要指学会控制教材、控制学生、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各有不同,具体教法千变万化,控制教学过程真的那么容易吗?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影响,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使之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所以,教师对此的控制应表现在对教师自身、教学气氛、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实行恰当而有效的控制。
一是教师的自我控制。即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如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态度,恰当地改变教学的节奏、速度,以及巧妙运用各种语言手段和体态手段去有效引导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能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里,正确地了解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特点,自觉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对自己处置不当之处,及时纠正补充,对自己的教学,表现出切实的自知之明和有效的调节能力。
二是课堂的气氛控制。即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使教学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气氛对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伴随着教学气氛的变化,学生的行为也会有显著的改变。而课堂中形成何种教学气氛,关键在于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制造、利用气氛,能将课堂中某些由不协调音符所造成的破坏性气氛巧妙化解,消弭无形;或积极引导,化害为利。
三是对象控制。即要求教师对全班同学外露的言行和内在的思维进行有效控制。上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时时关注全体学生,要能透过学生的脸色、眼神等,准确了解各个学生对教学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既要适应思路快、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的需要,又要照顾到一时不懂、反映较慢的那部分学生的需要;既要将全班学生的整体进程规范到教师的预期方案中来,又要对不时出现的个别情况进行应对。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四是目标控制。教学的成功与否,其中一条是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教学的方向性和目标感。在教学内容上,该扩展的就放开,该突出的就强调,该压缩的就坚决精简。有时,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原定的目标就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甚至可以对课时的、章节的、阶段的具体目标作适时调整,以便更好地达到学期和学年的总体目标。
综上所述,课堂控制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有知己之明的自觉意识和调整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鼓动激情,引导理智,控制紧张又活泼的气氛;能了解学习情况,吸引诱导学生,及时处理偶发事件;能掌握方向,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直达目的。要真的实现这些,确实非常不容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把握好度。
“过犹不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适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掌握“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采取的措施、使用的方法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度。
教学中怎样注意适度呢?一是信息的适度。一堂课到底向学生输送多少知识的信息量,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而定,要根据学生能接受、消化多少信息来决定。二是节奏的适度。讲课时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重点当反复强调,有些则可一语带过。三是方法要适度。讲授知识时,如果是对低年级学生,应尽量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方法和道具,而对高年级学生,则可加入一些理性思维和方法论的指导。对学生的批评表扬,尤其是批评也应适度。
第二,要坚持以长远、有效为准则。
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改革,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评价老师课上所做的一切,都应以在学生中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作为依据,而不是单凭考试的成绩,更不能以教师的主观愿望为依据。从老师的行为动机上来看,课堂上老师的全部言行,教育与教学的各种设计,都是为了学生好,即使有些老师用打骂、体罚、恐吓学生等错误的手段来控制课堂教学,其动机也是为了教好学生上好课,不能说其出发点错误,而这些手段虽然也会一时有“效”,但实际上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反而出现了教育的负面效应,难以取得长期有效的发展。
构建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中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而掌握课堂控制艺术是我们在解决这一课题中必须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争取早日实现教学的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 罗 艳)